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

2022-02-16 11:1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绿色制造绿色低碳发展节能降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14 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路线

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提高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工业车辆、智能电网设备、先进农业机械、高技术船舶、现代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等。

发展路径

推动装备向高性能、智能化、复合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加快5G、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实现自动远程定位、监控、诊断、维护、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围绕重大装备、整机配套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展一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集群培育

依托合肥、芜湖、池州、安庆、滁州、蚌埠、淮南、淮北、宿州等地,形成船舶及船用装备、机床、农机、工程机械、矿用设备、轨道交通等产业链集群。

专栏15 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

(1)机床及工程机械。大型精密高速机床轴承、高压液压泵、高压液压密封件;精密铸造齿轮、传动异形件。

(2)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牵引变流器,牵引变压器,供电高速开关,轨道交通车辆用特种电缆,大功率制动装置,超级电容器系统,信号系统,通讯控制系统,高速车轮,转向架,传动齿轮箱,减振装置,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等。

(3)工业车辆。工业车辆智能采集终端、嵌入式软件,人工智能视觉安全驾驶监控系统及装置,工业车辆主动稳定系统及装置,无人驾驶工业车辆导航系统及装置、运动控制系统及装置、多车调度系统及装置。

(4)先进电力装备。核主泵泵壳,核动力装置主设备金属保温层,中子吸收板,核三级泵、核一级关键泵阀铸件,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直流开关,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智能传感器、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等。

(5)先进农机装备。大功率无级变速箱(CVT),智能环保高效柴油机,北斗农机自动驾驶仪等。

(6)船用装备。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电池、液化天然气(LNG)等动力系统及装置,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讯、导航、自动控制系统,电子电器设备,船用舾装件等。

(7)节能环保。机动车尾气激光遥感监测仪器,余热余压利用设备,高效节能锅炉,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煤制气装备,“三废”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污染土壤修复装备,离心分离机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装备,机动车尾气处理系统等。

6.现代时尚轻纺。扩大轻工、纺织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时尚消费品。围绕科技、时尚、绿色方向,增强创新设计能力,打造高科技纺织,强化品牌标准质量,高水平承接国内外纺织产业转移。提升家用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聚焦时尚服装、潮流配饰、功能性家纺、车用纺织品等领域,强化原材料、辅料和制成品领域技术研发;鼓励高端定制和个性化定制,布局柔性制造、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积极发展纺织新材料和特色产业用纺织品。提升智能化水平,发展需求预测、辅助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系统、智能化橱窗、虚拟试衣间等数字化模式。打造纺织新材料、棉纺、服装面料等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集群。围绕产品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在化妆品、智能家居、适老及婴童、文创办公等领域,发展个性化体验和产品定制,推出时尚环保、舒适便捷的智能产品。推进家具、皮革、塑料、造纸、包装材料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生产模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专栏16 现代时尚轻纺产业发展路线

发展方向

积极发展纺织新材料,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汽车船舶、建筑环保、卫生医疗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加快开拓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军民融合、健康及养老等新兴领域市场。推进家具、皮革、塑料、造纸、包装材料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

发展路径

加快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5G等先进技术,推动加工模式创新,推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整体成型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强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推进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节能减排改造,支持和引导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广功能性薄膜、无溶剂油墨、水性胶粘剂等绿色包装原料。

集群培育

依托合肥、安庆、芜湖、阜阳、六安、亳州、淮北等地,形成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精梳、混纺、色纺纱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线、服装面料等产业链,拓展丝网应用领域,打造纺织新材料、棉纺、服装面料等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集群。

7.健康食品。开发优质安全、营养保健、方便休闲、绿色健康及个性化、多样性食品,推动功能食品制造、传统食品功能化及新食品原料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食品行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营养水平和科技含量。鼓励食品产业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老字号、驰名商标带动作用,鼓励发展自主品牌,推动形成一批食品产业集群。遴选一批优秀食品企业开展“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宣传,拓展产需对接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支持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一体化发展,注重食品安全,加强营养食品、特色食品、生物发酵食品、方便食品等重点领域标准工作,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进精准营养供给和智能健康管理。

专栏17 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路线

发展方向

加大新产品以及功能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绿色、有机、方便产品供给能力。开发安全优质的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中老年妇幼保健食品,提升白酒、坚果、粮油、果蔬、水产品、乳制品、茶制品及山特产品精深加工。

发展路径

推动食品行业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化、功能保健化、方便化食品技术装备应用,加快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用。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食品行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研发”、“互联网+零售”、“设计+用户”、“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创新模式,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定制,激活消费需求。

集群培育

依托合肥、滁州、阜阳、淮北、亳州、芜湖、马鞍山、六安、黄山、池州、安庆、宣城等地,打造安全优质的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中老年妇幼保健食品等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国内知名的健康、绿色、有机、安全食品产业集群。

(三)积极布局特色先导产业。发挥资源、技术、人才、市场、区位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壮大特色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让企业出活力、产业出特色,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谋划布局特色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医药及医疗器械、量子信息、先进核能、类脑智能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先导产业。

1. 特色新材料。围绕技术优势、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生物基新材料、特色硅基新材料、纺织新材料等,扩大和优化特色新材料产业布局。实施重大项目,促进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规模发展壮大。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特色新材料研发应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围绕研究开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重点环节推进特色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鼓励特色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新材料创新中心、测试评价平台、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

专栏18 特色新材料培育

生物基新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塑料及纤维等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可降解材料、生物质基新型仿生材料。

特色硅基新材料:重点发展玻璃新材料、特种玻璃、药用硼硅玻璃管、超薄玻璃、特种玻璃制品、硅质粉体材料等。

凹凸棒基新材料:重点发展凹凸棒纳米功能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高性能吸附材料、高性能胶体材料等,促进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绿色涂料、节能环保、化妆品、农牧业等领域应用。

陶铝新材料:重点发展超高力学性能、高温耐磨性、高热疲劳性、轻量化陶铝新材料,以及陶铝增材制造材料等。

泡沫铝新材料:重点发展隔音降噪、电磁屏蔽、吸能缓冲、阻燃防爆、耐腐蚀型泡沫铝新材料。

纺织新材料:重点发展防水、阻燃、抑菌、抗静电、高保暖等高性能纺织新材料。

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储氢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核电材料等。

2. 航空航天装备。围绕通用航空和无人机等重点,打造航空装备产业,构建完整的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链体系。促进整机和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协作配套,提升通用航空飞机发动机、无人机发动机、航电系统、精密零部件(元器件)、通用航空材料等配套水平,突破产品核心技术,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装备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优势产品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整体迈进。

专栏19 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发展路线

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发动机、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完整的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完整的供给能力。

发展路径

建立完善的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链,推进航空航天装备轻量化研究,发展航天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促进航空电子系统、螺旋桨、航空维修PMA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航空制氧设备、中小型涡轴、涡桨发动机等方面研发突破;支持通用航空发动机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满足高空无人机发动机本地化验证;支持通用航空航电系统技术突破,推进在商用大飞机上应用部署;整合通用航空零部件加工能力,构建有效的产需供应平台;积极引进研发制造企业。

集群培育

依托芜湖、合肥、六安等地,重点打造“两基地一园区”,建设芜湖通航产业基地、合肥航空产业基地、六安航空产业园,推进通用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空材料等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航空装备产业化,形成具有特色的航空产业集群。

3. 医药及医疗器械。做强现代中药,支持中药创新和已上市中成药二次开发,全面提升“十大皖药”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条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推动探索传统集约化、专业化、可追溯加工新模式。提升传统中药饮片发展水平,大力促进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新产品的开发。加快推进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实施,支持企业做精做强中药配方颗粒。大力培育生物制药,加快基础生物技术和突破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制备技术水平。扶持壮大疫苗产业发展,支持生物制药尤其是疫苗生产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和数字化生产车间。支持新型化学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优化化学药制剂与化学原料药品种结构,提高仿制药质量水平。大力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突破,重点发展高端影像诊断装备、中药诊断装备、手术机器人、保健康复装备、新型诊断试剂等。

专栏20 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线

发展方向

发展中药优势病种创新中药、中医药相关保健产品及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和仿制药、高端制剂、新型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化学制药,抗体药物、疫苗、重组蛋白质药物、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药。提升生物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的行业比重。

发展路径

建设道地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种植加工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动无硫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工艺质量技术水平提升,支持中药配方颗粒、冻干饮片等特色饮片开发。大力培育生物制药,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基础技术研究,突破细胞和微生物代谢调控与大规模培养、重组蛋白质长效制剂、细胞治疗产品制备、重组人血白蛋白的大规模表达和纯化等关键生物技术。发展化学制药,大力发展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及精神类疾病药物生产必需的原料药和关键中间体。支持绿色生产工艺在化学原料药、药用辅料生产中的产业化应用。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新产品。依托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平台,突破超导磁共振成像和治疗技术、质子治疗技术、免疫细胞治疗关键技术、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等关键技术,发展混合PET/MRI设备、磁共振导航肿瘤精准介入手术整套高端医疗设备、质子治疗系统等生命健康设备和产品。

集群培育

依托合肥、阜阳、亳州、宿州等地,打造以生物制药、化学药、中药为主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

4. 先导产业。围绕量子信息、先进核能、类脑智能等领域,依托国家量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工程应用技术转化。聚焦量子光源、存储、调控、编码、探测等领域,研发一批先进量子功能器件与产品,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示范引领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精准放射治疗物理与技术、辐射育种技术、辐射工业应用技术及产业化,开发裂聚变关键设备及关键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发展核屏蔽材料等配套产品。推动类脑认知与神经计算、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量子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工程化发展,加大类脑技术研发、芯片和传感器设计制造等上下游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构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集聚。

五、重点任务

坚持“科创+产业”“龙头+配套”“基地+基金”,系统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完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筑牢创新链,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围绕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统筹制度、企业、平台、市场等关键环节,发挥科技自立自强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科创+产业”协同,树牢企业家是创新主帅、科学家是创新主力、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是创新生态的主责意识,立足产业特点和共性需求,促进人才、资本、技术、企业要素互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推进实施“产学研1+N”创新工程,聚焦“企业出题、科技答题”,探索“资本+技术+人才”模式,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省外建立研发机构、离岸实验室和技术合作平合。鼓励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合作生态。推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链接技术创新供需两端,建立集成度高、辐射面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基础技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揭榜挂帅”“竞争赛马”“联合攻关”等科技攻关机制,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编制《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目录》,突破关键核心领域,破解“卡脖子”问题,补齐重大短板,加快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扩散和应用。发挥重大工程牵引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

专栏2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补齐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等短板,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到2025年,培育40个左右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若干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为基础,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围绕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快产品技术攻关和工程化产业化,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应用的路径,聚焦产业基础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四个一批”专项行动。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品。制定工业强基任务表和工业强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需求目录,聚焦核心四基薄弱环节,滚动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突出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缺门断档”“缺芯少魂”的关键核心技术、元器件、零部件。应用推广一批先进制造工艺和重点基础产品。开展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用好“三首一保”激励政策,完善“三首”产品示范应用体系,加快工业强基成果推广应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骨干龙头企业。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长期专注基础领域发展的企业做优做强,逐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优秀团队、产品性能质量先进、市场占有率领先、支撑整机和系统企业发展的基础领域专精特新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基础产业集群。鼓励基础企业集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和整合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深度合作,形成高质量链式发展生态,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

专栏22 “三首”产品研发应用

编制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三首”产品研制需求清单,引导企业对标研制;鼓励“三首”产品研制和使用单位合作研发,引导中小企业参与“三首”产品研发;定期发布并动态调整《安徽省“三首”产品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引导各行各业采购使用,推行政府首购首用,推进国有资金项目将“三首”产品纳入招标采购范围;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和奖补力度,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基金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三首”产品研制应用。

到2025年,新增首台套产品1000项、首批次新材料200项、首版次软件500项。

(三)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推动产业链与长三角等重点产业链的嵌入融合。聚焦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问题,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增强产业抗冲击能力,强化优势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形成产业链上下游有机衔接、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高质量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和断链断供替代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知识图谱,分行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全渠道、全链路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把握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关键环节和升级方向,增强产业链长板优势,找准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突破,补齐发展短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帮扶,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带动、组织和帮扶力度,形成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维护产业链安全,全面梳理摸排重点产业链风险点,做好“断供”风险防范,加快布局一批替代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备份机制,构建横向(省内、沪苏浙、国内、国际)、纵向(同准备份、降准备份、国际备份、暂无备份)备份清单,加快培育安全骨干企业,增强数据安全服务,培育良好安全产业生态。

专栏23 产业链“链长制”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汇聚要素、做强增量。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建立“总链长—牵头单位—协作单位”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产业链、一个链长、一个链长企业、一批重点企业、一批重点项目、一个以上产业集群、一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的发展局面。以“链长制”为抓手,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发展思路,理清产业链发展的具体需求,提出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建设产业链创新型企业库,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

到2025年,培育100个左右链长企业。

(四)实施先进制造业特色集群培育工程。按照“园区、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建设园区、培育企业、壮大产业、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新格局。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完善“1+5”集群发展机制(1个集群配套1个行动方案、1个专家库、1支基金、1个领导班子、1个考核办法),围绕重点产业集群中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化“双招双引”行动,编制集群产业链图谱、招商路线图和重点项目库。加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集群(基地)。推行梯队培养机制。聚焦智能语音、智能家电、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力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领域,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鼓励集群成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建立健全集群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加大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开展公共服务活动。

专栏24 各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

合肥市:智能语音、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现代医药、新能源汽车。

淮北市: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新能源。

亳州市:现代中药、白酒及养生保健饮料、绿色有机食品。

宿州市:数字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

蚌埠市: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5G通信。

阜阳市:资源循环利用、现代医药、煤化工。

淮南市:专用汽车、生物医药、煤化工。

滁州市: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测控装置(智能仪器仪表)。

六安市:高端装备制造、氢能及燃料电池。

马鞍山市:铁基新材料、半导体封测。

芜湖市: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通用航空、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铜基新材料。

宣城市:汽车零部件、高效节能电机、金属新材料、电子电路(PCB)。

铜陵市:铜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

池州市:装配式建筑、半导体。

安庆市: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

黄山市: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绿色食品、新材料(精细化工)。

(五)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构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体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分行业、分步骤开展数字化制造普及、网络化制造示范和智能化制造探索,探索建立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体系和数据驱动的制造体系。保障制造业网络安全。

深入推进网络化改造。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改造。鼓励建设NB-IoT(窄带物联网)、5G、高精度定位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加快企业内网络IPv6改造进程,实现高品质宽带全面覆盖大中型企业。引导省内行业头部企业与服务商联合建设面向行业或区域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进已建成的二级节点拓展应用服务,加大标识解析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创新力度。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智能制造微场景,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培育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通用解决方案。加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园区。支持和引导企业联合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鼓励建设区域特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引导园区创新升级,全面提升园区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工业企业核心业务和高价值工业设备及产品上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专栏25“皖企登云”提质扩面

积极引进海尔卡奥斯、航天云网等国内知名云服务商,加快培育壮大我省人工智能、设备远程运维等特色工业云服务平台,规模化推进企业上云。引导更多企业采取混合云或“云边结合”模式,实现设备登云、业务登云、数据登云。促进上云服务机构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发掘、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利用云上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

每年培育“皖企登云”企业6000家以上。

专栏26 智能制造行动

提升智能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突破一批工业软件,突破300个以上首台套智能装备和首版次工业软件。

推动内外网建设。鼓励企业运用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工业无源光网络(PON)等网络技术改造企业内网。采用宽带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窄带物联网(NB-IoT)等技术改造企业外网。

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60家以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3—5家。

加速智能化改造升级。持续推进机器换人,建设智能制造微场景、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探索智慧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加快新兴技术赋能,培育5G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场景20个,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2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10个。

专栏27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壮大行动

培育综合型平台。支持省内头部企业与国内优秀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制造业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全省培育3家以上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双跨平台。

建设行业型平台。鼓励支持汽车、电子信息、家电、装备、纺织服装、原材料、化工、食品、家居、新能源等十大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打造专业型平台。围绕特定工业场景,打造一批基于物联网感知、视觉检测、声音检测、工业仿真、区块链、数字孪生、标识解析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区域型平台。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产业园区(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规模化”数字化转型。

培育3家以上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行业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00家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专栏28 制造业网络安全保障行动

制造业网络安全能力贯标与技术保障能力提升计划。针对制造业制定分类分级系列安全标准规范,明确企业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等的安全防护基本要求,组织开展安徽省制造业网络安全调研,制定重点企业清单和重要数据保护目录。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等闭环工作机制。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形成覆盖全省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推动全省不少于100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提升。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四新”培育,引领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绿”打造,完善全省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装备,壮大工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节能减排。深入实施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培训和节能诊断,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能耗水平。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改造。重点依托合肥、铜陵等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基地,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技术装备开发应用及推广,推进尾矿、冶炼渣等资源化利用。以自愿性清洁生产导向计划为依托,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实施产品绿色设计、材料优化管理及生产全过程控制。

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00种,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0户,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0个,绿色园区10个,培育打造省级绿色工厂300户以上。

专栏29 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

在全省工业领域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即: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100家节能环保服务机构。通过发布“五个一百”目录抓产业引导,壮大工业节能环保产业,提升企业绿色产业链纵深延展和辐射效应。

(七)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遵循“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头部企业)”的梯度培育路径,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推进“龙头+配套”协同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向龙头企业集中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实施“十百千万”主体培育计划。实施“十企领航、百企领军、千企竞发、万企协作”培育计划,壮大数十家“千亿级”“百亿级”龙头企业,形成数百家“排头兵”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培育数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实施万企融资促进工程。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行动,联合10家以上银行,推出3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1万户以上中小企业发展。推广“专精特新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占比,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加快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募投,提高基金运营质效。落实国家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和省级“专精特新”信用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政策,推动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推行顶格协调服务企业制度,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地立足优势产业,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家作用,优化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专栏30“千企竞发”和“百企领军”培育计划

“千企竞发”计划。高质量办好“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捕捉寻找发现一批优质科创型企业和项目。围绕“专注专业、精益精品、特长特色、鼎新创新”,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示范群体。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培育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500户以上,1000个左右专精特新及“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

“百企领军”计划。打造百家具有独特专长、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的产业头部或“链主”企业,通过培育、引进、壮大“链主”企业,带动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力争到2025年,培育深耕国内外细分市场、具有产业链“链主”地位的冠军企业400家,百亿级企业40户左右。

(八)实施高质量技术改造工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手段,加快运用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鼓励企业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加大生产线、车间、工程系统改造,降低用工、能耗,提高质量效益、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品、企业、产业全面升级。

定期编制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完善省级重点项目库管理,落实重点项目分级分层管理和推进机制,着力提高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充分发挥各类基金投资引导作用,全面推广“技改贷”等融资产品,扩大技术改造类贷款品种和适用范围。探索“零土地”技术改造审批改革,对不新增建设用地前提下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协调各地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项目用地、税费减免、投资奖励、金融扶持等方面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专栏31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

紧跟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趋势,以项目为主体,以工业强基为先导,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手段,重点围绕产业链安全补短板,围绕优势产业锻长板、传统产业强基础、提高生产率降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品质、数字化转型增动能,深入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行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确保每年新开工100项、竣工投产100项。

(九)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树立“新质量”思维,把质量作为企业家底线思维,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普及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支持更多企业建立健全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三品”战略。把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培育优质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全面提升“皖商、皖企、皖品”新形象。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安徽工业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计划,优化质量检验、认证认可等基础服务体系,补齐工业设计等基础服务短板,从研发设计、品牌定位、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市场推广售后运维等各环节,全流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打造优质品牌。丰富“精品安徽·皖美智造”主题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安徽制造影响力,促进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跃升。开展“标准化+先进制造”行动,推动家电、食品、纺织等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带动全省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创建自主品牌,打造凝聚安徽优秀企业文化特质、经营理念的皖美品牌整体形象。

专栏32 “安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

围绕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智能产品迭代升级、消费品改善供给、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等领域,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家、名牌、名园,培育一批“品质卓越、技术领先、性能优良、用户赞誉、效益良好”的安徽工业精品,着力提升安徽工业精品在质量、标准、管理、品牌等方面核心竞争力,推动“安徽工业精品”成为引领制造强省建设新标杆、产业发展新增量和高质量发展新载体。

“十四五”期间,每年遴选100个左右工业精品,5年滚动打造500个左右安徽工业精品。

(十)实施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产融结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深化两化融合。加速5G、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广普及两化融合“贯标2.0”模式。促进两业融合。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行动,大力发展柔性定制、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时期建成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00个。实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引导制造业企业构建“设计+研发+用户体验”的创新设计体系,支持专业工业设计机构加强设计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设计模式,创建设计品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设计平台,“十四五”时期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00家。加强区域融合。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培优做强,深度嵌入沪苏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数据链,厚植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新优势,共建共享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企业融通。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供应链管理、生产性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等综合优势,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开放共享资源,带动全行业创新、制造和服务能力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表率,带头遵从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动制造业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协会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协助行业管理、推动行业交流合作等工作。

(二)强化开放合作,促进区位和战略叠加优势充分发挥。落实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部署,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突出“龙头+配套”,更大力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集群招商、专业招商。对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对企业增加投资新上项目给予招商引资待遇。抓住国家设立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机遇,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开放力度,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按照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高质量推进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建设,在内外联动中提升安徽整体实力。与沪苏浙共同探索区域、产业、项目、平台、人才联动,推进产业梯度转移,跨区域形成纵向分工、横向联动的协同发展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国中药博览会等平台广泛开展推介和合作。

(三)加强要素保障,促进资源最佳配置和耦合互动。优化数据、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围绕数据权属、应用、治理等,加快数据资源汇聚,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流动应用。培育数据采集、加工、分析、服务企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探索规范的数据市场化流通、交换机制,保护交易主体权益,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数据生态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零增地”技术改造,根据相关规划和有关规定允许增加容积率的,不增收土地价款等费用,全面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政府投资基金运营效率,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建立上市项目后备资源库,提供上市挂牌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推动设立省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引导母基金,继续开展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母基金政策性直投工作。

(四)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家和领军人才关键作用。面向制造强省建设主战场和重大需求,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引进汇聚技能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搭建创意梦想互相碰撞、资源要素互动耦合平台,激发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热情,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支持帮助更多科技人才转变为企业家。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及技工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加强科技人才储备,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使用、引进、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消除人才不足的短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进国内知名培训机构,鼓励在皖设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家及高管提供常态化培训服务。实施“新徽商培训工程”,加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组织优秀民营企业家到沪苏浙、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体悟实训。委托优秀管理咨询机构对民营企业进行管理咨询诊断。

(五)加强财税金融支持,优化扶持方式提升使用效率。加强省市县政策协同,形成上下贯通、分工明确的政策支持体系。将支持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纳入省政府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清单,细化具体政策措施。每年对保障清单实施事项进行评估论证,根据资金使用绩效、年度重点工作变化等情况,动态调整年度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清单及相关政策措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对财政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资金,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原则上采取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加强与金融资本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工业强基补短板、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领域。按照“基地+基金”模式,运用好资本的力量,吸引各类资本共同建立产业基金,支持制造业集群式发展。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推动产业绿色安全发展。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全面优化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工业低碳行动,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工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创造绿色新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推进机制,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国家和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工业相关产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协调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协调工业环境保护和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从制定产业政策、严格行业规范、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提升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两化融合、技术进步、智能制造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推动工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促进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七)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多链协同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发展生态。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3条”和我省民营经济“30条”等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落实制造业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广项目集中会商、区域评估“标准地”、要素“周转池”等经验做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省级立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实行零收费,进一步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最多跑一趟”服务承诺,开展项目联合审批,实现项目建设“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引导企业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八)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系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制造强省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落实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实行网格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监测、评价和考核机制,推进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重点,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同,坚持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等“多链合一”,加强省市和部门联动,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稳定机制。各地要加强与本规划的战略协同与政策衔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附件:《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说明

本说明主要分析《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品质引领为发展原则,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战略性转变,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坚持绿色低碳。围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通过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及软件、智能家电(居)、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伏、智能终端等新兴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特种钢和精品钢材、优质有色金属、绿色和精细化工、节能新型建材、高端装备、现代时尚轻纺、健康食品等基础支柱产业,积极布局特色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医药及医疗器械等特色先导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更具创新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改造,着力推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促进产业供给体系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总体而言,《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实施的重点工程符合生态文明的精神要求、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国家政策的鼓励方向,对环境影响可控。

二、与全省国民经济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文明体系更加完善。《规划》提出,到2025年,绿色制造达到新水平,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行业和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方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环境友好型行业,提出多项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措施,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综上,《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等均与《纲要》要求协调一致。

三、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影响的措施

《规划》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四新”培育,引领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绿”打造,完善全省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装备,壮大工业节能环保产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工业节能减排。深入实施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培训和节能诊断,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能耗水平。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改造,加快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技术装备开发应用及推广,推进尾矿、冶炼渣等资源化利用。推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逐步实现产品绿色设计、材料优化管理及生产全过程控制。

总体上看,《规划》与全省国民经济规划纲要的发展理念、思路目标相协调,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合理有效,在各项减缓措施、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的条件下,产业发展不会对安徽省的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制造查看更多>绿色低碳发展查看更多>节能降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