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1.3 排水系统现状诊断评估方法
巢湖市示范区域内环城河直排口现状调查由同济大学主导完成,对现状雨水排口、污水排口、合流排口进行了普查,对排口污染源(居民、商铺、宾馆、饭店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截污方案[7-8]。
在环城河直排口现状调查基础上,依托当地截流工程,对环城河的污水和雨水排口进行全面截流改造。改造后,对主要排口进行了旱天排污情况调查,对雨天溢流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方法和结论参见相关文献[9]。基于现场调查数据,对代表性合流制排水系统的雨天溢流污染物出流规律、溢流事件平均浓度、系统溢流污染负荷,以及系统溢流的初期效应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为巢湖流域径流水质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控制策略及技术
2.1 巢湖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现状
影响合流管网溢流污水的因素包含4个方面:降雨情况、下垫面情况、管道沉积物污染和截流倍数。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巢湖市中心城区现有的合流制管网不能满足雨季排水要求,雨天溢流污染排入环城河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环城河水质严重恶化,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对巢湖市示范区溢流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9],对环城河主要的2个重力流混接雨水排口(军分区路排口和团结路排口)进行了监测,分别在旱天和雨天溢流进行采样,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特性、颗粒态污染物和重金属贡献。以16 mm降雨场次为例,每场降雨军分区路排口和团结路排口分别产生约40 kg COD和105 kg COD的溢流污染;旱季相同时间内2个排口则分别产生约6 kg COD和18 kg COD的污染。在不同的日降雨量条件下,污染浓度差异较大。有机污染物与营养盐污染物由于主要来源不同,因此,其随降雨量的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溢流颗粒态的COD及有机质的浓度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氮、磷等营养物质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出现一定的波动。同时,项目组利用SWMM耦合特卡洛算法,建立了旱天水质模型背景和雨天水动力水质模型。
巢湖市降水时空变化大,且为气象灾害多发区,当雨季特别是暴雨时期来临时,管网承受能力有限,经常容易出现污水溢流现象。另外,研究区域内透水区域较小,大部分的面积为透水性较差的混凝土区域和砖砌半透水区域,雨天径流系数较高,径流量较大,进一步加剧了溢流污染的产生[10]。以巢湖市老城区为例,排水管道年久失修,旱天积累的沉积物较多,改造后混接现象较严重,污染物被雨污水冲刷而混入合流制雨污水中,导致污染物浓度升高。
此外,通过合流制污水厂运行工况调查与分析,采用附加管底冲淤的SWMM模型,对巢湖市合流制管道的雨天水质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不同截流倍数时,截流干管截污量和溢流量的体积,由此,推算不同截流倍数情况下的去除率。最后,以单位工程投资环境效益为目标函数进行截流倍数优选,研究发现巢湖市环城河内合流管道最佳截流倍数N0=4.0。当N0=4.0时,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全年溢入环城河的污染物总量小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直接排入环城河的污染物量,达到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化的效果。
2.2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及控制策略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产生系统由污染物发生子系统(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收集与输送子系统、污水处理与回用子系统、污水排放口子系统、接受水体子系统组成(图3)。该系统同时包括了从城镇污水排水系统、工厂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排出的溢流污染物。
在上述合流管网溢流污染产生系统中,溢流污染物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雨污水的收集、输送、截流、储存、处理、旱季沉淀、雨季溢流排放等多个环节,运行可大致分为晴天和雨天两种情景。CSO污染主要包括3部分:超过管道截流能力而在溢流井处的溢流;截流到污水处理厂但超过处理能力的厂前溢流;污水处理厂的超越排放。
CSO污染的产生、输送、负荷及分配受降雨特点(降雨量、降雨强度、雨型等)、下垫面条件(地形地貌、下渗、滞蓄能力等)、管道拓扑及溢流井分布、截流能力(截流倍数)、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工艺配制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降雨条件和截流倍数处理能力下,CSO发生的位置和时间、CSO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相应的控制均有所不同。为实现CSO污染物总量削减的目标,应从“源头-过程-末端”整个系统入手,实现全过程控制。
(1)采取源头控制措施,减少进入合流制系统的径流量Qr。
(2)适当提高截流管截流能力并相应提高污水厂污水处理能力Qw,减少溢流井处溢流量,或根据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能力合理确定截流倍数,减少不必要的截流干管投资和污水处理厂的厂前溢流。
(3)对于超过截流管能力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合流污水,在溢流井附近设置调蓄设施暂时储存,雨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或就地处理后利用或排放。
(4)对超过调蓄设施调蓄能力的合流污水就地处理后再溢流排放。
(5)对污水处理厂及其工艺进行合理的升级改造,减少场内超越排放和提高对雨季污水的处理效率。
(6)一个完整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还应包括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是规划实施和运行的保障,管理子系统一般应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划项目资金筹措、监督管理、严格法规和公众参与等。
2.3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措施
综合国内外对CSO污染的治理措施,控制模式如图3所示。总体而言,CSO控制措施可分为源头控制和末端处理两大类[11]。
研究区域为巢湖市中心城区,大多数管网修建年份已久,且合流制管网地上建筑密集。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改造措施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污水水质、水量、水文、气象条件、资金条件、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结合城市排水规划,在尽可能减少水体污染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管渠,实现保护环境和节约投资的双重目标。由于中心城区内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欲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不符合实际情况,所需经济投入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合流制系统的优化调度策略,即在现有管网的基础上,借助管网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调性、末端调蓄控制的策略性,对整个管网的污水运行及入河排放进行优化控制,以达到减少合流制溢流污染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1)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被认为是较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保留中心城区部分合流管,沿城区周围水体敷设截流干管,对合流污水实施截流,并视城市的发展状况,逐步完善管网,改为分流制。这种方式,由于工程量相对较小、节约投资、易于施工、见效快,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截流干管适当位置设置合流污水调蓄构筑物,将超过截流干管转输能力及污水厂处理能力的合流污水引入调蓄构筑物中暂时储存,待暴雨过后再通过污水泵提升至截流干管,最终进入污水厂处理,基本保证水体不受或少受污染。针对合流污水水量大、浓度低的特点,可采用一级处理,选择筛滤、混凝沉淀、投氯消毒的处理工艺,合流污水经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可显著降低,从而大大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市政污水支管的建设力度,提高支管与总管收集程度的配备度;通过对污水管道状况的判断,可提供完善管网系统的工程方案,对中心城区主要区段的合流制管道进行修整,以提高巢湖市中心城区内合流制系统的污水纳管率。在配套管网新建及管道修复完成后,定期采样监测。
(3)根据巢湖市雨天排水污染情况,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削减或改善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状况,从而提高雨水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4)在对巢湖市合流制管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所需的相关预测,主要为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要求分别估算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雨水径流量,研究巢湖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方法及管网、排口、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最优改造总体方案。
(5)降低人口压力带来的生活水环境质量恶化风险,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节约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降低重污染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绿色生产,减少工业水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推动循环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水资源的整合利用。
目前,针对溢流污染情况,常采用的排口末端截污措施包括人工湿地、滨岸缓冲带、调蓄池和新型末端截污。新型末端截污常用措施包括旋流分离器、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土地渗滤系统和管道自冲洗等。
2.4 巢湖市小王庄中溢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本工程研究范围内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污染和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问题,结合巢湖市近年来的城市水环境领域科研成果,对排水系统雨天污染物出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根据巢湖水环境质量建设目标及水环境现状容量,结合排水系统雨天污染物出流特点和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合理确定本工程所在区域初期雨水截流标准。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宜采用截流、泵站提升、处理相组合的方式。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有效降低巢湖市小王庄中沟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洗耳池水体造成的污染,旱天截流污水至洗耳池泵站,经提升后输送至岗岭污水厂处理;雨天收集污染较为严重的初期雨水,至新建的旋流分离设施处理后排放到陆家河,强降雨期间通过液压坝泄洪至洗耳池,确保上游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由于缺少巢湖当地的历时长、精度较高且较完整的气象降雨、初期雨水水质资料,参照合肥市初期雨水6~10 mm截流标准,确定本工程初期雨水截流标准为8 mm,区域综合径流系数评价为0.6,则初期雨水净截流量为5 mm。据确定的截流标准,新增设施收集处理服务区域内的5 mm当量降雨量,污水截流量约为7 000 m3/d。结合巢湖市相关工程规划、监测水质以及第三方检测结果,计算可知区域初期雨水收集量不小于5 mm当量降雨量、雨季溢流COD负荷在现有基础上平均削减20%以上[9,12]。
3 结论
参照国内外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工程经验,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产生、输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其次,以小王庄中沟为示范区域,结合区域范围内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合改分经济投入大等客观因素,采用末端截流的控制措施(旋流分离器)。在对示范区域内现状水体水质进行合理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方案的水环境治理效果及工程效益;结合巢湖市相关工程规划,完成初期雨水转输工程建设,实现区域初期雨水收集量不小于5 mm当量降雨量、雨季溢流COD负荷在现有基础上平均削减20%以上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4月19日下午,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简称“中国水协”)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青岛世博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对荣获中国水协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由清华大学、中建环能、上海市政总院、中国市政华北院和青岛水务集团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城镇河湖排口雨水径流控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7日,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天津市“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主城区新扩建津沽、张贵庄、北部新区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2万吨/日。推进重点区域污水处理厂管网联通,实现污水处理厂之间
息县老城区工区路的“三里沟”西侧,静静的坐落着几个破旧的钢结构厂房与混凝土池体,这里是上世纪90年代完工的原“红麻造纸厂”污水处理站的遗址。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当地饱受称赞的共享空间。息县第三污水处理厂,以前瞻性的新概念理念为引领,集合多方资源与智慧,基于与客户深度认可互信,用较
受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降雨和极端事件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水体水环境污染加重、城区内涝频发,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也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智慧化管控提出严格要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岳阳市,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环抱洞庭,流域内水系复杂且降雨丰富,流域治理既要考虑非汛期水环境
以作品为媒,让图纸说话,感受每一个工程项目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设计案例”与国内各大设计院所联名合作,深入剖析我国市政给排水新改扩建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的理念和经验,相互启迪,引领发展。设计单位介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市政设计院之一,设
摘要:近年来,珠海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城中村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成为城市水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难点,迫切需要对其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采用管道实时水质水量监测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通过理论截流倍数判别,低影响开发(LID)源头管控与截流-调
摘要:排水管网是输送污水和排除雨水的重要设施,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以及排水不当,我国的排水系统逐渐老化和恶化,存在破裂、变形等结构性缺陷以及树根、结垢等功能性缺陷,容易引发城市内涝、污水溢流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我国长期不重视排水管网的运维管理,针对管网恶化带来的问题往
春寒料峭,湖南省岳阳市的王家河笼罩着一层薄雾,寒风凛冽依然阻挡不住来往游人的脚步。73岁的谢大爷,家住不远处的长炼小区,几乎日日都要来河边走上几圈。“这里的环境好啊,我喜欢来,但是以前这里是黑臭河呢,改变是真的大。”不只是王家河,因为曾经存在污水直排、管网基础设施薄弱、污水厂站处理
日前,广西发布《广西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
摘要:针对昆山市牛湾泾黑臭河道现状,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水动力学等优势技术,提出了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智慧管理的总体治理思路,开展了牛湾泾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该工程建成后经过6个月的稳定运行,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水环境提升、黑臭河道治理等行动计划加速,污水厂一级A标准正全面推行,但同时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延长、药耗能耗增加等严峻形势,而工艺设计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影响污水厂高效低耗、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文中总结了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艺设
近年来,随着祖国建设的脚步,江苏也一直致力于改善、建设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个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了她七十二岁的生日。江苏生态环境系统特准备了“江苏焕颜,要你好看”系列,以“一城一景”的形式展现各市生态修复的建设成果,为新中国生日献礼。趁着国庆假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去看看曾经的“黑臭河”“贫瘠地”如今是怎样一番新风貌吧!
近日,国家再次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并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如果出现黑臭水体反弹,将会进入黑名单,相关部门将督促其继续治理,确保长治久清。但是,黑臭河道一直是城市环境整治中的一块顽疾,面临着治理难、监管难、维持难等多种问题。为此,针对黑臭水治理问题,伏泰科技从内源和外源成因着手分析,打造了一套全面覆盖的监管系统,从源头截断污染并进行长效监管,确保河道长治久清。
流域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难点,滇池治理一直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都对滇池治理作了重要指示。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
1月7日上午,贵阳市“十三五”成就宣传活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环境治理,全力守好生态底线”举行。会上,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伍向东对“十三五”期间,贵阳“黑臭水体治理情况”作出了具体解读。伍向东讲到,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黑
2021年元旦,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它不单单意味着一个新年的开始,还意味着一个新的“五年”的开始。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每个五年规划,都有每个五年规划的特点。“十四五”时期,环保工作也将迎来新的阶段。这句话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转变,它关乎所有参与环保工作的人士,特
9月9日,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召开河长制重点工作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会,点评通报当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部署下阶段任务,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南通对海门区第三季度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为按期完成年度治理目标任务再动员再鼓劲。副区长、副总河长陈敢参加会议。今年,全区共治理农村黑臭水体352条,主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属于缺水国家。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推进,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是面临巨大考验。7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走进《中国经济大讲堂》从多方面深度解读了如何有效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
背景: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河道污染治理力度,但其污染问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