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政策正文

滁州市“十四五”新型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2022-05-17 09:09来源:滁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碳排放权交易绿色清洁生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安徽滁州就《滁州市“十四五”新型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

滁州市“十四五”新型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化工产业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滁州市化工产业呈现出精细化、专用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特征,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效益凸显,对促进全市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调整化工产业结构,推动新型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滁州立足皖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稳步推进“三地一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做好融长“桥头堡”,当好发展“排头兵”,落实我市打造“6+10”先进制造业升级版,实现我市新型化工产业更好发展和支撑全市、服务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依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滁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2025年。

目 录

一、产业内涵和发展形势 - 3 -

(一)产业内涵 - 3 -

(二)发展形势 - 4 -

二、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现状 - 5 -

(一)产业基础 - 5 -

(二)发展短板 - 7 -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8 -

(一)发展机遇 - 8 -

(二)面临挑战 - 10 -

四、总体要求 - 11 -

(一)指导思想 - 11 -

(二)基本原则 - 11 -

(三)发展目标 - 12 -

五、重点领域 - 14 -

(一)电子化学品 - 14 -

(二)新能源用化学品 - 17 -

(三)绿色涂料 - 20 -

(四)合成材料 - 23 -

(五)食品添加剂 - 26 -

六、专项任务 - 28 -

(一)加快入园集聚,促进园区规范发展 - 28 -

(二)狠抓安全管理,打造平安生产环境 - 29 -

(三)关注生态环保,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31 -

(四)推广智能制造,打造数字赋能典范 - 33 -

(五)增强企业培引,完善精细化工链条 - 35 -

(六)聚焦技术创新,打造化工科创高地 - 38 -

七、保障措施 - 41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41 -

(二)强化政策扶持 - 41 -

(三)严格行业管理 - 42 -

(四)完善服务体系 - 42 -

附图:1. 电子化学品产业图谱

2. 绿色涂料产业图谱

3. 合成材料产业图谱

4. 食品添加剂产业链图

附表: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十四五”重大项目一览表

一、产业内涵和发展形势

(一)产业内涵

化工行业分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三大类。其中,基础化工包含化肥、农药、氯碱、有机品、无机品、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等。

我国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经过长期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传统化工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技术壁垒较低的纯碱、烧碱、氮肥、尿素、鞣料、颜料、通用塑料橡胶等通用型产品国内市场饱和,逐步向国外输出;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塑料、橡胶以及细分领域的精细化学品国内自给率不足,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升高。我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国,石化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国产化工产品成本直接受国际价格影响。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形势下,传统化工产业必然向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精细和专用化学品领域转型。以发展精细化、专用化、绿色化高性能产品为方向的新型化工产业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化工领域,新型化工以生产精细化学品为主,生产工艺更复杂,开发难度更大,产业链条更长,对新兴发展中国家有较大难度的技术壁垒,长期来看市场竞争有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各种新产品需求将不断涌现,新型化工产业前景良好。

(二)发展形势

目前,我国化工产业正处于由初、中级阶段向精细化工阶段过渡时期,传统大宗通用级产品占比将逐渐下降,高端产品将陆续实现突破。其中,传统精细化工领域的染料、颜料、助剂、农药及其制剂、涂料及其配套原料、染料和农药的配套中间体等,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部分产品向外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处理、造纸、皮革、油田等专用化学品整体市场自给率已经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间,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3D打印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氟硅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功能性膜材料自给率超过了60%。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产值约0.8万亿元,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与此同时,部分新材料上游关键配套原料为制约瓶颈,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高技术产品领域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形势下,化工新材料短板很可能成为制约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必须加快提升保障能力。

未来5~10年是我国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关键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结构性转变。国内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会逐渐降低,可再生新能源风头正起;在政策引导和消费驱动作用下,化工新材料需求强劲,可降解材料、低碳新材料有望出现十年左右的蓬勃发展期,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型膜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等产品消费量将大幅提高;传统的煤化工、合成氨、电石、烧碱等传统高耗能领域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二、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

滁州现有定远、来安、全椒、明光和天长五大省级化工产业园区,新型化工产业已成为滁州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三五”以来,全市培育和招引了华塑股份、泉盛化工、金禾实业、中普石油等国企、上市公司等新型化工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库新型化工产业企业150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2%;其中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8家(华塑股份、金禾实业、天大环保、天大石化、中普石油、亚士创能、泉盛化工、三棵树涂料)、亿元以上48家;实现产值419.6亿元,较“十二五”末(244.8亿元)增长71.4%,较上年同比增长22.1%,增速居六大支柱产业第2位;产值分别占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16.9%、12.9%,居六大支柱产业第3位;实现增加值93.7亿元,同比增长22.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4.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6%。

集聚态势逐步形成。定远县以华塑股份为龙头建设盐化工业园,成为全省四大新型化工基地之一,也是省内唯一的盐化工基地;来安县金禾实业食品添加剂行业全国第一;全椒县通过引进南大光电,重点发展特种气体、高纯度电子化学品及集成电路清洗剂等电子化学品;明光市围绕绿色涂料、凹凸棒基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展链式招商,获批全国首批绿色涂料产业园区,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获批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天长市以环保型涂料、环保新材料产品为主,打造特色精细化工集中区。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化工行业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1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2家,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高端人才鼎力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安徽省氯碱化工工程技术研究技术中心。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省合成香料绿色工艺工程研究中心、省合成甜味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明光市与上海交大签约成立“上海交大-明光凹凸棒联合研究中心”。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开展“双招双引”行动,坚持高位推动,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高成长性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圣泉生物质精炼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26亿元的泉盛化工年产3万吨多聚甲醛、5万吨三聚氰胺、2×20万吨双氧水项目,15.75亿元的三棵树涂料二期项目,15亿元的衡光新材料年产20万吨水性涂料乳液、10万吨水性工业漆数脂项目,12.6亿元的嘉宝莉年产50万吨厚浆涂料、乳胶漆、多彩漆、干粉涂料项目,10.8亿元的天大石化年产30万吨聚丙烯项目等在建、谋划及储备重大项目超50个,总投资约350亿元。

(二)发展短板

当前,滁州新型化工产业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推进工业强市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1.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现阶段,大宗化工基础原料、传统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偏大,高端电子化学品、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聚烯烃树脂、高强度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国内紧缺化工材料供给不足,一些初级形态塑料加工,低水平、低附加值橡塑制品生产已经市场饱和,作坊式涂料厂盲目扩产、重复建设依然存在。

2.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市新型化工产业链前端以大宗原料生产为主,产业链中后端以承接长三角地区化工产能转移为主,本土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与新型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创新型人才和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缺乏,原创性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供给不足,氯碱化工、煤化工等领域新材料研发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3.产业协同有待加强。全市化工企业所属行业门类涵盖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多个门类,在地域分布上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较差,上下游产业链不完整,一盘棋统筹推进新型化工产业难度较大。

4.园区管理亟需提高。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园区化、集聚化、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管理机构不健全。除定远化工园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外,其它园区基本由所在开发区管委会代为管理,天长化工园区由铜城镇人民政府代管,缺乏相关专业专职人员,安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也不利“双招双引”。另一方面,发展空间受限。全市化工园区在统一规划布局、高标准建设等方面需要加快推进步伐,公用工程和安全、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与新型化工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双循环发展格局推进发展新变革。当前,我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型化工产业发展重心正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党中央作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决策,要求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我国新型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大、回旋余地广,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不断开拓的国外市场,且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生产规模和配套能力都居世界前列,具有应变破局、开辟新局的基础和能力,呈现长期稳中向的好趋势。

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效应集中释放。“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共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政策效应将在滁州叠加释放,尤其是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滁州“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双圈互动”的区位交通优势、空间资源优势将更加凸显,为滁州加快推进新型化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新基建与新技术带来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新基建项目,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持续拉动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基础化工原料、涂料、橡塑制品的国内市场,各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对新型化工产品的巨大依赖,将成为新型化工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加速新型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产业创新注入新动力。同时,新型化工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补短链,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一些制高点技术将获得突破,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面临挑战

国际环境调整带来挑战。受中美贸易摩擦、疫情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由于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且预计会长期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爬坡”过程将漫长而艰难。与此同时,我国对外经济活动将面临经济全球化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急剧上升、国际交往受限等不利局面,外部市场环境总体不容乐观。滁州是安徽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动荡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不仅对我市大宗化工原料进出口带来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对我市新型化工及相关行业制品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必须认真对待。

产业发展存在内部矛盾。“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同样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是我国化工行业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传统产品结构优化,落后产品淘汰,过剩产品减产能的任务仍很艰巨。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有效供给与需求不能匹配的矛盾正日益凸显。另外,行业发展的不少关键技术短期内难以攻克,经济效益下滑给带来的巨大考验,以及“谈化色变”状况日益加剧等制约因素使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十四五”时期,要立足我市实际,以更广阔的行业视角推动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传统化工改造升级,努力实现产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延伸,产业链由上游向下游延伸,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逐步提升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制造体系。

四、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滁州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优势,围绕新型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电子化学品、绿色涂料、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安全发展和要素优化配置,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上下游关联度较高的重点产业和产品,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打造从基础化工原料到新型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持续推动产业链延伸、拉长、加粗,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为全省新型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技术制高点,加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力度,积极应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坚持绿色发展。按照上下游衔接关系,完善优化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循环和梯级使用,切实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集聚发展。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培育新型产业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推动新型化工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高端化发展。坚持发展高端产品的产业定位,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提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压缩通用型产品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三)发展目标

——总量规模稳步增长。新型化工技术装备水平跃居全省前列,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业化学品实现快速增长。力争至2025年,我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总量规模力争进入全省前三。

——创新攻关能力提升。高水平培育一批新型化工实验室、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各类创新(工程)中心等高能级创新载体。电子化学品、绿色涂料、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领域分别争创1家以上国家级创新载体,新增20家以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建1家以上省实验室、15家以上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创新(工程)中心,力争取得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到2025年,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

——高端产品优势显现。光刻胶、特种电子气体、高纯超净试剂、新能源电池、高性能橡胶等电子化学品细分领域基本完成从基础通用化工材料向高端化工新材料转型,相关材料产业加速产业化发展,绿色涂料实现水性涂料、无溶剂、高固分涂料等绿色涂料成为行业主流,高性能合成材料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产业链条趋于完整。到2025年,通过“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培育行动,培育6家以上上市企业,引进培育3家以上国内行业前10强企业作为主导产业生态的“链主”式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从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到高端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的完整产业链。

——碳排目标稳步落实。稳步推进碳达峰各项工作,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化工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强度,及万元工业增加值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完成安徽省下达的节能减排要求,确保碳达峰目标任务稳步实现。

五、重点领域

(一)电子化学品

1.市场前景

电子信息产业是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与分工重构的核心区域,其战略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突出。电子信息产业需要的化工新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印制线路板信息记录、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化工新材料技术难度大,同时产品更新换代快,目前国内自给率较低。未来的重点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显示材料、光学材料、高纯试剂、高纯特种气体、封装材料、触摸屏等功能性化工材料的升级,以满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印制电路板等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市场需求,推动国产材料的高端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用化工新材料生产供应能力迅速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新型显示用光刻胶、高感度光引发剂、新型液晶材料等一批供应短板产品缺口较大。随着国家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临重要的机遇期,这为相关材料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5500亿元左右。

2.发展思路

以全椒化工园区为重点,围绕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印制电路板、新能源电池等重点领域,提升电子化学品产业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聚焦薄弱环节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壮大发展“基础化工原料——光刻胶、高纯超净试剂、特种气体”产业链,积极拓展电子化学品产品体系,培育发展半导体封装材料,液晶材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新型显示材料,以及新能源电池用高端新型材料,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群。

3.主攻方向

(1)光刻胶。依托南大光电、秀朗科技,以半导体光刻胶产品为重点,发展功能单体、功能树脂、光敏剂等光刻胶材料,加快可适配6英寸硅片的g线/i线光刻胶产业化。重点招引晶瑞电子、容大感光等光刻胶行业知名企业,推动产业整体向印刷电路板光刻胶、液晶显示器光刻胶领域延伸。支持本地企业与京东方、奥宝科技等下游企业形成跨区域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研发。大力发展193nm光致蚀刻剂、电子束光致刻蚀剂等满足大尺寸(≥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和平板显示行业配套用髙精度刻蚀产品。印刷电路板加工处理用干膜抗蚀剂、液态感光成像阻焊剂等。国内重点招引企业:晶瑞电子、容大感光、强力新材、万润股份、博砚电子、上海新阳、北京科华等。

(2)高纯试剂。依托默尔新材料、柯仕达科技等,围绕半导体、平板显示、LED、光伏太阳能电池等电子信息产品的清洗、蚀刻等工艺环节,以提高集成电路的成品率、电性能、可靠性为目标,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用BV—Ⅳ级(相当于国际SEMI标准C8水平)及以上级别的超净高纯试剂、高世代平板显示工艺用高纯试剂。重点招引江化微、江阴润玛、江阴市化学试剂厂、晶瑞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高纯硫酸、高纯过氧化氢、高纯氨水、高纯盐酸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3)电子特气。依托南大光电、科利德材料等,围绕电子行业、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汽车导航等行业需求,重点发展高纯硅烷、高纯磷烷、高纯砷烷、高纯氯、高纯氯化氢、高纯溴化氢等高纯度、高稳定性、安全环保、低成本电子特气。国内重点招引企业包括雅克科技、昊华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凯美特气等。

(4)新型显示用化学品。加快秀朗科技OLED中间体/单体、高纯有机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引进明基材料、三利谱、盛波光电等行业知名企业,发展TFT—LCD用高档薄膜液晶混晶、高世代(6代及以上)玻璃基板,偏光片及偏光片用PVA(聚乙烯醇)、TAC(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等基础材料;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导光板等光学膜材料和彩色滤光片。引进合力泰、奥翼电子、元太科技等企业,发展电子纸用微胶囊、油墨、介电材料。

(5)新能源电池用化学品。以服务滁州打造“世界光伏之都”为重点,引进苏州晶银、常州聚和、德国贺利氏、美国杜邦等,发展太阳能电池用高端电子浆料;重点引进山东东岳、苏州科润、浙江汉丞、武汉绿动等企业,发展燃料电池用新一代含氟质子交换膜。

(二)新能源用化学品

1.市场前景

新能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用化学品主要包括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功能材料材料。目前,新能源领域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等信息电子终端产品、电动车和电力储存领域,服务于信息产业,更是交通能源变革和电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持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被列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是新能源储能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和中低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及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高镍多元材料与国外技术仍有差距;电解液方面,碳酸酯类溶剂和六氟磷酸锂已实现国产化,但部分功能添加剂的设计和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现象;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方面,生产隔膜的原料和核心装备目前仍依赖进口;催化剂方面,开发低铂或非铂的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一直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研究重点;扩散层方面,商业化的碳纸或碳布主要由日本东丽(Toray)、德国西格里(SGL)等企业垄断,国内亟需开发自主可控的扩散层产品。

2.发展思路

以来安化工园区、全椒化工园区为重点,聚焦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充电桩和pack、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生产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支持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与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完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测试、应用验证和分析平台建设,支撑锂离子电池产业与产品升级以及成本降低;持续支持新型电池体系的创新基础与技术研究,发展更高比能量和高安全性、低成本电池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如发展先进装备、强化先进控制与推行先进管理)与产品升级,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下,保持国内市场高速发展;促进超大规模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形成与发展,推动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知名品牌以及高端人才队伍的培育与培养,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锂聚合物电池、储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区。

3.主攻方向

(1)电池正负极材料。重点发展高镍低钴或无钴三元正极材料、高压镍锰尖晶石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合金等高容量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企业重点引进德方纳米、融捷、厦门钨业、当升科技、格林美、杉杉股份、天赐材料、横店东磁等企业,负极材料重点引进杉杉股份、贝特瑞、凯金、紫宸、尚太、翔丰华等企业。

(2)电解液。发展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氟化亚磷酸盐/磷酸盐等阻燃电解液,研制耐高压隔膜和电解液。重点引进广州天赐、国泰华荣、新宙帮、杉杉股份、天津金牛、力神等企业。

(3)隔膜。发展陶瓷涂层隔膜等高安全性隔膜,重点引进上海恩捷、星源材质、辽源鸿图、河南金力、沧州明珠等企业。

(4)动力电池。发展基于三元/高压/富锂正极材料和高容量碳/合金负极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单体电池,发展基于模型的极片/电池设计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和环境适应性。开发高安全性隔膜、电解质和高稳定低电阻电极/电解质界面技术,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重点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德赛电池等企业。

(5)燃料电池。重点突破低铂燃料电池技术、超薄酸性离子交换膜技术、高性能碳纸制备技术、廉价金属双极板技术以及高性能长寿命膜电极制备技术。从基础材料出发,不断提高铂有效利用率,降低铂载量。重点引进龙潘科技、杭锦科技、星云股份、百利科技、北汽蓝谷等企业。

(三)绿色涂料

1.市场前景

涂料工业是建筑和工业领域的配套工业,按照用途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特种(功能性)涂料三大类。当今世界涂料正朝着水性化、粉末化、无溶剂化、高固体化和辐射固化等低污染、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一是水性涂料。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水性涂料的新产品开发,因而水性涂料有望成为未来涂料的主力军。目前水性涂料占世界涂料总量的三成以上。美日等工业发达国水性涂料在总涂料用量中的占比较高,其中在建筑领域,水性涂料占比70%~90%;在工业领域用量最大的汽车涂料中,底漆水性化已达92%;在特种涂料领域,由于转相乳化、接技共聚和高分子共混等技术进步,水性涂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汽车修补涂料、防腐蚀涂料和道路标志涂料等方面发展。二是粉末涂料及其它无溶剂型、高固体分涂料。近年来,粉末涂料朝着薄膜化、低温固化和快速换色技术方向的发展,可用于金属制作、家电、建筑、汽车、特种钢筋及管道、木制品、无机器材、卷材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无溶剂涂料在重防腐涂料、船舶涂料等领域一直被视为极重要的发展方向;以高分子量、低粘度的聚酯、聚氨酯等树枝状聚合物为主成分的高固体涂料,是汽车、船舶、集装箱、重防腐、钻井平台和木器等重要涂料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三是其它功能性涂料。随着军事民用领域迅猛发展,绿色环保高性能涂料需求持续增长,功能性涂料在传统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基础上,赋予了涂料包括绝缘、防腐、防水、耐高温和防辐射等多种特殊性能,我国功能性涂料发展较为缓慢,除装饰型、防腐型、耐候性粉末涂料外,其它功能性粉末涂料均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空间较大。

2.发展思路

以明光化工园区为重点,加强与全椒、天长等地的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以实现绿色涂料产业集中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为目标,打造“乳液、色浆、助剂、高分子材料—涂料生产”全产业链,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涂料产业发展体系。密切加强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交流对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资源,大力招引绿色涂料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紧盯“国内前十、世界知名”水性涂料企业,力争每年引进3-5个国际一流的水性涂料企业总部落户我市,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形成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群,提升涂料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绿色涂料之都。

3.主攻方向

(1)水性涂料。依托嘉宝莉、保立佳、河北衡光、英国安德士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性能水性涂料用树脂;突破受控聚合技术(CRP)、有机无机杂化技术、核壳(多层核壳)技术、微凝胶技术、高交联技术、大分子乳化剂的合成与应用、表面能控制方法、纳米技术、石墨烯技术以及树脂多次结构的综合控制等关键技术。

(2)无溶剂、高固分涂料。依托徽邦漆业,发展无溶剂或超高固体分醇酸和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重点开发可用于无溶剂环氧涂料和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环境友好型活性稀释剂。国内重点引进企业包括湘江涂料、巴德士化工、大桥化工等行业百强企业。

(3)特种涂料。围绕特定行业需求,开发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涂料,发展高耐候树脂、高抗化学腐蚀性树脂、高耐温树脂、导电树脂、红外隐身树脂等。

(4)新型助剂。开发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及无溶剂涂料用助剂,解决涂膜基材润湿、涂膜抗流挂、颜料润湿分散性、涂膜干燥速度等问题。

(5)环境友好型溶剂。开发低公害或无污染的溶剂,代替危害大的苯类、乙二醇醚及醚酯等溶剂;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水性涂料成膜助剂。开发弱溶剂可溶树脂,采用对环境破坏作用小的豁免溶剂,扩大环境友好型溶剂的应用范围。

(6)新材料和可再生原材料开发应用。进一步研发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凹凸棒材料、聚苯胺、微胶囊、脂环基丙烯酸酯等新材料的新应用;开发基于生物基的可再生单体和树脂,代替基于碳基的单体和合成树脂。

(四)合成材料

1.市场前景

化工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一是塑料。包括通用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工程塑料〔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热塑性聚酯(PET和PBT)〕,特种塑料〔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砜类、聚邻苯二甲酰胺(PPA)〕。目前,我国通用塑料基本实现自给,PP和PVC产量和消费量均处在较高水平,PE是树脂进口量最多的品种;工程塑料领域中热塑性聚酯、功能性膜材料的自给率较高,但聚碳酸酯、聚甲醛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工程塑料整体自给率不高,未来在汽车轻质量化驱动下将带动工程塑料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进口替代迫在眉睫。二是合成橡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成橡胶工业体系,包括丁苯橡胶〔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聚丁二烯橡胶(PB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丁基橡胶〔普通丁基橡胶(IIR)和含卤化丁基橡胶(XIIR)〕、聚异戊二烯橡胶(IR)、乙丙橡胶(EPR)和热塑丁苯橡胶(SBC)在内的所有合成橡胶品种均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和消费国家。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刺激轮胎、工程橡胶等橡胶制品的需求,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增长幅度将放缓。三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纺织产业的上游,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合成纤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人均纤维消费量的提高,预计未来5~10年内全球纤维加工总量仍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且增量主要来自涤纶、锦纶等大品种通用纤维。

2.发展思路

以定远化工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盐卤资源优势,以精制盐为原料,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拓展盐煤一体化下游产品开发应用,立足现有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塑料产业基础,以材料高端化、过程绿色化、生产智能化为努力方向,围绕合成材料三大领域引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中间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橡胶及其他制品”产业链,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高性能合成材料基地。

3.主攻方向

(1)工程塑料(高性能树脂)。依托华塑股份,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等高性能树脂及弹性体,引进培育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酯、聚砜、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芳醚酮、聚苯硫醚等工程塑料,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高性能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以及相关的阻燃剂、催化剂等。国内重点引进企业包括国风塑业、美联新材、普利特、会通股份、沃特股份、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

(2)高端合成纤维。以华塑股份氯碱深加工产业链的氯化亚砜为原料,发展对苯二甲酰氯、芳纶等高端产品;引育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新型差别化和功能性纤维,智能化复合功能纺织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注塑用纤维增强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国内重点引进企业包括中化国际、东方盛虹、吉林化纤、南京化纤、恒天海龙、皖维高新、新凤鸣、聚合顺等。

(3)高性能合成橡胶。加快开发具有低油耗、高安全、低噪音和舒适性的高性能节能胎面胶。着重开发高端牌号溶聚丁苯橡胶、特种牌号氢化丁腈橡胶;加大基础研究,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开发特异性能的支化丁基橡胶、新型卤化丁基橡胶产品、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氢化产品,提高材料的耐温、耐磨和弹性。国内重点引进企业包括阳谷华泰、海达橡塑、三维橡塑、双箭股份、三力士股份等。

(五)食品添加剂

1.市场前景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和保障,而且已经成为促进其高速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国际上使用的种类达到16000余种,直接使用的约4000种,常用的约1000多种,我国目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达2000种左右。我国一些食品添加剂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茅。柠檬酸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之一,出口量占世界第一。木糖及木糖醇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以上。乙基麦芽酚是食品香料中用量最大的品之一,我国生产的乙基麦芽酚也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我国谷氨酸钠、赖氨酸、山梨醇、维生素C、维生素E和黄原胶等产品的产量在国际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天然绿色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生物高新技术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属于天然产物,将满足了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心理需求。未来,全球食品添加剂产业仍以每年4%~6%的高速增长,我国食品添加剂也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2.发展思路

以来安化工园区为重点,以金禾集团食品添加剂产业链项目为引领,按照“安全、营养、多功能”的原则,食品添加剂基础领域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发展健康安全、价廉有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产品,加强食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强化工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增量打造香精香料、甜味剂、化学试剂、生物化工等产业链,打造建设安徽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基地。

3.主攻方向

(1)甜味剂。依托金禾实业,重点发展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安赛蜜(己酰磺胺酸钾)、三氯蔗糖、木糖及木糖醇、山梨糖醇,以及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甘露糖醇等低聚糖类。

(2)香精香料。依托金轩科技,重点发展麦芽酚、乙基麦芽酚、甲基环戊烯醇酮、葡萄糖基甜菊糖苷、安赛蜜硝酸等。加快微生物生态学与酶工程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提高香料提取效率。

(3)营养强化剂。围绕国内保健和功能食品产业发展需要,发展全营养氨基酸、葡萄糖酸系列、乳酸系列、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除赖氨酸和谷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及其盐、酯。国内重点引进企业包括嘉必优、润科生物、福星生物、罗盖特等。

六、专项任务

(一)加快入园集聚,促进园区规范发展

加快分散于城区的化工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区入园”步伐,提升产业的集聚集约化水平,各地充分结合各地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环境承载条件等,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推进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化、专业化的化工园区发展之路。

1.支持园区差异化发展。鼓励盐卤、凹凸棒等资源优势地区,发展资源类基础化工;支持环境容量不足的地区,积极发展低污染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专、精、特化工园区;支持生产环境涉及化工工艺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非化工类项目,在符合环保准入和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在化工园区周边聚集发展。

2.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加快建立与化工园区规模、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专门管理机构,对辖区行使规划、建设、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职能。在现有的5个省级认定化工园区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园区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及退出机制,促进园区整体水平提升,建设本质安全、绿色环保、生态和谐、产业先进的现代化智能化化工园区。有序推进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探索建立园区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全市新型化工产业一体化管理体系。

3.强化园区规范建设。加强和完善各化工园区基础和公用工程建设,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用设施、物流输送、维修服务、应急救援、公用管廊、危废处置等各方面需求,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保障双电源供电,建设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实行封闭化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狠抓安全管理,打造平安生产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关于化工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聚焦化工行业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排查整治隐患,严格落实源头管控措施,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

1. 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化工园区所在地方政府加快设立承担园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化工园区管委会应配备具有化工专业背景的负责人,并建立化工园区管委会领导带班制度;配备安全监管人员具有相关化工专业学历或化工安全生产实践经历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员数量不低于安全监管人员的75%。

2. 加强化工企业安全整治。紧紧围绕滁州市“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化工企业安全整治提升,建立完善应急指挥联动、照单履职、清单化防控、“一对一”整顿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等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环保、智能化水平。依法实行“项目强制淘汰、设备强制改造、设施强制安装、隐患强制整改、人员强制培训”等措施,开展企业对标整改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五个到位”,系统性风险、规律性风险基本化解,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3. 增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落实化工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求,把各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安全、清洁化生产园区,实现全市化工产业园区安全发展、智能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高效发展。严格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明确园区规划四至边界。严格落实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坚持以安全环保为底线,选择符合区域产业定位、安全环保风险低、发展潜力大的高端化工产业项目,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化工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所有园区消除A类(高安全风险)、B类(较高安全风险)风险,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基本匹配,化工园区晋级进位,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化工园区内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率达100%。增强化工园区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安全、环保、消防、道路、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政府、园区、企业应急联训联勤联动机制。完成“安全管理、危险源监控、人流物流管控、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等“五个一体化”建设。

(三)关注生态环保,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提升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扎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化工绿色发展走在全市工业经济最前列。

1.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按照碳达峰工作要求,制定全市新型化工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严控“两高”项目上马,深入实施园区内低效企业关停腾退专项行动,从亩产效益、工艺环保、安全生产等多维度制定原有的“低、小、散”化工企业的倒逼机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法制化、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法规和标准,实施亩均综合效益评价,积极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为各化工园区优质项目引进腾出资源要素空间。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示范、推广适合本地资源及产业特色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范式、管理模式,大幅提升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运用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引导全市新型化工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

2. 推广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推动氯碱化工、煤化工耦合循环发展,实现资源物流市场共享、环保消防应急设施共用、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新型反应、新型催化、节能节水等一批绿色制造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减排。支持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艺、减排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水性涂料,加快有机溶剂替代。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治理。推广新型节能技术,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产品、设备等节能规范和标准。加快推广超重力场传质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如微化工技术和微反应器应用)等绿色节能技术,优化过程参数,提高装置操作弹性,改进反应操作条件,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采用高效分馏塔、换热器、空冷器、泵、压缩机、加热炉等传质、换热、旋转等节能设备,提高单体设备的生产能力,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

3.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治理。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贮存、转运到利用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实现市场需求和处置能力总量、结构基本匹配,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提升至98%以上。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定期会商、联动监管等各项机制,创新管理制度,有效遏制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行为,确保不发生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生态环境事件。

4. 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借鉴国内外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以区域循环经济为手段,坚持环境保护、低影响和生态开发理念,努力打造“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推行循环化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建设能源、水资源、副产物等多重循环系统,实现园区内产业的集约集聚、循环高效、能源梯级利用最大化。健全园区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活性炭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发推广行业电解液、废酸、废碱、废水再利用技术;加强高沸残液分解、高温和强放热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推进二氧化碳在驱油、合成有机化学品等方面的应用示范。加强园区能源循环中心建设。打造园区工艺循环水系统、工艺循环水管网、换热首站、热源水一次管网及用户侧终端热泵站,充分利用工艺循环水中的废热资源。增强化工行业废气余热回收技术应用,如空气源热泵技术等。探索化工废弃物燃烧热能利用可行性及焚烧烟气无害化处理工艺研究。

(四)推广智能制造,打造数字赋能典范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和化工园区全局管理全过程的高效化、绿色化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全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1.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推进化工行业的数字化改造赋能,加强并不断完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面向化工生产全流程、价值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智能制造“人机物”协同体系。积极开展数字化改造试点工作,持续提升化工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关注化工行业物料、生产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支持精馏、加氢、聚合、催化、氟化、氧化等生产单元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化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加快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促进精准用能控碳,构建清晰准确的碳账户体系,实现“数智”控碳;加强原辅料进厂、厂内调配、生产加工、物料迁移、仓储、产品出厂的智能控制,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和综合调度,提升生产运营管控水平与协同效率。

2.完善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建立面向化工产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的标准应用体系,选择定远、来安化工园等条件成熟的园区,先期开展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的试点示范。加快智慧管廊建设,提高园区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原料、产品输送,以及冷热电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建设,对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化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推动园区搭建化工行业数字化平台,综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云、物联网、GIS等新兴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实现智能化运营、便捷通行、资产管理、设施管理、能效管理、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安全隐患预测预警、临时突发事故应急联动等功能的综合集成。

3.培育数字化服务支撑体系。面向化工行业数字化服务发展需求,推动装备、软件、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安全防护等不同领域企业的紧密协同合作,加快培育一批针对化工行业的智能设备生产供应商、智能生产方案解决商、平台运营服务提供商。健全新智造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针对化工产品交易,建立信息数据库,收集和发布化学品信息,开发电脑端和手机端一站式营销、采购、推广服务应用程序。优选能源、设备、运营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云服务商,强化服务能力和安全评价,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上云行动,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

(五)增强企业培引,完善精细化工链条

以控量提质为目标,按照“育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发展思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制造滁州”品牌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组织结构,合力推动新型化工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做强“链主”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华塑股份、金禾实业、泉盛化工、三棵树涂料、亚士创能等各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核心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构建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中小企业为基础,共赢共生、多链联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生态网络。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自建研究院或与外部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积极申报重大基金项目,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开发高价值新材料产品,节能环保型化工新工艺。完善金融与财税政策,降低制度门槛,推动龙头骨干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地区并购和投资合作;加快国内外顶尖企业引进来,与本市龙头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战略互补,顺应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化工产业区域协同、错位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推进滁州全市范围的内部统筹,加强五个化工园区的内部联动发展,集中高效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打通破解五区联动的堵点难点。促进对外协同联动。与省内淮南、淮北、安庆等新型化工基地实行差异化、高端化联动发展,破解要素制约,实现互补共赢、协同发展。鼓励国内外资本参与本市企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行业首位度高的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新型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的产业集中度和行业话语权。

2.打造“链身”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单项冠军培育行动,加大对创新型中小化工新材料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创新企业。充分发挥滁州新型化工产业集聚优势,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向集群模式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调整优化新材料产品结构;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华塑股份、金禾实业、泉盛化工等大型龙头企业协同创新,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研合作,承接技术转移;鼓励中小企业深耕电子化学品、绿色涂料、高端合成材料、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细分市场,做专做精,成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

3.大力引进“链尾”外部领先企业。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制造、涂料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和优秀团队,延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从材料到器件到应用的全链化发展格局,增强滁州新型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水平。依托现有“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及配套,精准选择能够有效与本地产业链互补或驱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滁州。进一步加强与专业招商和投资机构、化学材料学会等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借智借力,带动引进优质项目落地。积极举办和参与国内外产业合作与贸易投资活动,举办高规模招商引资推介会、对接会,精准对接招商引资项目。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和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产业链提升重点项目计划,充分发挥滁州市“双招双引”工作专班作用,按照强链、补链、延链要求,积极对接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等,谋划储备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引导滁州本地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发展,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探索建立项目落地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六)聚焦技术创新,打造化工科创高地

以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技术创新方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交流合作和加强协同创新,推动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1.鼓励多个领域持续突破。加强初级化学品深加工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效与安全可靠性装备的研制与更新,以及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发展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节能和环保技术。加快化肥、农药、基础有机原料、氯碱、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体量大、技术积累足、产业链长的特点,以核心技术为依托,推进中科化材功能材料根化学定远研究院、中科院过程所定远高新材料产业化建设,加强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等合作,谋划建设盐化园科创中心、中科中电高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组织实施技术攻关,聚焦行业关键技术、瓶颈技术进行集中突破。扶持一批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建设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瞄准差异化、特色化市场需求,围绕市场特点与痛点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积极协助企业申请国家和省市级科研基金,支持企业参与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开展知识产权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激励,建立新材料创新研发的知识产权导向和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提高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3.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以定远盐化为重点,规划建设新型化工产业链科创孵化中心,打造高层级创新载体。围绕新型化工材料科创高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化工产业链上企业联合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效整合先进创新资源,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卡脖子”难题,研发推广更多可替代进口高端产品。培育综合性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型企业孵化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行业需求为牵引,汇聚高质量科研人才,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国际合作研究,为企业提供材料测试评价服务,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输出,为新型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全链条服务。筹划建设新型化工中试基地,弥合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新型化工企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跨越从产品试制到规模生产的重要平台。完善共享共建体制机制。

4.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积极营造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公平高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力、增强创新链条的协同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从点到面,从量到质的突破。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多途径多模式引入研究机构与高校参与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链向高价值侧移动和延伸。加强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成果的支持。进一步深化以人才评价、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更公平高效的创新环境,激发科研的创新活力。

5.加快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加快推进科昂纳米气凝胶项目、华钛材料脱硝催化剂项目、合远环保清洁生产成套设备等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中科化学定远研究院与中科大、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进疏水纳米白炭黑、改性特种胶粘剂、药物合成用有机硅材料、铝空电池等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项目落地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链”工作推进组,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新型化工产业链链长担任组长,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直主要部门、市工商联、市城投公司、市工投公司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定远县、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围绕新型化工产业重点领域,以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组建部门协同、专家参与的服务团,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重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平台主体,形成工作闭环,精准服务产业链提升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

充分发挥和利用市级工业发展扶持资金,建立新型化工产业重大项目库,对符合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予以扶持,对具有先进示范带动作用、重大深精加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延伸产业链急需重点突破的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化工产业升级的信贷支持,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再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严格行业管理

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安全、环保、质量、土地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制定《滁州市新型化工产业入园指南》,对符合各园区产业定位、允许建设的入园项目,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坚持以市场调节手段为主,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相结合,倒逼、激励、服务措施相结合,努力形成“腾笼换鸟”工作的长效机制。各化工园区加快建立企业发展档案,推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管理,探索建立区域内企业或项目用能交易制度。

(四)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高等院校和产业研究院为基础,组建高水平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综合服务体,实现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巩固和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紧密高校合作,提高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研发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行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保障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的成果收益。


原标题:【意见征集】关于公开征求《滁州市“十四五”新型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挥发性有机物查看更多>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绿色清洁生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