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无废城市:固废都去哪儿了?

2022-07-12 13:31来源:运城环保发布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废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位于清徐的康恒太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有近110万吨生活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转变为电能;在浙江绍兴,建筑垃圾通过再生设备,被制作成环保砖块,不再是影响市容的“绊脚石”;在河北雄安新区,环卫市场化率、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压实试点城市主体责任、加强技术帮扶、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无废文化”等举措,指导11个试点城市和5个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什么是“无废城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废物都能够全部综合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终极目标。

据生态环境部资料显示,我国工业、生活、农业建筑等领域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高达110多亿吨,历史累积的存量更大,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在工业、农业、生活领域系统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能够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根本改变和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为探索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循环利用水平高、填埋处置量少、环境风险小的长效体制机制,推进固体废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根据各省(区、市)推荐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确定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

今年6月27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要把握好四点工作要求:一是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编制高质量实施方案,制定好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二是全面部署,按照《“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总体安排,扎实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和有效处置、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等各方面工作。三是先行先试,加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各地实际的固体废物治理模式。四是上下联动,推动形成国家和地方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打造“无废城市”标杆城市

自2019年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深圳积极探索“治废”新路径,目前已如期完成100项年度任务,深圳正在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无废城市”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

在深能环保盐田能源生态园,这里已经成为深圳的网红垃圾焚烧发电厂,市民可以在这喝咖啡、看展览,了解最前沿的垃圾处理技术。这座集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于一体的垃圾焚烧处理厂,每天处理生活垃圾500余吨,碳减排约300吨,焚烧发电可供400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真正实现了变废为“电”。

建设“无废城市”,提高固废垃圾处理能力是重要一环。深圳各类固体废物每天产生量高达44万吨,固废治理显得尤为迫切。深圳以试点建设为契机,将各类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能力提升到每日6.5万吨,资源化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到每日14万吨,均比试点前提高了一倍以上。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深圳可以充分发挥数字产业的优势,推进城市垃圾治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把“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市场化、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充分释放全民参与的长尾效应。

在西宁市城东区康西市场即将闭市的时候,经营户们陆续拎着一大袋烂叶剩菜,放入统一的收储点,然后把各自的摊位收拾整洁。康西市场是西宁市首个“无废市场”,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已成为这里新的标签。

每天来自这里的垃圾和全市每天产生的200余吨餐厨垃圾一道,汇集到专门处理车间。2021年,西宁市产生的超过9万吨餐厨垃圾,集中经过厌氧发酵、固液分离等系列工序处置,产生超过300万立方米的沼气,剩余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部分沼气通过生物发电,输送至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电力又驱动车间成套设备,生产无水氟化氢。这一过程产生的氟石膏,过去被视为废渣,如今则送到下游,用于生产水泥。

从剩菜剩叶到沼气发电,再到化工生产,经过复杂工艺流程“吃干榨净”,正是西宁推动建设“无废城市”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无废城市”试点,西宁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形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餐厨垃圾、农牧业畜禽粪污等10条综合利用链条,每年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13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3%,餐厨垃圾综合处置超过95%。

不仅如此,西宁市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目前,西宁市已建成绿色工厂、绿色商场、绿色餐厅、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1300余个“无废细胞”。

同时,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无废细胞”建设,推动全社会“无废”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创建了N个无废绿色细胞引导全民共建的“134N”无废西宁模式。

种地废弃的地膜经回收加工成井盖、路锥;牲畜排泄的粪便通过“升级改造”加工成有机肥;工厂、医院里的危险废弃物回收加工后成为建筑材料……

“无废”西宁,不仅让垃圾成为放对地方的“宝贝”,更让它成为这座高原古城的一道新的亮丽“风景”。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点点滴滴累积而成。试点以来,西宁市以“绿色减量化、生态资源化、安全无害化”为目标,以补齐固废基础设施短板、凝练创新特色固废管理体系,加强无废理念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同时发力延伸固废产业链条,打造了西部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的无废模式。

建设无废城市,市民能做些什么

工业化带来城市的繁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工业固体垃圾、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垃圾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

曾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科幻小说金奖的《固体海洋》,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变异的细菌、爆发的癌细胞、横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怪物……这一切都源于遍布海洋的塑料垃圾。虽然这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如果人类继续放任垃圾无限制增长和随意丢弃,小说中的未来可能就会成为现实。

“市民可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利用的观念和态度也会发生一种倒U形的变化。

董珂解释,在资源短缺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物质上的奢靡之风。但当生活水平达到了更高阶段,人们会从单纯追求物质生活转向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并重,物质上从简的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人人尽可能从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办公、杜绝餐饮浪费、节水节电、共享物品等小事入手,养成一种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从源头上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让每个人在自我适度约束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各地经验表明,公众参与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回收利用,第一道关就是城市居民的参与。“事实上,公众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大力培养公众的‘无废’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原则,减少资源浪费,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说。

城市是居民的家,也是工厂和企业落地生根的“家”。为了保障城市尽可能少受固废的环境影响,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规范政府、企业、个人做什么和如何做,也需要大家在生产生活的点滴中从我做起。期待未来有更多具体方案在各地实施,更广泛的主体参与进来,让城市更“无废”、更美好。

全面推动固废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罗锦程表示,进入新时代,固废产业应锚定“聚焦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全量化高值化绿色化循环利用”的发展定位,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总抓手,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关键,推动固体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一是注重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等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不同品类固体废物性状及成分等特点精准施策,不走千篇一律、内涵空洞的同质化产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固废产业的绿色带动作用,引领各部门全方位推进、各市县全覆盖开展、各行业全动员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二是以“无废”理念为思想引领,着力构建政府引领、企业落实、公众参与的固废环境管理共建共享机制。培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权责明晰、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固废环境管理工作格局。优化并延伸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理的产业链,加快推动垃圾分类+再生资源两网融合,促进固废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聚焦固体废物的产生环节、贮存环节、转运环节、利用环节、处置环节,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专班运行机制,融合协同推进机制,注重固废产业的顶层设计。完善污染者付费机制和固体废物统计制度,健全“无废”制度。大力营造固废产业的“无废”氛围,助力实现产废源头减量化、分类贮存规范化、收集转运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高压严管常态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行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精准化、处置能力匹配化、齐抓共管制度化。

四是在固废产业的细分领域,要促进工业固废、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进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运体系建设,完善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集中收运平台建设。关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建筑垃圾消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补齐处置能力短板。探索对固废产业相关企业基本情况和经营行为进行实时评价,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研究制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引领,运用综合措施,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提档升级。健全固废专业统一收运体系,完善再生产品标准体系,探索固废处置生态补偿机制。以固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从“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迈向建成“无废社会”做出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无废城市查看更多>固体废物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