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反硝化反应是反硝化类细菌利用硝态氮/亚硝态氮为电子受体来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从而实现自我繁殖的异养菌和自养菌的生理过程。
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异养菌(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一类为自养菌(以硫自养反硝化菌为例,利用低价态的硫为电子供体来还原硝氮/亚硝氮)。
下面我重点啰嗦一下异养型反硝化菌。
异养型反硝化菌是利用硝氮/亚硝氮来氧化有机物,1g的硝氮需要2.86g的COD来提供电子。此时,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氮比是2.86:1。
生存、生长和繁殖是任何生物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欲望。异养型反硝化菌为什么要去反硝化,它又不是冤大头,反硝化只是它生长繁殖中的一个提供能量的反应。它们要生长,要繁殖就需要有能量,能量来源就是反硝化过程提供的。能量来源有了,那它们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是啥?异养型微生物不可能将二氧化碳合成自身有机质的,只能利用水中的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细胞的有机质,所以这个过程也是消耗碳源的。这个过程的碳源消耗量多大?在这个过程中碳源的消耗主要是用于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这是可以定量分析的。1g的细胞物质相当于1.42g的COD(有兴趣的污师可以用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分子式去算一下C5H7NO2)。所以反硝化菌合成1g的细胞物质(污泥的表观产率)需要消耗1.42g的COD。
因内回流或进水携带的DO不参与反硝化反应,所以本文只讨论反硝化反应过程中碳源的消耗,暂不讨论DO对碳源的影响!
综合反硝化菌的能量来源以及自身生长繁殖后,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COD/△N=2.86/(1-1.42Yb)
式中:
△COD及△N指的是参与反硝化反应的COD及硝氮;Yb指的是反硝化菌的污泥表观产率(切记,是反硝化菌的污泥产率而不是整个系统的污泥产率)。单位:gSS/gCOD。2.86:还原1g硝氮消耗的碳源量,gCOD/ gN。1.42:细胞体所贡献的COD量,gCOD/ gSS。SS代表细胞。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一下问题:
2.86是最基本的能量来源需求,如果这个都满足不了,那么反硝化菌怎么心甘情愿的去干活。
Yb污泥产率决定了反硝化碳源的需求量,污泥产率越高,反硝化碳氮比需求量越大,反之越低。
反硝化菌的污泥产率能低到一个什么程度?这个是个工艺及运行工况有关的,我觉得这点展开来讲没有意义,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单独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我常说的一句话:污水处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如市政污水AA/O工艺中三大正规军分别是:聚磷菌、反硝化菌、硝化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杂牌军(以聚糖菌等一系列异养菌为主)。我们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是三大正规军,它们活干的好,出水必须得好,要不然对不起他们的工作。杂牌军是只吃粮饷不干活的种,杂牌军在争夺粮饷(碳源)方面要强于正规军,杂牌军越多则需要的粮饷(碳源)越多,如果杂牌军占优势,那么来水中那少的可怜的碳源就不够正规军用了,从而导致正规军军心不稳,从而使系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减少杂牌军那要看各位污师的手段。
只有当杂牌军少了,粮饷才能更好的被正规军(硝化菌不算)利用,出水水质才能好,碳源投加量才能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地区水环境改善的环境目标的不断提升,各地市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都提出了更严格出水水质标准,市政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厂也在不断地进行升级,以符合更严格的排放要求。在一些难以扩充厂区土地的地区,采用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工艺在污水厂的生物池进行原位改造,可以在一
【社区案例】清理了一下硝化液(内)回流泵,清堵完成后处理效率下降比较多,之前氨氮0总氮20以下,现在氨氮30总氮50清理内回流泵会导致内回流量的提高,提高内回流影响氨氮,目前笔者遇到的只有破坏缺氧环境这种情况,所以,帖子内出现的问题的大概率就是内回流携带过多DO进入缺氧池,从而导致异常情
2024年首场寒潮来袭,又恰好遇上大寒节气,“冰冻”模式将全线开启!在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中,相关工艺和技术的设定都是符合常温情况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在低温条件下运行势必会因整体运行情况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低温运行控制尤其重要!1、预处理系统冬季污水处理厂运行时普遍
污水处理调试和运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总结不到位或数据相差较多的,希望指出和交流,多谢!今天笔者和大家交流一下污水处理调试及运营中污泥投加量问题及工艺参数调整问题。一、污泥投加污水处理设施在竣工后,需要进行调试,调试时要先接种污泥,那么污泥投加量是如何计算的呢?1、采用干污泥
【社区案例】好氧回流比如何控制100-500%?是跟谁比较?怎么计算,求大神解答。好氧回流其实就是内回流,内回流是存在于脱氮工艺(例如AO)中的一种回流,也叫硝化液回流,内回流比是硝化液回流量与进水量Q的比值,是通过内回流泵来控制硝化液的回流量来控制内回流比的,因为其稳定性,所以很多小伙
中国首个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的深度脱氮单元,采用了中持的自“硫自养”发展而来“珊氮”自养反硝化脱氮滤池,出水TN≤3mg/L,每年可减少碳源840吨。那么不用碳源的硫自养反硝化到底是个啥?一、什么是硫自养反硝化?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是以硫化钠(Na2S)、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
导读:针对低碳氮比条件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生物脱氮成本费用较高的问题,以山东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用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酸钠及乙酸乙酯等短分子链类复合有机液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并对其脱氮效果进行试验论证;分析缺氧池末端NO3--N与TN的相关关系,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建立缺
一、污水处理厂规模及工艺该污水处理厂上游很多工业厂,偷排情况较为严重。前处理单元分别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等一组系统。曝气沉砂池出水进入主生化段。主生化段采用AA/O(设置预缺氧)生化反应工艺。后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二沉、转盘滤池及次氯酸钠消毒,同时采用地埋式结构设计,
编者按:污水处理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系统,其内部存在各种物质变量间相互作用;污水流速、浓度、成分动态变化、气候温度、湿度等变化都会影响处理过程水温。而污水温度则直接影响污染物生物处理效果,既影响污水处理运行能耗,又与所含潜能回收有关。通过确定污水处理过程水温变化边界及其
摘要:Nereda工艺是一种成熟可靠的应用于污水生化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凭借Nereda反应器的特殊内件及运行周期,Nereda工艺具有同时脱氮除磷的优异性能。以荷兰3座应用Nereda技术的市政污水厂(Epe,Utrecht和Garmerwolde污水厂)为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概况以及实际的脱氮除磷运行表现。最后
【社区案例】各位污师,最近气温骤降,污水处理除了提高污泥浓度,还需要提前做哪些调整?保证冬季的正常运行?中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处于温带地区,都会经历温度比较低的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冬季运行具有低温时间长、水温低、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泥活性较弱等特点,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
【社区案例】清理了一下硝化液(内)回流泵,清堵完成后处理效率下降比较多,之前氨氮0总氮20以下,现在氨氮30总氮50清理内回流泵会导致内回流量的提高,提高内回流影响氨氮,目前笔者遇到的只有破坏缺氧环境这种情况,所以,帖子内出现的问题的大概率就是内回流携带过多DO进入缺氧池,从而导致异常情
污染物生化去除率差,难道只怪污泥有没有认真工作?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有没有给污泥提供适合的条件!就像污水处理行业中的一句名言:“细菌并不知道池子的形状和工艺的名称,只要有硝酸盐、碳源和氧气不存在的条件,它就在那儿反硝化。”!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下影响各类污染物生化去除效果的影响因
谈论污水处理界的技术创新,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明星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方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有更好的沉降性能、更好的生物富集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好氧颗粒污泥自发形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
【社区案例】好氧回流比如何控制100-500%?是跟谁比较?怎么计算,求大神解答。好氧回流其实就是内回流,内回流是存在于脱氮工艺(例如AO)中的一种回流,也叫硝化液回流,内回流比是硝化液回流量与进水量Q的比值,是通过内回流泵来控制硝化液的回流量来控制内回流比的,因为其稳定性,所以很多小伙
【社区案例】工艺倒置aao,内回流100%,外回流80%运行,由于生化池总氮去除效率较低,60%左右,生化系统两系列,4条沟,每条沟两台内回流泵,定频,本身想着提高内回流加大总氮去除率,加大了2号沟的内回流加至200%,并加大曝气,随后几天二沉池出水氨氮就开始上涨,我想问下,是由于内回流加大导
AO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氨氮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池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成游离态氮,同时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一、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传统的生
【社区案例】AAO工艺,出水总氮偏高,氨氮数值很多0.5mg/L左右,出水总氮17mg/L,请问大神们如何解决总氮偏高的问题。笔者颜胖子之前写过很多氨氮和TN的文章,其实,氨氮达标,TN偏高的问题并不复杂,有时候调整一下参数就达标了,对照文内原因一一对应就行了,本文增加了一些公式的推导,让小伙伴们能
一、什么是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简写作HRT,水处理工艺名词,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对于生物处理,HRT要符合相应工艺要求,否则水力停留时间不足,生化反应不完全,处理程度较弱
【社区案例】缺氧池反硝化看着还可以啊,产生的小气泡很多,打上来观察一下,一会就浮着一层泥,但是总氮还是非常高,是什么原因?缺氧池脱氮效率差,其实和TN超标的问题重合度很高,颜胖子之前写过很多氨氮和TN的文章,反硝化脱氮效率低的问题并也不是很复杂,对照文内原因一一对应就行了,本文增加了
【社区案例】生活污水,AAO工艺,这几天污泥回流堵塞,所以二沉池汇集了大量的污泥,导致好氧池污泥沉降比从之前的40左右,变成20,最近几天氨氮从0.8慢慢变成了4点几,今早超标5点了!一、污泥回流不畅为什么会导致硝化崩溃?污泥回流不畅导致硝化崩溃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系统中污泥量减少,导致负荷升
文章导读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许多含氮废水领域已成功工程化应用。前期我们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应用。本文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对该技术在不同废水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情况
【社区案例】马上入冬了,昨天水温连续下降了接近10度,现在氨氮持续升高中,北方的朋友们介绍介绍经验。生物脱氮对环境条件敏感,容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绝大多数微生物正常生长温度为20~35℃,低温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0℃,微生物活性将降低1倍,从而降低了对污
摘要:针对传统生物滞留系统因缺乏有机碳源而导致的脱氮性能不稳定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自养反硝化的硫铁矿改良生物滞留系统,研究了以硫铁矿代替电子供体的生物滞留系统对无碳源雨水径流的脱氮除磷效能,并对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雨水径流中无有机碳源的情况下,硫铁矿基质
在污水处理脱氮工艺中,由于A/O工艺比较简单,也有其突出的特点,目前是比较普遍采用的脱氮工艺。一、AO脱氮工艺的原理A/O脱氮工艺是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A池)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
生活污水,AAO工艺,目前水温12度上下,污泥浓度8300左右,曝气池浮泥过多,二沉池有些许浮泥但没影响水质,请教下,在内回流,DO都正常,二沉池能承受的情况下,对于脱氮,是否污泥浓度越高越有利?对于脱氮,污泥浓度越高,也就是泥龄越长,对硝化越有利,但是泥龄越高生物除磷效果越差,过高的污泥
为推动达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现公开十个2021年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引以为戒,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自觉增强环保法治意识,主动履行环保责任,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达州市桑德水务有限公司(通川区魏兴场镇污水处理厂)
生物脱氮对环境条件敏感,容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绝大多数微生物正常生长温度为20~35℃,低温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0℃,微生物活性将降低1倍,从而降低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工艺投入运行后,由于四季的交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若不加以人工调控,温度很难保持适
对应CNP比的数值,很多小伙伴都存在误区,其实工艺不同CNP比也不同,好氧除碳工艺要求CN比100:5:1,脱氮工艺要求CN比4~6,除磷工艺要求CP比15:1,厌氧除碳工艺要求CNP比300:5:1,可以看出CNP比100:5:1只是好氧除碳工艺的要求,那这个比例是怎么来的?
生物脱氮对环境条件敏感,容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由于四季的交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若不加以人工调控,硝化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氨氮超标。
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氮素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新高效脱氮工艺的发展需求迫切。近20年来,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aeratedbiofilmreactor,MABR)作为一项颇具节能潜力的技术,凭借其高效脱氮、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在未来污水处理的节能减耗,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中显得尤为重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