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宜昌市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宜昌市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开展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攻坚行动,以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社会化为路径,推动城市管理实现从“作业”到“作品”,再到“艺术品”的跃升,全力打造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样板。
到2023年底,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标准全面完善,配套保障制度基本健全,智慧城管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可推广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到2024年底,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容更加有序,环境更加整洁,功能更加完善,群众参与更加深入,城市形象品质全面提升;到2025年底,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宜昌”。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工作体系
1.优化城市综合管理机制。积极落实全国城管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建立城管部门统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督查机制。街道(乡镇)全面建立城市综合管理“评估保证金”制度。做优“大城管”,完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评估导向作用。(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财政局。排第一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深化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管理职责,加强赋权事项运行监管。建立人员配备、装备更新、执法培训、“乡案县审”、协管人员管理等机制。健全城管执法监督体系,执法人员和案件信息全部接入省级运管服平台。(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委编办、市司法局)
3.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落实“社区吹哨、党员报到”,以“多元共治”推动“一体统管”。推进“马路办公”,做实“路长制”,提升“市民随手拍”参与率,推动城区实现“门前四包”全覆盖。建立“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城管委)
(二)提升市政设施管养质效
1.提升市政设施管养品质。坚持“室外环境、室内标准”,按照同材质、同色系、同工艺的要求,高品质实施维护,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100%。贯彻执行《湖北省市政公用设施维修养护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出台生态地铺石铺装技术导则,推广生态地铺石、砂基砌块等绿色产品。对标云集路、滨江绿道打造一批样板工程。(责任单位:市城管委)
2.推动市政设施管养提档升级。建立市政设施体检管护制度和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坚持“控增量、换存量”,在新改扩建及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中,有序更新新型井盖、雨篦、路缘石、止车石等部件。到2025年,实现全市主次干道新型井盖全覆盖。建立抢修快处机制,力争城区主次干道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
(三)打造洁净城市
1.提升环卫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六净五无四不见”作业标准,开展“深度保洁”行动,做到路面见本色、花草见原色、设施见底色。研究制定《宜昌市环卫工作费用定额》。建立健全环卫企业评估制度。2025年,城区、县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分别达到95%、90%。(责任单位:市城管委)
2.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全面推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片区一体化保洁作业模式。开展重点区域环卫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搬家式大扫除。推进“公厕革命”,引进市场主体,全面实施公厕驿站化建改、运营。按照“五化”标准,持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到2025年,城区实现背街小巷整治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宜昌城发集团)
(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攻坚
1.完善设施建设。研究出台《宜昌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并投入运营。加强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建设。建改垃圾转运站10座。实施孙家湾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危废中心PPP项目等设施安全运营监管。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含水泥窑协同)处理占比达到80%,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宜昌城发集团)
2.提高分类质效。标准化改造城区及县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居民小区分别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集中投放点。建设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65%、70%、80%,全市自然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3.推进群众自治。深入宣传贯彻《宜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推动源头减量、精准分类。开展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群众自治攻坚行动,构建组织筑堡化、参与全面化、监管全程化工作格局。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实现全覆盖。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村)创建。推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五)靓化城市容貌
1.打造“城市客厅”示范区。按照艺术化规划设计、标准化施工建设、精细化运行管理、全民化参与治理的原则,对照“五美”标准,通过共同缔造方式推进“城市客厅”建设。2023年,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城市客厅”示范区;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城市客厅”示范区50个(城区20个、县市30个)。(责任单位:市城管委)
2.塑造精致市容。全面开展市容市貌体检,实行市容秩序网格化管理。加强建筑物外立面管理。开展广告店招、出店占道经营、空中“蜘蛛网”、“千箱万杆万盖”、犬患等专项整治。实施街区“添光溢彩”行动,提升景观照明品质。巩固“清违行动”成果,常态化推进禁违控违。(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3.加强工地管理。落实城管、住建、生态环保“三位一体”联合管控建筑工地模式。规范管理在建工地、闲置工地、征迁用地、待开发土地等。建立道路施工审批、监管、巡查、执法闭环运行工作机制。开展施工和道路扬尘、渣土、噪声治理。执行施工围挡4.0标准,打造一批城市景观墙。(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
(六)推进“停车惠民”
1.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严格落实车位配建标准。推动停车楼建设,在城区打造1处网红停车楼。到2025年,全市配套建设充电桩26000个,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万个。(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宜昌城发集团)
2.优化“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全市停车资源全面接入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新增停车场联网应接尽接。优化升级智慧停车平台,推动“先离场后付费”“无感支付”等功能扩面提质。大力推广“宜昌城市停车”品牌,到2025年智慧停车系统注册人数接近全市小汽车保有量。推行停车资源“错时共享”。(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委宣传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宜昌城发集团)
3.规范停车场(位)管理。贯彻落实《宜昌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规范设置路内停车位、停车场停车岗亭等配套设施。机动车路内停车全面实施收费管理。加强停车行业信息化监管,全市停车设施全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强化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监管,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宜昌城发集团)
(七)推动园林绿化提质升级
1.完善园林管养体系。建立“12345”工作构架,形成园林绿化“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多方监管、建管并重”工作格局。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和管养质量巡查评估机制,推行绿化工程完工后同步移交管养。持续开展“最美阳台”“花园单位”“花园小区”等示范评选活动,推出宜昌园林“花漾时光”活动季。(责任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
2.实施增花添彩行动。实施“增量提质、立体绿化、串园连山、花漾宜昌”行动,建改儿童公园等城市公园,连通滨江、滨河碧道,推进森林步道、城市绿道、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建设。主要交通节点花卉、重要通道花带(花境)应用比例达到100%。到2025年,城区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300公顷,绿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责任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全面修复城市“伤疤”。完成城区500余处边坡挡墙覆绿修复。推进围栏护栏、阳台屋顶绿化,各区至少推出屋顶绿化(平屋顶)示范点位、“最美生态围栏”示范点位各1处和阳台亮花推介街道1条。(责任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
(八)保障城市安全
1.系统治理城市内涝。推进“无内涝城市”建设,到2025年城区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完成中南路等内涝治理项目,实施葛洲坝等12个排水分区排水管网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排水许可管理,实行联网审批和现场复核。监督项目主体建设雨污分流和截流设施,全面整改雨污分流区混错接问题。(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宜昌城发集团)
2.强化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城市运行安全大体检,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道桥涵隧定期检测全覆盖。汇编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状况书。推进城市燃气“一张网”建设。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建设成果。壮大应急保障队伍,完善极端天气应急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
(九)强化数字赋能
1.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落实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任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赋码编码。完成城管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城市管理专题数据库,构建基础设施全要素综合数据底图。(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加快智慧场景建设。建成以“1+1+N”为总体框架的智慧城管应用体系。推进天眼查项目,构建立体视频综合信息采集平台。推进智慧环卫建设,精准发现、及时调度解决环卫问题。打造智慧市政,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动态监控和高效维护。升级智慧执法系统,以“非现场执法”为突破点,提升城管执法效率。(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3.完善智慧调度体系。建成运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指挥大厅,实现市级平台与城市综合管理各行业、各县市区应用系统全面对接。用好“掌上城管”,打造全时全域全程实时调度平台,实现市、县(市、区)、街道(乡镇)数据信息互通。(责任单位: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行动方案+年度任务清单+标准导则+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配套子方案及年度项目清单,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加强工作保障。各级财政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城市综合管理资金需求。行业主管部门要牵头编制作业定额,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
(三)加强宣传发动。夯实街道和社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坚持党员带头与全民参与相结合,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大城众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强规矩、强破冰、强比拼、强闭环、强考核、强队伍、强作风,培养懂城市、会管理、善治理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效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7日印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7月1日发布《关于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暨停牌进展》的公告。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25年6月13日,公司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下,已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北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指导支持: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江西省城市建设协会环卫
6月27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关情况。《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生态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月27日,四川省武胜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项目评标结果公示中标候选人如下:第一名:重庆大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603737.00元;第二名:重庆中遂安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758770.00元;第三名:重庆八面通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594337.05。招标公告显示,武胜县城镇生活垃圾
6月26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成都“无废城市”建设的“成绩单”——建成21类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多个场景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建成10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4个固定消纳场、16个临时消纳场。据悉,聚焦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成都已有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信息公开要求,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月印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2024年,各地陆续依法发布了2023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1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静安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的通知。《安排》指出,推进市北园区虚拟电厂建设。建设市北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苏河湾绿色生态城区。推动临汾路街道低碳社区建设。全力推进节能降碳目
6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6月9日,嘉兴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火电100万千瓦,光伏80万千瓦;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4%以上。原文如下: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9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进一步完善能源体系。全力推进能源项目建设,淘汰更新各类重点用能设备3000台(套)左右,加快推动嘉兴电厂四期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火电100万
2025年7月3日,安徽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宁国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及改建)EPC招标计划。本次招标项目名称为宁国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及改建)EPC,招标人为宁国市城市管理局。项目主要涵盖改造原有2座垃圾中转站,新建2座垃圾中
6月30日,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硚口区环卫园林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第一标段评标结果。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为硚环(武汉)固废物流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96934.99万元。本项目属于存量项目,采用转让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方式实施。本项目实施内容包括硚口区古田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含
6月25日,成都龙泉驿区环卫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名称)采购设备一标段中标结果公布。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54561796元。本项目新建日处理2300吨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包括2100吨/日生活垃圾转运站配套处理设备,200吨/日厨余垃圾收集转运,230吨/日的渗滤液处理设施)车间内配置地轨式压实
5月28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九章五十二条,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5月20日,预算金额约53.6亿元的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深圳市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龙城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候选人。该项目年作业服务补贴总额,其最高限价为35741.78万元/年,投标报价不得高于最高限价;
5月15日,玉林市城区(玉州区、玉林高新区)环卫市场一体化服务公开招标,项目分两个片区合计预算近4亿元。其中,西北片区,预算金额192623620.2元;东南片区,预算金额192744161.58元。采购需求为服务范围内的道路清扫保洁,城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转运服务和垃圾转运站、公厕的升级服务维护和管理
4月30日,深圳市南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征求《深圳市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结合辖区既有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实际,深入挖掘用地资源,高质量建设超充设施网络;强化各类停车场(库)配建要求,提升充换电网络需求保障。(一)挖潜公园、文体设施、交通设施
4月29日,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公开招标。本项目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的运作方式,合作期15年,包含同步进行的建设期1年,运营期15年;项目概算536126.700000万元。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改建智慧环卫及园林管理中心一座,包括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和智慧园林绿化管理
3月24日,云南文山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1492.8783万元。采购需求:城区环卫保洁:城区环卫保洁包含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与运输、公厕及洗手台保洁与管理、小广告清理、垃圾填埋场运营维护。预算金额:31492.8783万元最高限价:9277.921753万元详情如下:文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北京市房山区环卫业务服务单一来源采购公示,该项目预算金额为25317.07万元,拟定单一来源供应商为北京环卫集团房山有限公司,公示如下:一、项目信息采购人:北京市房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项目名称:房山区环卫业务服务拟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的说明:本项目为房山区环卫业务服务采购项
阶段来,普宁市市容环卫中心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始终把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作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工程,全面推进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升级改造老旧垃圾压缩中转站和收集点,切实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时,积极引导推动垃圾分类,持续提
6月27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关情况。《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生态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月26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成都“无废城市”建设的“成绩单”——建成21类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多个场景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建成10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4个固定消纳场、16个临时消纳场。据悉,聚焦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成都已有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6月18日,江西省大余县政府发布大余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两条建筑垃圾破碎及分选生产线,建设分检车间、处理车间厂房、粉料堆棚、骨料堆棚、原料筒仓、成品筒仓、成品堆棚、配电房、围挡、场外外联道路等,更新购置破碎、筛分、分选、输送等设备196
6月17日,重庆市垫江县高新区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再利用项目的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标人为垫江县小厦建筑有限公司,中标金额91584716.82元。该项目招标人为垫江县丹香建设有限公司,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场1105亩,设计填埋库容约2460万m;新建消纳场含厂房、库房等总建筑面积19200.00m;实施排水
6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6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意见指出,到2027年,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完善建筑垃圾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
5月29日,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积极推动建筑用能低碳化,全市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力争达到8%。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积极推动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
6月3日,云南鲁甸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项目发布中标结果,上海碳澜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了该项目,中标金额19.7元/吨。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鲁甸县桃源乡岩洞村,项目规划用地60亩,拟建规模年消纳处置建筑垃圾80万吨,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956.01万元。本次招标范围为选定鲁甸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5月28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九章五十二条,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5月26日,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拟对彭州市建筑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建设单位为成都湔江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659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