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高且进水含工业废水,污水处理难度大,根据进水水质特性在预处理工艺段设置水解酸化池,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多模式AA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深度处理区设置活性炭池,根据进水水质情况与臭氧接触池联用。粪便污水采用固液分离工艺,处理后污水进入进水泵房与市政污水一同处理。新建污水厂产生的污泥经过机械预浓缩后进入生物淋滤池处理,外运污泥采用二沉池剩余污泥稀释后进入生物淋滤池,污泥经生物淋滤预处理后进入板框脱水系统,板框脱水污泥通过低温干化工艺使含水率降至40%以下。本工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0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1 预处理区
污水厂服务范围内存在较高比例的工业废水,BOD5与CODCr波动幅度较大,对区域现状污水处理厂不同时段的进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时段两者比例明显失调(BOD5/CODCr<0.3),本工程在预处理阶段设置2座推流式水解酸化池,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
3.2 二级处理
生反池采用多模式AAO处理工艺,可以根据进水水量、水质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实现常规AAO工艺、改良AAO工艺、倒置AAO工艺等多种模式的切换,有效提高生物处理效率和容积利用率,充分利用进水中碳源,最大限度利用污水自身碳源进行生物脱氮除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节省能耗。
3.3 深度处理
污水厂设计出水要求TP质量浓度小于0.3 mg/L,工程设置1座高效沉淀池,分2组,每组处理流量为5万m3/d,絮凝区采用机械絮凝和水力絮凝相结合方式提高絮凝效果,机械絮凝出水后,采用隔板水力絮凝,然后进入斜管沉淀池沉淀。本工程设置1座反硝化深床滤池,对高效沉淀池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本工程设置一座臭氧接触池,去除难降解CODCr、降低出水色度,臭氧接触池停留时间为45 min,臭氧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臭氧接触池采用压力盖板,顶板设置2套尾气破坏器装置。为进一步去除难降解CODCr、降低出水色度,本工程设置1座活性炭池与臭氧接触池联用。
3.4 污泥处理
工程采用“稀释+生物淋滤池”工艺对运送至本厂含水率为80%的污泥进行预处理,利用新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稀释现状脱水至含水率为80%的污泥,稀释后的污泥通过2台污泥泵(1用1备)提升进入生物淋滤池。工程采用“机械浓缩+生物淋滤池”工艺对新建污水厂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经2台叠螺浓缩机浓缩后进入生物淋滤池。
污泥经生物淋滤池处理后,通过柱塞泵提升进入板框脱水机处理,设置5台高压板框脱水机,板框脱水后污泥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低温干化机干化处理,设置2台低温干化机,污泥含水率降至40%后外运焚烧处置。
04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碳排放分析
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技术措施削减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总量,污染物去除过程同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量主要与甲烷(CH4)回收量、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CH4排放量、去除TN过程中氧化亚氮(N2O)的排放量、电力消耗量等因素有关。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碳排放核算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实测法、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碳足迹法、模型法5类,实测法在国内应用不多,现有碳排放计算方法中排放因子法应用广泛。
本文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 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核算方法为基础,并考虑污水处理过程药剂投加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过程碳排放分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协议,由生物代谢产生的CO2不计入温室气体排放。本工程未涉及回收CH4,污水处理产生污泥最终焚烧处置产生的CO2为生物代谢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中不进行回收CH4及处理污泥处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量计算。对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所产生的污染物去除量和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核算,本工程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如式(1)~式(5)。
其中:B0——最大CH4产生潜势,取值为0.25,tCH4/(tCODCr);M——CH4修正因子,本工程取0.165。
其中:E2——去除TN产生的N2O折算为CO2当量的年排放量,tCO2-eq/a;RTN——TN年去除量,t N/a;——单位质量的氮能够转化为N2O的氮量,本工程取值为0.005,tN2O-N/(t N);——N2O/N2分子量之比,44/28;——N2O全球增温潜势值,取值为265。
其中:E3——设备运行年耗电力产生的CO2排放当量,tCO2-eq/a;
EH——设备运行年耗电量,经核算本工程取值为25 071,MW·h/a;——电力CO2排放因子,本工程取值为0.792 1,tCO2/(MW·h);
——CO2全球增温潜势值,取值为1。
其中:E4——药剂产生的CO2排放当量,t CO2-eq/a;
fc,i——第i种化学药剂的CO2排放因子,聚合氯化铝(PAC)为1.62 t CO2/t,聚丙烯酰胺(PAM)为1.50 t CO2/t,次氯酸钠为0.92 t CO2/t,其他药剂为1.6 t CO2/t,t CO2/t;
Mc,i——第i种化学药剂的用量,本工程PAC投加量为10.4 t/d,PAM为0.21 t/d,次氯酸钠为10 t/d,其他药剂为0.6 t/d,t/d;
m——药剂的种类数量。
由表2可知,本工程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2018.5 t CO2-eq/a,其中电力消耗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源最强,占温室气体总排量47.3%。本工程需对外运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协同处理,污泥处理规模已达到16万m3/d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污泥处理电耗占污水处理厂总电耗24.48%。进水中含工业废水,需利用臭氧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氧气分离及臭氧制备设施运行产生电耗占污水处理厂总电耗23.04%。污水处理鼓风曝气电耗占总电耗16.05%,污水提升电耗占总电耗13.76%。
本工程药剂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为23.7%,去除CODCr及TN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为29.0%。污染物去除量中TN与CODCr质量比约0.08∶1,但去除TN与CODCr产生温室气体排量比值约0.23∶1,N2O全球增温潜势值约为CH4全球增温潜势值的9.46倍,污水厂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控制CH4产生的同时,也应注重对N2O气体产生的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采用低碳技术,降低污水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污泥处理电耗占污水厂运行总电耗比重最大,污泥脱水干化工艺采用运行能耗低的板框脱水+低温干化工艺,污泥干化采用热泵循环系统,节省污泥脱水干化过程电耗。此外,污泥调理采用生物淋滤工艺,减少污泥调理过程化学药剂投加,从而降低碳排量。污水深度处理采用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利用活性炭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促进臭氧产生自由基,更有利于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提高臭氧的氧化效率,节省臭氧投加量,从而减少臭氧设施运行能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预处理区采用旋流沉砂池,节省运行能耗,同等条件下相比曝气沉砂池每年可以减少184.88 t CO2-eq电力消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污水处理厂设置精确曝气系统,根据生反池曝气情况对鼓风机曝气量进行实时反馈调控,在满足污水处理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进水水质、出水标准等因素直接相关。北京通州某再生水厂采用AAO+生物膜反应器(MBR)工艺,出水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一级限值B标准,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2.26 kg CO2-eq/t;浙江某污水处理厂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工艺进行改造,出水达到“类Ⅳ类”水要求,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改造前1.04 kg CO2-eq/t降至0.79 kg CO2-eq/t。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环境温度,影响运行电耗及药剂投加量,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呼和浩特市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别采用CASS和AAO工艺,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94 kg CO2-eq/t和1.84 kg CO2-eq/t。本工程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5 kg CO2-eq/t,由于本工程进水水质中含工业废水,且需进行粪便污水及外运15 t Ds/d污泥脱水干化的协同处理,相对同等处理要求污水处理厂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量较少,具有温室气体减排优势。
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背景下,污水处理厂响应“双碳”需求,运行过程也需考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本工程可利用多模式AAO工艺的灵活性,调整处理模式应对进水条件变化,充分利用进水中碳源进行脱氮除磷,减少深度处理段药剂的投加,降低药剂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可优化能源结构,如厂区生物反应池顶及建筑屋顶设置光伏发电装置,降低外购电能消耗,设置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尾水废热作为厂区空调系统热源,降低电力消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05 结论与建议
宁波某新建污水厂通过工程措施实现外运粪便废水、外运80%含水率污泥、污水厂服务范围内污水、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协同处理。工程针对进水水质设置水解酸化池提高进水可生化性,生反池采用可根据进水情况灵活调整运行模式的多模式AAO工艺,深度处理区采用“高效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池(旁路活性炭池)”工艺,尾水经次氯酸钠消毒,主要出水水质达到“类Ⅳ类”标准后排放。污泥处理采用“生物淋滤+高压板框+低温干化”工艺,出泥含水率≤40%后外运处置。本工程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可为同类排放标准下新建污水处理厂及现状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提供参考。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2018.5 t CO2-eq/a,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为电力消耗产生。污水处理厂采用热泵循环系统、臭氧活性炭联用等低碳处理工艺,单位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5 kg CO2-eq/t。建议运行中优化能耗管理,利用多模式AAO的可调性灵活应对进水水质变化,充分利用进水中碳源进行脱氮除磷,采用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系统等再生能源措施,减少污水处理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4日,信阳市陕煤电力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再生水利用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招标人为信阳华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5463.02万元。该工程建设内容包含再生水厂区和再生水管道两部分:(1)再生水厂区:对信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院内2号再生水泵房进行改造,在预留位置安装4台潜水泵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吉克普林区域污水厂及中水库建设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详情如下:项目概况1、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设计每日处理规模6000立方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2、再生水管道:新建再生水管道约4000米,管径为300-400毫米,管材采用钢丝网骨架PE管,及相关配套
4月25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展现检察机关与水利部门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的成效。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10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例3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例7件,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5日,荣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荣成市宁津污水处理厂工程招标投标核准结果公示发布。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1088.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建设构筑物提升泵站、沉砂池、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二沉池、絮凝沉淀池、滤池、消毒池、加氯加药间、中间提升泵房、重
4月23日,宁夏宁东泰华热电有限公司超滤膜降差压+能量回收技术改造及运营维护一体化项目成交公告发布。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358万元。前不久,惠安县防洪排涝及污水提质增效项目(惠西污水处理厂扩建)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暨中标结果公示)发布。北京碧水源科技
4月24日,河南沁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及中水回用项目(EPC+O)中标结果公告。葛洲坝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葛洲坝生态建设(湖北)有限公司和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预处理工段,设计规模18000m3/d,新建调节提升泵站、进水在线监测间(18000m3/d)、预处理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3日,苏州市吴江区平西生活污水厂新建工程施工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地下一体式处理池等建筑物,新增建筑面积为3905.17平方米及配套工程,新建日处理生活污水2万吨,包含基坑围护、桩基、箱体工程、建筑工程、大型土石方、道路、供水、排水、景观、绿化、安装、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百色市城建局发布《百色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该项目招标人为百色工业园区科创服务有限公司,共1个标段,预算为2815.83万元。扩容规模为5000m/d,扩容后厂区整体日处理量将达到10000m/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曝气设备、污泥压
4月22日,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发布江都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二期工程项目招标公告。据悉,该项目业主为扬州市江都区江扬水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1.38亿,设备规模1.5万m3/d,项目配套污水管网46.5公里,中水管网11.5公里等,接受联合体形式投标。具体信息如下:江都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2日,广东雷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湛江市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雷州市产研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二批)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发布。据悉,该项目工程总投资6887.57万元,施工期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12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在“双碳”目标与《“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环保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HUBER螺压脱水机Q-PRESS凭借“高含固率、低能耗、全场景适配”的核心优势,深度契合中国政策导向,成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标杆设备。Part.01技术硬实力:以低碳工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近日,海辰储能在ESG领域接连传来捷报,首次参评CDP即获管理级别最高(B)评级,并成功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批核,成为国内率先获此目标批准的储能企业之一。这两项国际权威认可,不仅是对海辰储能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其在行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作用。01气候治理和碳
4月14日,KAMINH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首次干坞开工仪式在招商局重工海门基地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是项目开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船体改装工作正式开始。道达尔能源安哥拉区主席及勘探与生产董事总经理MartinDeffontaines,道达尔能源中国区主席及总裁俞永坚,以及道达尔能源中国勘探与生产副总裁穆
不久前,沙尘天气蔓延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多地发布了重度污染预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防治的创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预算金额为703.36万元,投标截止至5月9日。项目概况如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05-09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
4月1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浦东新区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光伏60万千瓦以上,截止2024年底已完成55万千瓦;四是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浦东新区共有6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2025年4月20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预分配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不开展预分配。自2025年7月起,每月结束后的40个自然日内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生态环境部4月1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工作主要包含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数据质量管理、配额分配与清缴等有关工作,对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4月9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湖北省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4月9日下午,孙金龙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他走进管控中心,查看智慧生态环保管控平台,现场了解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听取企业推进绿
近日,四川省首个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信息披露地方标准《白酒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披露规范》(DB51/T3259-2025)正式发布,自2025年4月19日起实施。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4月16-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党委委员冮宇峰带队赴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科”)、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开展电力服务零碳园区建设研究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典型零碳园区和工厂能源电力结构与消费情况、低碳技术创新与管理措施、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此前文件指出,钢铁、石化、数据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工作任务:重点行业领域能效监察。按照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准以及能效标杆水平、基准水平等要求,对钢铁、炼化、合成氨、水泥、电解铝、数据中心等行业领域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力争实现行业企业全覆盖。重点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诊断服务范围为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具体
4月1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根据答复文件,浦东新区推进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光伏60万千瓦以上,截止2024年底已完成55万千瓦;四是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浦东新区共有6家发电行业企业纳入
4月16日,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115号)。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组织节能降碳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