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多地污水处理准排放标准相继从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甚至更高,总氮含量作为污水排放标准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要对其达到较高的去除标准,就需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碳源。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厂通过硝化—反硝化来实现氮达标。先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而这些污水处
近年来,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TN已经脱离了劣五类水标准的低级趣味,比肩三四类水的标准了,因市政污水低碳高氮的水质特点,在采用常规脱氮工艺时无法满足缺氧反硝化阶段对碳源的需求,导致TN超标,所以投加碳源是污水处理厂解决这类问题重要且唯一的手段。
什么是碳源的COD当量?
碳源投加的计算公式的介绍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来的值是负数。其实碳源的计算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没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讲解,让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实就是思路的正确!1、碳源投加计算为什么是负数?1、计算公式选择错误计算碳源的投加量,选对计
9月19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云南保山产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项目规模:在综合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规模1.5万吨/天的基础上再扩建1.5万吨/天,达到
【社区案例】简单AO工艺,一直在A前段投加甲醇作为碳源,进水4方,进水总氮在300左右,出水总氮现在100,之前最低时候可以出水总氮可以达二十三十。硝化池氨氮去除数据正常。内回流25方,外回流现在是暂时到O池也是25方。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下总氮。对于AO脱氮系统,TN的去除率低,主要与碳源投加和回流
【社区案例】想问一下大家怎么判定生化好氧池需要投加碳源了?投加的量和浓度又是多少,希望大家不吝赐教。碳源投加的判定是根据按碳氮比来确定是否投加碳源,投加多少碳源。而且碳源投加的位置一定是哪边需要投加到哪边,例如脱氮工艺中碳源需要投加到缺氧池而不是好氧池,这个一定不能搞错了,搞错了
【社区案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的C:N:P比值为100:5:1;而脱氮时要求C:N在4~6?100:5:1和4~6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一、CNP比100:5:1是怎么来的?CNP比100:5:1的比例是针对于好氧除碳工艺的营养比!而非厌氧与脱氮工艺的CNP比!100:5:1比例的来源:说法一:McCarty于1970年将细菌原生质
近年来,多地污水处理准排放标准相继从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甚至更高,总氮含量作为污水排放标准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要对其达到较高的去除标准,就需要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碳源。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厂通过硝化—反硝化来实现氮达标。先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而这些污水处
碳源(carbonsource)是可为污(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营养物的含碳元素化合物。碳源分为单一碳源和复合碳源,单一碳源是只含有一种有效碳源成分的碳源。复合碳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碳源成分组成、有效碳源成分之间须兼容且无化学反应、不存在安全风险的碳源。一、碳源的技术要
一、污水处理厂规模及工艺该污水处理厂上游很多工业厂,偷排情况较为严重。前处理单元分别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等一组系统。曝气沉砂池出水进入主生化段。主生化段采用AA/O(设置预缺氧)生化反应工艺。后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二沉、转盘滤池及次氯酸钠消毒,同时采用地埋式结构设计,
【社区案例】原进水COD:4800,氨氮:1850清液外排:COD:70氨氮:0总氮:45总磷:3.0,目前是采用碳源(甲醇)配合进水调配碳氮比,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没有具体点的碳源投加计算公式啊。应该怎么调配碳氮比好。针对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投加,碳源投加量需要算上生物除磷需要的碳源的,所以,脱氮除磷的
【社区案例】一般好氧碳C:N:P比例是100:5:1,脱氮C:N比例5:1,除磷C:P比例15:1,这里面的CNP是用什么?COD还是BOD,TN还是氨氮,P应该是TP,是用进水减去出水的差值,还是就用进水的值,有大佬知道到底是哪个吗?(来源:污托邦社区)一、碳氮磷比的确定很多小伙伴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留在初学阶
【社区案例】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出水接近临界值(但总磷很低)请教一下有没有老师知道怎么处理?从描述上看,大概率是营养比失衡导致的,进水CNP比的失衡会导致污水系统的诸多问题,例如污泥膨胀、出水超标等问题,而且是无法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来弥补的,需要将CNP比调整相应的比例,才能解决,本文将从
【社区案例】一般好氧碳C:N:P比例是100:5:1,脱氮C:N比例5:1,除磷C:P比例15:1,这里面的CNP是用什么?COD还是BOD,TN还是氨氮,P应该是TP,是用进水减去出水的差值,还是就用进水的值,有大佬知道到底是哪个吗?(来源:污托邦社区)一、碳氮磷比的确定很多小伙伴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留在初学阶
【社区案例】请教一下,我们是除碳工艺,COD1500-2000mg/L,请问氨氮和总磷维持在多少呢,买的是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怎么计算投加量呢?氮、磷营养元素投加量的确定是合理投加营养剂的前提。在除碳工艺过程中确认投加氮、磷营养元素的量的时候,通常采用如下的经验比例进行计算,即有机物:氮:磷=100:5:1
常有小伙伴求助碳源投加计算,空了会帮忙算一下,但大多数有空的时候没心情,有心情的时候没空,之前承诺过,有时间会把碳源投加计算的思路写一下!从最深处入手层层剥茧来看本质,只要你看懂了本文,以后那些所谓的碳源投加计算的文章都不需要看了!1、工艺的判断很多小伙伴对于碳源的投加认知,还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