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社区案例】请教一下,我们是除碳工艺,COD1500-2000mg/L,请问氨氮和总磷维持在多少呢,买的是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怎么计算投加量呢?
氮、磷营养元素投加量的确定是合理投加营养剂的前提。在除碳工艺过程中确认投加氮、磷营养元素的量的时候,通常采用如下的经验比例进行计算,即有机物:氮:磷=100:5:1。比例式中,有机物可以用 C 来表示,氮可以用 N 来表示,磷用 P 来表示,表达式可以转变为:C:N:P=100:5:1。此比值可以理解为每分解 100g 有机物,对应需要消耗 5g氮和 1g 的磷,才能保证活性污泥分解有机物时对营养剂的需求是平衡的。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往往发现,通过理论计算出的N、P投加量往往较实际需求量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进流污水、废水中或多或少还是含有营养元素的,如果忽略了这部分营养元素的含量,按理论投加量投加,就会出现排放水氮、磷超标了。因此,要对进流污水、废水中氮、磷值引起足够重视,将此部分氮磷含量计算出来,从理论计算值中扣除掉,这样投加的氮、磷含量就不会过量了。
一、氮源添加量计算方法
目前对N的争议比较少,一般认同为TKN,除了特定的工业污水,实际进水中有机氮很少,所以投加中按氨氮投加计算居多,N源的投加量为:
N=V*G/Y
式中:
N—N源投加量
V—池内水量
G—需要补充N的差值
Y—N源换算成的N量
1、尿素作为添加N源(CH4N2O 分子量:60.06 g/mol)
尿素含N量46.7%,若需添加1g N源,则需添加尿素 Y=1/0.467=2.14 g
2、硫酸铵做为添加N源((NH4)2·SO4 分子量:132.14)
硫酸铵含N量 21.2%,若需添加1g N 源,则需添加硫酸铵 Y=1/0.212=4.72 g
3、硝酸铵做为添加N源(NH4NO3 分子量80g/mol)
硝酸铵含N量 35%,若需添加1g N 源,则需添加硝酸铵 Y=1/0.35= 2.86 g
二、 磷酸盐添加量计算
普通污泥培养一般按CNP比100:5:1计算,目前对TP是没有争议的一般认同为磷酸盐,除了特定的有机磷与次磷的工业污水,实际投加中按磷酸盐计算,P源的投加量为:
P=V*G/Z
式中:
P—P源投加量
V—池内水量
G—需要补充N的差值
Z—P源换算成的磷酸盐的量
1、磷酸二氢钠作为添加P源(Na2HPO4.7H2O,分子量268.07 g/mol)
磷酸二氢钠含P量 11.57%,若需添加1g P 源,则需添加磷酸二氢钠 Z=1/ 0.1157= 8.64 g
2、磷酸氢二钾做为添加P源(K2HPO4-3H2O,分子量 228.22
g/mol)
磷酸氢二钾含P量13.6%,若需添加1g P源,则需添加磷酸氢二钾 Z=1/ 0.136 = 7.35 g
3、磷肥过磷酸钙做为添加P源
磷肥中有效磷为可溶性的五氧化二磷(P₂O5,分子量141.94g/mol)
磷肥中有效磷含量为12%,P₂O5 的含P 量为 43.66%,若需添加1g P源,则需添加磷肥 Z=1/(0.12×0.4366)=19.09 g
三、实例计算
我们以社区帖子为案例,系统能够利用的碳源COD按2000mg/L计,按照CNP比100:5:1计算,那么需要氨氮:100mg/L,TP:20mg/L!1吨水需要氨氮100g,TP20g!
尿素作为添加N源,若需添加1g N源,则需添加尿素 2.14 g,所以,1吨水需要200*2.14=428g!
磷酸二氢钾KH2PO4做为添加P源,若需添加1g P源,则需添加磷酸二氢钾 4.38 g,所以,1吨水需要20*4.38=87.6g!
然后减去系统中自带的氮磷的含量,就是投加量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涉及到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三个阶段,废水中的氨氮首先必须被硝化菌硝化,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将被作为细胞呼吸过程中氧化简单碳水化合物的供氧体,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排入大气中。反硝化细菌可以分为自养反硝化细
营养投加计算N氮源数值的选择在污水处理中营养的投加很重要,投加量的计算为营养的投加提供了参考,所以计算的正确性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除碳工艺选择TKN(凯氏氮,氨氮+有机氮的值)的量来计算,不过对于市政污水,没有工业废水混合的情况下,有机氮很少的,可以直接用氨氮,反正你自己的来水有没有
一、碳源添加量计算方法1、葡萄糖作为添加C源(C6H12O6分子量180g/mol)X=1.066g,1g葡萄糖可换算成1.066gCOD2、甲醇作为添加C源(CH3OH分子量32.04g/mol密度:0.7918g/L)X=1.1877g,1ml甲醇可以换算成1.1877gCOD,1g甲醇可以换算成1.5gCOD3、蔗糖作为添加C源(C12H22O11分子量342g/mol)X=1.123g,1g蔗糖可
最近有不少读者私信小编,好奇为啥频繁撰写和好氧颗粒污泥有关的文章。小编只能说,因为这是时下的一个热点。好氧颗粒污泥自成立体分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聚磷菌(PAOs)、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异养菌甚至还有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它的分层结构使得颗粒污泥通过底物扩散传质作
【社区案例】生化池只要有COD和氨氮是不是就不会曝气过度?DO高了对活性污泥有影响没,污泥自我氧化?一、溶解氧(DO)的定义及理解应该说,理论上来讲,当曝气池各点监测到的DO值略大于0(如0.01mg/L)时,可以理解为充氧正好满足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但是事实上,我们还是没有简单
【社区案例】污泥培养的时候出现很多泡沫,如图,这个池子是5到6米左右深,大概有2米左右的水,水里的氨氮是54,cod1310,最开始池内ph6.5左右,大前天投加了一吨液碱,ph调整到了7.5,然后就开始出现泡沫,今天已经快到池口了,麻烦各位帮我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工艺是AOAO+MBR?调试初期经常
一、什么是好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简称AGS,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AGS能用于处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而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也是我们日常的重要工作。1、污泥的增长曲线活性污泥微生物是多菌种混合群体,其生长规律比较复杂,但是也可用其增长曲线表示一定的规律。把少量活性污泥加入污水中,在温度适宜、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曝气培养时,活性污泥的增长曲线如下
污水处理的运行需要众多控制参数的合理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处理工艺的正常、高效运行。本文详细介绍A/O(脱氮)工艺主要参数指标的控制!1、pH值一般污水处理系统可承受的pH值变动范围为6~9,超出范围需进行投加化学调和剂调整;pH值过小会造成混凝絮体小、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活动减弱;过大则体
摘要:选取一座已初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辐流式沉淀池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固液二相流模型,分析沉淀池内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分布规律。从沉淀池底径向距离中心1、6和12m处取得3个污泥样本S1、S2和S3,其中S1的平均粒径(294.6μm)远高于S2(142.8μm)和S3(55.2μm)
上一篇围绕溶解氧在硝化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展开的讨论,对于生物脱氮反应来说,溶解氧对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硝化反应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活性污泥硝化反应来说,复杂的生物反应绝不是一个控制指标可以实现全面控制的,需要更多的基于微生物本身特性的工艺调控参数及从参数出发的措施来进行工艺调整。这篇就
本周公众号将继续围绕硝化反应的工艺细节进行探讨。污水处理的生物池内的硝化反应相对于好氧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来说,速率较慢,同时硝化菌在整个污水处理的生物池内活性污泥系统中所占据的比例也不是很高,由于自身数量等级和生存的敏感性来说,硝化细菌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的运行
这一周接着和大家来讨论生化池的工艺运行细节。这周公众号将继续围绕生物除磷的厌氧区进行细节管理的讨论。作为生物除磷功能区域的生化池厌氧部分,同时还具备外回流的接纳区域,在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二沉池与生化池之间通过外回流泵将沉淀到二沉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循环进入到生化池内,形成一个活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