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报道正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秋冬季如何治气攻坚?

2024-01-05 08:55来源:中国环境关键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2023—2024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发布,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有了新一轮秋冬季治气攻坚“路线图”。

《方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予以解读。

实施范围看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覆盖51个城市

2017—2018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印发,首次将攻坚行动聚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

在2020—2021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两个区域的攻坚行动方案合二为一。

在2021年—2022年秋冬季,相关方案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南部等城市,聚焦到59个城市,长三角地区除苏北、皖北7个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再纳入攻坚范围。

记者注意到,此次《方案》实施范围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范围保持一致, 共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 7 省 (市)51 个城市。

实施范围虽然有明显变化,但应当认识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仍是秋冬季攻坚重中之重。数年来的秋冬季攻坚虽取得积极成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数占全年的比例非常高,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后20位城市,大部分位于这两个区域。

经梳理,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1—11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名单中,此次实施范围中的城市有18个。排名倒1和倒10的四川省绵阳市、湖南省长沙市虽不在实施范围,但因站点曾受到严重人为干扰,对所在城市当月6项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最大值替代处理。

《方案》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 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范围中的各城市更应以《方案》为指导,精准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措施,切实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重点工作任务“微调”,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至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国重点区域秋冬季治污攻坚的顶层设计,政策脉络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延续下来,更精细化实施。在此基础上每年的侧重点可能会微调。”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

《方案》共提出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深入推进锅炉、炉窑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移动源综合治理;着力提升大气面源管理水平;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创建一批大气治理标杆企业在内的6项重点任务措施。

主要任务第一项明确,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并提出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产能超过5000万吨。

这也是历年方案里的首次将超低排放改造置于如此靠前的位置上。

彭应登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在所有污染排放源构成里面是占大头的,而且我们的攻坚有明确的以源头降碳作为减污的新抓手,《方案》重视这3个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是一个非常好的优化,目的就是精准发力,指导各地精准减排,提高治污效率。”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已发文明确信号,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要实现降碳减污。通过《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也可以看出,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即将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彭应登说。

在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曾指出,由于钢铁(行业)链条太长,产污环节多,无组织排放环节也比较多,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是极其难的过程。

会议同时指出,尽管难,在钢铁企业积极配合下,钢铁超低排放进展比较良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二。2023年前三个月,又有约4000万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钢铁超低排放累计拉动社会有效投资约2000亿元,带动了环保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此次《方案》强调有序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VOCs综合治理、散煤治理等“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

“VOCs综合治理是夏季治气攻坚的一个重点,但能在秋冬季节攻坚方案中被如此重视和强调,也是根据现在的经济形势,希望以治理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这也是《方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力争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体现。”彭应登表示。

重污染天数控制讲究方法策略,旗帜鲜明反对“一刀切”

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是秋冬季需要重点攻克难题之一。

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方面,《方案》提出各城市确保完成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 2023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同时,分为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两个阶段明确了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记者注意到,2024年1—3月,部分城市面临压力较大。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目标在1—12天不等。任务最多的城市为陕西省咸阳市,控制天数为12天;河南省漯河市、陕西省西安市次之,控制天数为11天。

面对自上而下的刚性目标,彭应登建议,应增加自下而上的城市达标方案的上报与评估,从而增强目标的可达性,促使各地应更加精准施策,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理性”“弹性”的方式面对。

“重污染天气最受老百姓关注,但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重污染天的出现和气象条件还尚未完全脱钩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彭应登表示。

彭应登告诉记者:“把污染天变为优良天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在遇到大范围、区域性、气象条件极为不利、污染物难以扩散的情况,即使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去减排、大幅削减污染物,还是难以避免的会出现重污染天。”

彭应登认为,不应过分、片面地强调在极其恶劣的天气下通过非常规手段去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对重污染天削峰降速,但要保持清醒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要以保障民生为主,优先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更为重要。各地应旗帜鲜明反对“一刀切”,坚决防止为完成任务目标采取“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方式敷衍应对、临时性过关。

“功夫要下在平时,各地要根据‘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不断优化和改善治气措施。精准施策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加强供暖等民生保障,努力实现《方案》目标。”彭应登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