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流域生态安全”相关结果473
      全文 | “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些内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来源:新华社2021-03-15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等工程。...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

      钢铁工业智慧水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冶金技术服务2021-03-12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于水资源,特别针对是具有突出环境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在纳入流域、区域及车间排口以排污许可证为法律约束,实施浓度与总量的双重监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3-09

      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制定《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是编制实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形成高质、高效、公平、安全、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08

      第十条 【河湖长制】南四湖流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管理制度。...第七条 【生态红线】省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要求,确定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来源:大江晚报2021-03-02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雄安发布2021-03-01

      第十二条 白洋淀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白洋淀生态安全和防洪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工作,提高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2021年2月22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修复好、保护好白洋淀,发挥白洋淀的生态功能、防洪功能,保障河北雄安新区防洪排涝和生态安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26

      这部流域专门法律又有哪些特点?对以后的流域立法会产生哪些影响?...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一级巡视员王凤春指出,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所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理念要求,依法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治理,切实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2-25

      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的出台实施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中国人大网2021-02-23

      二是针对长江所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理念要求,依法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治理,切实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我的问题提给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杨主任的,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是如何保护流域立法特点和长江特色的,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和特点?谢谢。

      来源:自然资源资金监测监管2021-02-23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要求,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自然生态要素的综合性,对相互关联的各类自然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

      来源:环境热线2021-02-13

      以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为重点,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和秦岭联合执法检查,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秦岭、黄河、桥山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生态徐州2021-02-09

      条例专门增加了“水生态环境修复”一节,规定水生态修复有关内容,要求制定水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对本省重要河流、湖泊进行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多措并举整治城乡黑臭水体,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

      来源:黄山日报2021-02-08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统领,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巩固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探索建立公益林生态“纵向+横向”综合补偿制度,积极推动流域补助标准均等化。

      来源:法治日报2021-01-22

      “强化生态保护综合执法与相关执法队伍的协同联动,形成执法合力,重点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流域水生态保护执法。...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来源:多彩贵州网2021-01-12

      贵州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在推动渔民建档立卡、船网回收处置、渔民转产转业等方面精准发力,高质量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实现河畅、水清、鱼游、岸绿,有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每日甘肃2021-01-08

      同时,持续推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聚焦祁连山生态保护、巩固夯实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流域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1-05

      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安全缓冲区”的要求第五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在太湖、长江、京杭运河沿岸、城市近郊、工业集聚区周边等区域,整合湿地、水网等自然要素,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采取人工湿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1-04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共计28项!2021水处理开年第一波新规来袭!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1-04

      作为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需要统筹协调上中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法律之间的关系,没有可参考的先例,立法难度较大。...该法旨在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施行将形成保护母亲河的硬约束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2-31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初步形成生态保护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与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匹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体系,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