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相关结果619

      来源:清新环境2021-10-29

      公司于2021年6月启动与山西金岩工业集团共同打造“焦化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 术工程项目”,探路焦化行业的净零碳排放“路线图”。

      《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 将节能环保列入重点!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29

      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一)碳捕集及封存。...加快发展燃烧后、燃烧前及富氧燃烧等低能耗大规模二氧化 碳捕集技术,降低捕集成本。探索发展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储存等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技术。 (二)碳综合利用。

      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2021-10-29

      全面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三是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积极开发优质耐用可循环的绿色石化产品,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碳减排;四是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封存项目

      泓济关注丨碳达峰碳中和重磅文件出台 环保企业的机遇有哪些

      来源:泓济环保2021-10-28

      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氢能来源广泛丰富,可储存、可运输、可柔性,有助于减少能源供给风险和能源安全保障。...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落地应用。8月28日,中海油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储层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万吨,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了一条新路。

      来源:金融界网2021-10-27

      《方案》要求推动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认为伴随双碳战略,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四个环节中各种技术具备广阔前景,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化工工艺有望快速发展,如二氧化碳制甲醇、dmc等。

      “十四五”规划下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2021-10-21

      被寄予期望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成本十分高昂,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以及收益不足,卡住了ccus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14

      青海将推进燃气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在全国建成首个省域零碳电力系统,还将在2030年前完成存量煤电转调相机或紧急备用电源改造,在系统中仅发挥支撑调节和紧急备用功能,实现煤电电量清零。

      远达环保:拟出资3000万元参投零碳中和10%股权

      来源:巨潮资讯2021-10-13

      公司参股零碳中和,有利于分享“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红利,有利于推动远达环保碳捕集技术商业运用,符合远达环保战略发展方向。

      来源:北京日报2021-10-12

      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对外介绍,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2.0版,北京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11

      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纲要指出,要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构建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绿色生活标准。

      贺克斌:清华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不是赶时髦 而是敢担当

      来源:中科联化研究院2021-10-11

      第三,地质空间存碳,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来解决一部分二氧化碳。第四,生态系统固碳,通过各种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陆地与海洋碳汇扩增。第五,市场机制融碳。

      来源:新华社2021-10-11

      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标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7、 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标准规范8、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1-10-04

      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资源循环利用链接、可控核聚变等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来源:中国网2021-10-02

      2012年建成了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这些年我们进一步研究技术,使得能耗进一步降低。去年我们成功实现了第二代,或者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二氧化碳捕集跨越,能耗大幅度降低。...iea认为全球要实现近零排放或者碳中和,ccus(碳捕捉利用封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要占到15%-30%。

      来源:云南网2021-09-29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推动能源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探索和技术研究,加大电能和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对特定行业进行化石能源替代的力度,探索开展火电、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碳捕集试点示范,深入推动水泥、钢铁等行业使用废弃物替代原材料

      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1-09-29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形式抵消掉,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来源:壹行研2021-09-28

      中国ccus技术起步较晚ccus项目的实施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对全球ccus项目的统计,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在1970至1980年代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和地质封存项目的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锦界能源15万吨/年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顺利投运,为我国燃煤电站实现“近零排放”提供技术支撑。...比如,低碳化意味着把多出来的碳摒除,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是最可行的关键技术。相比油气,煤炭行业需求更迫切,但出于经济性等因素,开展大规模示范工程的进度有些慢了。”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系列:碳中和背景下的火力发电转型挑战

      来源:中关村产业研究院2021-09-24

      积极开展降碳增效技术应用研究,关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零碳技术等低碳新技术,提前布局,掌握先机。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1-09-23

      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达峰方案与路径,系统研判我国碳达峰时间、峰值及2021-2035年碳排放变化趋势,提出行业管控的重点任务、关键措施、重大技术和配套政策;(2)完成并发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气候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化、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中心研究人员先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