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京津冀区域”相关结果550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8-17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8月下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o3。...8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长三角区域、汾渭平原等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o3)。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3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促进再生水利用,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0%以上。...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应用现状和主要问题黄河流域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应用实例近年来,黄河流域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具有较多应用实例。

      <mark>京津冀</mark>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也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京津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但同时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许多学者对京津冀地区开展了pm2.5污染特征分析、重污染过程解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和区域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如张忠地等对2017

      十四五污水处理规划发布 千亿资源化市场空间加速释放

      来源:华宝证券2021-06-17

      根据国务 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 2020 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20%以上, 京津冀区域达到 30%以上。...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 30%;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16

      例如,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区域达到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30%。...一、有利于推动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规划》的目标设定关注污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整体效能并重,同时结合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等不同地区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承载力、发展需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目标进行了差异化制定

      <mark>京津冀</mark>城市群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情况

      来源:《环境工程》2021-05-25

      然而,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区域碳达峰的研究对于从整体上解决京津冀区域碳减排压力至关重要,同时京津冀区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京津冀率先实现co2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走进水专项2021-04-08

      该项目是水专项“十三五”京津冀区域首个完成工程示范第三方评估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对实现工业园区废水趋零排放、保障入海水质,提升水环境治理效果及科学应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发挥了有力科技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上 哪些省级党政“一把手”带来了生态环保建议?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1-03-12

      虽然辽宁不在京津冀区域,辽宁省省长刘宁在3月6日的辽宁团全体会议上建议,支持辽宁并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一直是每年全国两会上的关注热点,今年也不例外。

      北京10、11日两天持续空气重度污染!和这些因素有关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21-03-11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预报显示,京津冀区域未来一周以静稳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为主,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和转化。3月9日至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面主要受弱气压场控制,将出现静稳高湿的天气。

      来源:小君大正2021-02-22

      氮氧化物是空气中微粒子的源头,是光化学反应前体物之一,也是pm2.5的源头之一,加上钢铁企业在唐山地区的聚集效应,其热风炉、加热炉氮氧化物的减排标准不断趋严势在必行,受城市排名及京津冀区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压力影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2-0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中心”)研究员魏源送牵头负责的“北运河项目”,是国家“水专项”十三五时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的综合调控重点示范项目。

      来源:国泰君安2021-01-12

      ①从京津冀区域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分别为58%、24%、33%,除北京以外,天津及河北距离35%的目标仍有差距。...1)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0-12-11

      经预测,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20年12月5日至12月12日,包括山东省在内的京津冀区域将出现大范围中重度污染天气过程。...各市积极落实区域应急联动要求,组织开展此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应对工作。自12月4日起,有15市相继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来源:中国环境2020-11-13

      历时三年,摸清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规律和主要来源,为下一步精准治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43.2亿吨,同比增长7.2%;京津冀地区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6.2%。四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来源: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2020-10-14

      采取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行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行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行动、“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京津冀区域循环经济协同发展行动、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推广行动

      河北省《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09-16

      本标准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按照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原则,由三地规划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1 总 则1.0.1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指导京津冀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9-16

      研究发现,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是京津冀区域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对区域pm2.5的贡献最大,是重污染的主要来源。...9月11日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耗时3年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秋冬季重污染有四个主要成因,相互叠加造成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0-09-11

      9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公关项目研究成果时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超出80%-150%,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来源:中国环境2020-09-03

      天津地处京津冀区域、海河流域下游、渤海湾湾底,产业结构重、排放强度大。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年和决胜年,天津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责任大、任务重、挑战多。...天津,既是华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美丽天津”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破解<mark>京津冀</mark>工业固废处置“低端化”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0-08-26

      据了解,自2015年工信部启动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来,京津冀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