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王洪臣”相关结果127

      来源:MOOK2020-03-05

      中国农污治理各个领域的专家从专业角度各抒己见,为我们点亮农村污水治理的指路明灯……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环境工程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北控水务2020-02-20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建议,虽然少数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没有设置深度处理设施,但可视情适当增加消毒剂的投药量,也能够保障处理效果,彻底阻断肠道病毒在污水系统的传播。

      来源:全康环保2020-02-19

      中国水协排水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向平、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等专家学者更是认为,“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重拾厌氧技术在国内,一直备受冷落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正在被重新“捡起来”。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02-14

      王洪臣教授认为,重大疫情面前,每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处理好两件事情:一是确保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二是做好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目前常用的消毒方式有氯化、臭氧化和紫外三类。紫外适合较大规模的处理设施,在医疗污水处理中较少采用。

      <mark>王洪臣</mark>: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建议

      来源:给水排水2020-02-13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呼吸道病毒,下水道不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但呼吸道病毒又存在随痰、粪便以及尿液等人体排泄物进入下水道的可能,且可以在污水中继续保持一定时间的感染能力,因此,污水处理行业应采取应对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20-02-10

      王洪臣指出,生物处理单元既是去除黑臭污染物质的核心环节,也是去除、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工序,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优先保证好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稳定。...正因如此,此前接受本报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洪臣就表示了同样的担忧,认为公共场所和家庭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由于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污水中如存在过量余氯,可能影响生物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

      疫情下的污水处理厂是怎么做好消毒灭菌的?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20-02-07

      王洪臣指出,生物处理单元既是去除黑臭污染物质的核心环节,也是去除、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工序,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优先保证好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稳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洪臣建议,污水处理厂应密切关注水量变化,及时投入与水量相匹配的设施设备,确保运行稳定,“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都不利于稳定运行。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20-02-03

      就此问题,中国水网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洪臣教授。王洪臣教授认为,重大疫情面前,每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处理好两件事情:一是确保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二是做好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赛后即对接!“北控水务杯”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邀你围观!

      来源:北控水务2019-11-14

      技术委员会主任杭世珺,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专家马德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19-11-04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马小蕾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 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王洪臣

      多位专家对我国水体 TN 控制趋势的看法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19-10-28

      王洪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是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的永恒主题污水处理提标就是不断降低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

      来源:环境工程2019-09-05

      报告要点:我国污水处理已经建立了基础的框架体系。目前有4500多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两亿多吨。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城镇污水的总处理规模为9.8亿吨,我国占1/5左右。我国污水处理规模最大,却不是最强

      来源:给水排水2019-09-0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近十多年来持续高速建设。目前,全国共建成并投入运营400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总污水处理规模超过2亿m,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污水处理规模的

      中国城市生活污水脱氮技术的未来判断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19-07-09

      曲久辉院士、彭永臻院士、王凯军教授、王洪臣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曾指出,对于湖泊等敏感水体,应因地制宜,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逐步将污水处理标准与地表水水质等级接轨。

      <mark>王洪臣</mark>:不要让不切实际的排放标准阻碍农村污水治理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9-05-31

      王洪臣指出,标准该严的不严,该松的不松,排放限值宽严不相济。第三,标准要素缺失。王洪臣指出,排放标准应该包括:限值、取样方法、评价方法三个要素。...王洪臣的分享语言犀利、观点直指行业痛点,引起了现场很多嘉宾的共鸣和讨论。

      来源:中国水网2019-05-2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曾告诉中国水网,从他参与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调研的情况来看,往往几个县转下来,看不到一个在正常运行的设施。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9-05-14

      王洪臣认为“考核标准是困扰农村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一个标准可能推动和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但一个标准也可能把一个行业捆死,所以标准很关键。”...王洪臣在去年的环境施治论坛上也曾指出,目前很多省市要求农村污水治理要“一村一策”,但中国有200多万个自然村,60多万个行政村,不可能有两、三百万种治理技术。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9-04-23

      对于农村污水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表示:“从治理需求来讲,农村污水治理市场的确是蓝海,但从市场成熟度来讲,才刚刚起步。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9-04-02

      对于污水处理企业的一些困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认为,污水处理行业希望政府严格、科学、合理、坚定地监督执法。同时,水务企业需要认清现在的客观情况。

      来源:环保风向标2019-02-01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就指出,从污泥的处理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填埋、焚烧和农业利用。方向确定不等于没有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