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王跃思”相关结果41

      来源:工人日报2015-10-21

      王跃思说。臭氧污染易引发急性危害系高温光照转化而成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科研界对臭氧的公认描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则认为,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超标每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西部一些地区也面临臭氧超标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2015-09-21

      王跃思说。臭氧污染易引发急性危害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是科研界对臭氧的公认描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则认为,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超标每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西部一些地区也面临臭氧超标问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08-31

      王跃思等环保专家建议将臭氧前体物纳入国家减排指标,制定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总量控制规划。由于臭氧前体物也是pm2.5二次颗粒物前体的一种,臭氧与pm2.5治理应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撰文称,目前我国臭氧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治理臭氧需先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前体物,但只有按比例降低时才会有效地减少大气臭氧浓度,而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好掌握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6-26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也坦言,对目前的蓝天还是要保持谨慎的乐观。雾霾治理才刚刚开始2013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向雾霾宣战,尤其是京津冀地区。

      来源:国家在线2015-05-06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数据都是当地环保局自己做或与别人联合监测pm2.5的化学成分,然后用数学模型做源解析,不是每天在监测,比如说每周只监测4天,或者每个月只监测两个星期。

      来源:光明科技2014-11-06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指出,中国农业大量施用氮肥以及持续扩大的禽畜养殖业是氨污染的最大来源,城市周边工业氨排放也是原因之一。...王跃思认为,大气中的氨对颗粒物的形成和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大气霾污染的生成促进剂。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它提示我们,雾霾的治理工作可能还存在一些认识的盲区,甚至误区。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4-10-21

      根据最新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溯源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的研究结果:北京pm2.5大约30%~40%来自原始排放,20%~30%来自大气中的光化学转化,30~40%来自区域输送。

      来源:北京科技报2014-09-0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解释说,公众感觉大气能见度下降,主要是大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了。

      来源:半月谈网2014-06-23

      治理难度超欧美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即工业排放、城镇化与机动车文明相继发展,而我国则是三者几十年内同时展开

      来源:新华网2014-06-06

      复合型雾霾治理难度超欧美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指出,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即工业排放、城镇化与机动车文明相继发展,我国雾霾是在工业化发展与机动车剧增同步的情况下

      来源:科学网2014-03-04

      王跃思表示。...王跃思表示,燃煤污染排放主要来源于河北东部、南部和天津西北部;本地机动车主要指城区拥堵的汽车、夜间和五环外大量运行的重型燃柴油卡车。

      来源:中国网2014-03-03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通过对大气灰霾的观测结果分析指出,2014年2月霾污染过程与2013年1月相比,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20-30%,但大气能见度没有明显下降,因此,公众直观感觉严重程度与去年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1-15

      除北京市官方公布的数据外,传播最广的就属中科院的雾霾污染源分析报告了,其中,在2013年初,中科院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对外公布了其2012年9月份启动的国家课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中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3-12-27

      一年前的冬天,因京津冀雾霾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警告,当时断断续续的雾霾污染可能会变成常态详情点击》pm2.5问题背后蕴藏环保大商机上周六,江苏省中青年人才创业促进会能源环保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宁开发区召开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2013-12-24

      就当前雾霾情况及未来预期,王跃思日前再次接受本刊专访。除了揭示目前大气污染积累的严重性,王跃思认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解决大气污染的原则性办法是非常清晰的。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恐怕还需要更为强力的推动。

      来源:亮报2013-06-05

      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王跃思曾公开对媒体表示。由于天津、河北与北京相邻,北京周边地区燃煤量达到4亿吨。因此,即使北京煤炭消费量为零,但天津和河北增加燃煤量,仍解决不了雾霾问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3-04-15

      王跃思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调整过于依赖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过于依赖煤炭消费的能源结构,把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做扎实了,把环境治理的价格分担机制理顺了,空气质量才能真正改善。...对于近期多地频繁推出的大气治污新政,曾参与相关座谈会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北京想在3年内解决pm 2 .5污染问题是不大可能的;而对蓝天数这一人为指标的盲目推崇也可能催生数据造假等问题

      来源:中国煤炭报2013-03-04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称,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元凶,其中燃煤占34%,机动车尾气占16%,其余来自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及其他。

      来源:《能源》张慧 范珊珊2013-02-1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向记者解释,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对人并无危害,但一旦雾气中加入了污染物,就演变成了霾,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王跃思对记者表示,他曾在广州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颗粒物污染跟肺癌的致死率在7年后呈现出正相关性,也就意味着,此次雾霾天气造成的恶性结果,很可能七年后显现,与此相关的肺癌死亡人数会增加。

      来源:中广网2013-01-24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跃思昨天13点15分做客《交易实况》为大家讲解pm2.5概念,王跃思表示目前火电除尘用的静电加布袋的使用效率,后期维护和检查跟不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