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总量”相关结果764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6-21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并更新区域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落实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长治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9

      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确保“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5%以上。...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碳达峰园区、气候适应型城市等各类试点示范建设。有序开展碳足迹工作。逐年编制市级温室气体清单。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3

      加快构建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型能源体系,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气化湖南”等工程,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5-29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深入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举措。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逐年编制温室气体清单。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4-05-14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按照国家部署做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到2027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达到13700万千瓦;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来源:西子洁能2024-05-08

      为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公司不断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已生产3000多台(套),年可节约标煤660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1.6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4-05-07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强化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能力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淘汰化解低端低效产能,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4-29

      电力部门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4-12

      率先建立并实施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健全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机制。充分发挥碳交易支持效果,开展跨区域碳汇交易试点,探索自愿减排量跨境交易。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4-04-11

      实行“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是一种降碳激励约束政策,也是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把降碳责任落实到具体企业和“两高”项目的重要探索,对于从源头控制新建项目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2024-04-07

      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2024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28%。

      来源: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2024-03-12

      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转变。加快推动南北盘江流域(煤-电、煤-电-铝、煤-电-化、煤-焦-气-化)等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强化节能降碳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4-03-06

      (二)具体指标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同比持续下降,较2020年累计下降15%左右。...五是加强碳排放单位管理。建立本区纳入北京市碳市场的碳排放单位台账,督促碳排放单位按时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和履约工作。六是强化低碳试点示范作用。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3-06

      加强碳排放强度目标分析研判,推动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促进各地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逐年编制省、市两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导企业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和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储备。加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研究,指导我省出口企业做好碳排放核算。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03-01

      (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

      北京市印发《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行动计划》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2-26

      内容指出,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为切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同比持续下降,较2020年累计下降15%左右。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2-06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机制,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考核体系,开展碳排放形势季度分析和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

      来源:江西人大2024-01-29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健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配套制度,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扎实推进碳达峰试点示范。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4-01-15

      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推进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切实推进水泥和焦化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来源:新华社2024-01-12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