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自然杂志”相关结果146

      来源:科技日报2020-03-26

      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大气环流的变化与南半球臭氧层恢复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变化的研究显示,这种作用是各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直接结果。

      来源:世界环境2020-02-26

      火电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9年10月7日,英国《自然·能源》杂志发表报告称,“中国针对燃煤火电机组采取的超低排放改造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

      海南不拘一格治农村污水 人工湿地、生物滴床都有用武之地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20-02-26

      《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近日跟随中国环境学会领导和北京林业大学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到海南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调研,了解到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不同模式。...记者在走访的两个自然村里发现,平均2至4户家庭配备一套系统。这种系统的工作流程是污水经过格栅、沉淀等预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先通过布水管道进入下行池。

      来源:知识分子2020-02-25

      撰文 | 成里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975年8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变化: 我们是否正处于全球变暖的边缘?》...11月27日,《自然》在其网站上刊出的评论文章指出:“证据正在不断增加,这些事件比人们此前所想的更有可能发生,并且在不同的生物物理系统中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将世界导向长期不可逆的变化之中。”

      来源:合成生物催化剂工程2020-02-24

      该项工作于2020年2月17日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题为“using yeast to sustainably remediate and extract heavy...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ngela m. belcher实验室致力于寻求自然处理废物的生物方法,先前于2019年11月8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增强内运螯合与液泡存储获得重金属超富集酵母

      来源:观察者网2019-12-23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该杂志2019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6岁瑞典“环保少女”格雷塔·通贝里被选中,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参考文章:allocating responsibility for global warming:the natural debt index)smith还提出自然债务指数的概念,即将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数据以这些气体在大气的存留时间为权重加成

      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有毒蓝藻分子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12-17

      上述结果分别发表于《有害藻类》和《微生物方法杂志》。博士研究生李曦为第一作者,于鑫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因此,水资源管理者和生态学家在有毒蓝藻水华现场分子监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蓝藻团聚体,针对自然水体中的藻细胞团聚体可能需要现场采样并快速分析,或者使用有效的处理方法来稳定藻毒素基因的转录本。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2-10

      该研究成果近日刊发于《自然—通讯》杂志。科学家把碳基温室气体水平与地表下的岩浆运动联系起来,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地质变化已经导致了过去6500万年来最大的暂时性全球变暖。...petm是新生代最大的自然气候变化事件,也是解释当今地球大气平均温度持续升高源自人类工农业影响的重要理论尺度。

      新发现!这种真菌可以低成本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

      来源:土巴研究院2019-11-21

      本文发表之后,就连《science》杂志也发表了在线评论,认为向土壤中添加真菌可能是应对全世界土地盐碱化的一种低成本方法。...homeostasis,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lenhx1 expression of greenhouse tomato grown under salt stress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模拟自然状态下植物在盐碱土中的生长情况

      来源:中国日报2019-10-28

      中国减排效果显著鼓舞人心10月15日,英国《生态学家》杂志网站也发表了《中国将实现其超低碳排放目标》一文,肯定了这篇论文中所提及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她在《自然—能源》的评论中如是说。另据《中国科学报》10月21日报道,本研究中的排放清单模型,适用于所有火电站的大气污染物核算,同样适用于一些重点工业源排放清单。

      来源:电联新媒2019-10-11

      10月7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energy》(影响因子54,全球期刊排名第7)在线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双聘教授汤铃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substantial

      来源:环境保护2019-09-30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环境保护》杂志刊发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署名文章《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 谱写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壮丽华章》。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2019-07-08

      自然杂志研究表明,2018年底统计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计划建设的燃煤发电能力为57.9万兆瓦,天然气发电能力为58.3万兆瓦,石油发电能力为4万兆瓦。...中国和美国大学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中,使用截止2018年底前现有和计划的化石燃料能源基础设施数据,对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

      来源:江苏文创2019-07-01

      南京节能环保创新,扬帆修护长江南京是一座生态古城,曾经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也是一座创新名城,2018年在自然杂志评选的全国科创城市五十强中名列第12位,在长三角城市情科技创新驱动力城市排名中,南京综合得分排名第二

      来源:科技日报2019-06-12

      北京6月11日电,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1日发表了一项材料学最新进展: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完全可循环、非常安全的透明薄膜,甚至可以取代现有的用于食品包装的金属涂层复合材料。

      刘智晓:污水生物除磷理论的新突破及国内外工程应用进展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19-04-17

      这种微生境,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发酵功能的paos,自然也就难于被分离和发现。除了以上原因,我认为还存在其它一些客观因素。...这方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我不久前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国给水排水》注:文章已附后)。中国给水排水:t.菌属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从被发现到最终被确认,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撑起环境遥感监测半边天——记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娘子军”

      来源:《环境与生活》2019-03-08

      卫星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自然保护地工作组组长刘晓曼,开创了自然保护...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2月28日来到该中心,近距离领略了她们的飒爽英姿。她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亮,曾获生态环境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多项表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01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份气候科学报告指出,随着南极和北极的冰盖继续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更多、更严重。...多家机构不约而同地指出,2018年是地球有观测记录以来第四个最热年份,尽管并未创下最热纪录,但这只是短期自然变化,整体上仍和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保持一致。

      实践与思考|廊坊市八干渠黑臭河道治理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实践

      来源:恒通环境2018-12-11

      我们将相关实践与思考总结为该篇论文,刊发于《水环境治理》杂志2018年第四期。现将论文进行了部分删减,分享给读者,欢迎行业人士批评指正,携手推进我国的水环境治理事业。...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活动来抑制和降解底泥中的污染物,使生态环境恢复到自然状态。生物修复又分为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两类。与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不破坏原有底栖生态等优点。

      来源:最黑科技2018-09-10

      这一发明成功入选了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11年度50大最佳发明。...整个建筑的外层覆盖有绿色植被,因此从远处看像是自然山体。滑雪迷在乘坐电梯到达发电厂顶部的过程中,将能看到电厂内部垃圾处理的过程,并注意到焚烧后的残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