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人物正文

《自然》杂志发文介绍中国应对污染成功试验

2015-01-14 10:15来源:科学网作者:王卉关键词:APEC大气污染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助理研究员李玉恒、博士生陈聪等,在《自然》杂志发表通讯文章《应对污染:中国的成功试验》,对北京APEC峰会期间中国政府通过严格的区域管控与减排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雾霾天气的成功试验及启示进行了评论。

在北京APEC峰会期间,北京及其周边省份的数千家污染型企业、施工工地停产或限产至少一个星期。与此同时,实行区域内严格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每天限行机动车辆数量近千万。

这些应急措施起到了显著效果。2014年11月1日~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度同步下降,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近30%。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值比2013年同期下降超过一半。最终,蓝天贯穿APEC峰会,并在会后持续了一周时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彦随表示,该评论的要义在于,从APEC雾霾天气的短期应急成功,强调中国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机制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刘彦随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从城乡发展转型的过程、格局与效应切入,系统诊断和测度城乡一体、产业转型、空间集聚、土地集约与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环境治理效应,将有助于评价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变化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

原标题:《自然》杂志发文介绍中国应对污染成功试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