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邹骥”相关结果28

      来源:新华网2015-07-07

      邹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解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时说,我国自主贡献目标的力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一个恰当的、合理的力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6日说,我国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是有力度的,其排放路径将满足2100年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这个要求。

      来源:中国政府网2015-07-06

      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做客直播间,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邹主任。谢谢。关于气候变化,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感觉挺复杂的,您跟大家谈一谈气候变化。

      来源:中新社2015-07-01

      不过邹骥强调,中国正努力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避免重走欧美老路。他分析说,欧美的碳排放达到峰值时,其人均gdp已上升到两万到两万五千美元之间。...邹骥也指出,中国的承诺既考虑了国际因素也考虑了国内需要。他强调,对于中国来说,这份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并不容易,属于踮着脚勉强可以够到。

      来源:每经网2015-06-30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在第三届深圳低碳国际城论坛上说,对于年底是否能有新协议,预期不可过高,但也不可没有,总体而言是有进展,有前进,值得期望的。

      来源:无所不能2014-11-13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中国承诺到2030年将非化石燃料能源结构的比例提高20%左右的目标并不难实现。因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将比例达到15%,所以只是在10年中提高5%。

      来源: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子站2014-07-17

      第一届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27名委员组成,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担任主任委员。

      来源:经济参考网2014-06-23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副主任邹骥认为,在一些重要的能源部门,特别是能源供给部门,公共资金、公共部门依然是起主导作用的。

      来源:投资者报2013-07-08

      邹骥对记者说。杨富强表达了同样的意思:gdp、碳强度和碳排放总量这三个指标中只要两个是固定的,另一个就是可以推算出来的。...邹骥认为:指标如果离实际太远,无论是冒进还是保守,都损伤政府公信力和权威;另外,需要把这个指标和承诺谈判的语境适当分离,它们的指向有所不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