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重点区域环境监管”相关结果547

      来源:邯郸环保2023-03-15

      鉴于该项目存在多项环境违法行为,已将其剔除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邯郸市对未按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14家典型问题企业公开曝光:3月4日16时至3月10日12时,邯郸市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应急响应,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组和省生态环境厅督导组,现场检查发现我市多家企业未按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3-01

      加强对优先控制化学品及抗生素、微塑料等重点新污染物的环境监管,落实“一品一策”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国家发布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列入重点管控清单的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一、主要目标到2023年,完成全区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基本摸清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生产、使用、排放情况,明确管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8

      2025年年底前,动态发布山东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加强对优先控制化学品主要环境排放源的环境监管,落实“一品一策”管控措施。...在黄河入海口、小清河、南四湖等重点区域,探索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调查监测试点,逐步把新污染物监测纳入全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新污染物监测的地方技术方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03

      第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长三角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定期协商区...第十条本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建设,依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系统”等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环境监管等信息的归集、处理、共享和应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信息化、

      江门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3-01-05

      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区域地表硬化、防渗等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需进一步推动。农用地安全利用水平有待巩固提升。...建设用地准入环境监管有待加强。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尚未形成。部分关闭搬迁地块周边存在学校、医院、幼儿园、居民区等敏感受体,二次污染防治压力大。环境监管与土地开发利用矛盾依然存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5

      围绕化工园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地等重点区域开展调查评估、协同治理,打造新污染物环境治理样板。...研究制定自治区重点化学物质环境基本信息调查方案,开展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对区内重点行业生产使用的重点化学物质品种、数量、用途等信息全面排查,准确掌握自治区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情况,根据环境监管实际需要制定重点管控化学物质补充清单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2-11-29

      2025年年底前,动态发布山东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加强对优先控制化学品主要环境排放源的环境监管,落实“一品一策”管控措施。...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聚焦重点区域和行业,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风险管控、多点突破,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推动美丽山东、健康山东建设。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18

      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区域一级支流力争消除劣v类,声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放射性废源、废物监管得到持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稳步提升。...(二)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先后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16

      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三、防控重点重点重金属污染物。...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3.5%,全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较快提升,重金属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汉丹江流域内重点区域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治理

      湖北省大冶市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25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项目申请和储备应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相衔接。(二)闭环管理。...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政府印发《大冶市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办法》,适用于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未被涉农扶贫资金整合部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环境监管能力在内的用于各类中央

      阳江市“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10-20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建设用地准入环境监管有待加强。部门间联动监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开发建设等环节与土壤环境监管衔接不够,存在土壤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追着“土地开发跑”的现象,影响人居环境安全。

      晋江市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实施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27

      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重点区域:全市涉重行业企业区域重点污染物:铬。二、主要工作(一)健全重金属污染排放管理制度1.完善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22

      将全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全市性、市级组织开展的跨县域生态环境规划、重点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影响较大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市级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实施方案制定,确认为市级财政事权,由市级承担支出责任。...将镇(街)生态环境机构的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公务用车、环境执法、信息化等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事中事后监管,县域范围内重点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振兴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

      《东莞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28

      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部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尚不完善,部分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不够规范,部分企业重点区域地表硬化、防渗等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3.建设用地环境监管有待加强。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尚未形成。再开发利用地块数量多,环境监管与土地开发利用矛盾凸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26

      5.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明确年度环保领域的重点任务和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要点。落实做好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所有企事业单位持证排污。切实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的巡查执法监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27

      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重点区域:全市涉重行业企业区域重点污染物:铬。二、主要工作(一)健全重金属污染排放管理制度1.完善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河源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2-07-27

      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仍属较多,部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尚不完善,部分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不够规范,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区域地表硬化、防渗等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企业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等违法现象仍有发生。...环境监管与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基层力量不足。

      四川省“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11

      重点区域。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和凉山州甘洛县。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2022-06-23

      高考期间,各地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噪声污染监管。三是强化执法监管。...四是优化环境监管方式。指导各地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夏季臭氧监督帮扶工作改为线上开展。深入摸排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环保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政策需求,助企纾困解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26

      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有效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为目标,以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有效管控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