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1月,漳州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建设项目正式开建,在漳州全市安装600个微型空气站,用于监测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截至目前,该项目600个微型空气站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项目软件平台、手机App全部完成调试,系统已上线运行并提供有效数据。据了解,该项目的建设,在现有国控、省控监测站点的基础上
日前,河北邯郸印发于加快推进全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综合监测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综合监测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邯政办字〔2018〕80号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综合监测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
记者在天津市北辰区环保局镇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街(街道办)镇监测点空气中一小时前和24小时前CO、NO2、SO2、O3、PM10、PM2.5等6项污染物数据。天津北辰区在其所辖的9镇、7街、一开发区共设置了18个空气监测点位,每个点位安装一台数据监测仪器,仪器实时把采
11月25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通过绿色低碳实验室认证,荣获“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四星级绿色低碳实验室”证书,成为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内首个绿色低碳实验室。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深入研究减污降碳路径,通过首创绿色低碳标准、核算检测项目碳足迹、强化能源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
由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深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主办的2024第二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简称EMIE2024)将于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详情如下:为及时总结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一、2022年行业评述1.主要政策标准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三地将进一步加强联合互助与信息共享,打击跨市环境监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净化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详情如下:广佛中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跨区域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为加大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
为推动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环境监测技术推广和应用,指导和规范全省环境监测服务收费行为,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数据质量,抵制不正当低价恶意竞争行为,引领行业自律,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组织制定了《辽宁省环境监测行业指导价(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气候环境改变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各国在政府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多项环保政策。2020年9月22日,我国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环境监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机遇。
一、2021年发展评述1.主要政策标准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结合现有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工作,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的管理体系
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获悉,日前由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牵头制定的《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指南》(T/SSESB000002-2021)团体标准于2021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标准的发布实施旨在指导和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和持续提升。标准内容立足于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特点,注重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体现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核心先行、迭代完善”的LIMS建设实施的基本思路。
水质监测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种水源,如我国地表水,包括各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城市景观河道、水利工程水,以及我国各污染行业排除的废水污水;中游包括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运营服务;下游包括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等。
展望“十四五”,“三更三化”下的需求升级对所有环境监测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志于深耕这一市场的企业应尽早尽快在市场研判、技术研发、运营管理、一体服务、并购整合等方面做足功夫,以便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