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结果1045

      来源:光明网2021-03-06

      碳中和指的是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中国气象2021-03-05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实现1.5℃温升目标需要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0%至60%,以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相对平衡。...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任重道远。碳中和是《巴黎协定》的既定目标,提出2℃温升控制和力争实现1.5℃温升目标。

      来源:期货日报2021-03-05

      通过压缩粗钢产量,同时积极推进短流程、非高炉炼铁和氢冶金等工艺结构优化和新技术应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实现钢铁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到峰值。...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讨”水泥行业深度脱硝的关键技术

      来源:中晶环境2021-03-02

      图2 2009-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水泥熟料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2.1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排放水泥行业co2排放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从原料分解到生产工艺,都会产生相应的碳排放

      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

      来源:文涛宏观债券研究2021-03-02

      根据iea数据显示,197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7.8亿吨,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95.3亿吨,近50年排放量增长超过12倍。...石油燃烧及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约为15%左右。今年随着天然气的推广,天然气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从1%增长到5%。

      来源:曾老师的资本观察2021-02-28

      基于以上逻辑,2021年,我们看好以下八个机会,我们将从“为何看好”,以及“为何今年很看好”两个角度出发,谈谈我们的看法:机会一:碳中和的长期赛道当前每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0亿吨,未来全球都会面临减排问题...新能源能够解决的碳排放量,只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其他的排放来自于工业生产、生活方式、交通出行、甚至农业养殖。未来很多年,碳排放会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行业。

      来源:大众证券报2021-02-24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41.7亿吨,其中中国排放98.3亿吨,分别是紧随其后的美国、欧盟的2倍和3倍。中、美、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

      来源:长江证券2021-02-21

      从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迈向成熟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以最低的全社会成本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我国碳排放量还处于上升期,美国和欧盟分别于2007 年左右和上世纪70 年代末达到峰值,且承诺在2050 年实现碳中和。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2-20

      但不能因此而说纳入范围覆盖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以上,主要原因是电力产生的部分排放会在其他高耗能行业作为电力消费的间接排放被重复计算。是全国碳市场金融创新值得期待。

      来源:浙江新闻2021-02-18

      会议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生态扶贫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2-18

      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巴黎协议约定时间所剩无几根据2020年12月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2020年全球将向大气中排放340亿吨二氧化碳,与2019年相比减少24亿吨。

      来源:格兰富2021-02-07

      同时,仅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因此,汽车制造商加速绿色转型的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优化行业的水和能源使用方式,汽车行业有望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国泰君安2021-02-03

      2)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但据记者了解,先行先试的海阳只是凤毛麟角,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占比长期超过70%的燃煤仍是“雷打不动”的主力热源,由此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由此观之,以煤为主的供热方式能否改变?...清华大学教授付林表示,这些方式虽然实现了燃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但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居民采暖急需低碳转型、尽早碳达峰。北方采暖碳排放究竟有多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一直以来,煤炭消费比重过高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不可否认的是,此前大规模的煤改电、煤改气,确实大幅削减了局部地区的煤炭消费量,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但这更多是治理雾霾的“副产品”。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2-01

      技术创新水平是中介变量当某一纳入监管的企业得到配额后,如果它利用先进减排技术等措施,使本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规定配额,便可以将多余配额进行出售,进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2225家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也是被《管理办法》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条件之一。

      来源:梁中华宏观研究2021-02-01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41.7亿吨,其中中国排放98.3亿吨,分别是紧随其后的美国、欧盟的2倍和3倍。中、美、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2-01

      但据记者了解,先行先试的海阳只是凤毛麟角,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占比长期超过70%的燃煤仍是“雷打不动”的主力热源,由此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由此观之,以煤为主的供热方式能否改变?...清华大学教授付林表示,这些方式虽然实现了燃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但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居民采暖急需低碳转型、尽早碳达峰。北方采暖碳排放究竟有多高?

      来源:大荔融媒体2021-01-29

      据了解,陕西旭彤生物质发电项目总投资3.4亿元,项目运营后每年可回收利用秸秆、树枝等生物质燃料24万吨,发电量2.1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燃煤7.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万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高碳锁定效应未得到足够重视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即地区或行业年度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持续下降的过程。按照目标,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日前在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抛出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