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总量”相关结果764

      来源:新华日报2021-03-05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谈到,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绘就,江苏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十四五”关键期该从何处发力?

      来源:东莞深瑞2021-03-04

      目前,全国碳市场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增强了其低碳转型意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批纳入电力行业。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04

      北京是在全国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减煤降碳加快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能源清洁化是第一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戴子星表示,“能源清洁化转型、控制化石能源增长是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的重要基础。”

      来源:赛迪顾问2021-03-04

      作为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生态环境保护仍长期面临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要求持续提高等多重压力。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1-03-03

      记者3月2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市碳排放总量增幅逐步放缓,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已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

      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

      来源:文涛宏观债券研究2021-03-02

      从结构上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煤炭的燃烧及使用。与世界能源结构不同,我国更依赖于煤炭资源。在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约为80%,2018年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76亿吨。

      迈开碳中和的脚步:各省最新政策梳理

      来源:一瑜中的2021-03-02

      如浙江,“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显著下降,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平均先进碳排放对标机制”。

      高能耗换水质模式不可持续 污水处理行业如何实现碳中和?

      来源:前海深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2021-03-01

      所谓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全部抵销,实现“零排放”。碳中和将带来哪些改变?

      来源:曾老师的资本观察2021-02-28

      新能源能够解决的碳排放量,只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其他的排放来自于工业生产、生活方式、交通出行、甚至农业养殖。未来很多年,碳排放会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行业。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22

      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一般需要60年时间,可见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的速度和力度比发达国家要大得多,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和大国担当,也给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于制造业首位的钢铁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来源:小君大正2021-02-22

      中国的钢铁行业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唐山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必将走在这一历史的潮头,热风炉及轧钢加热炉领域的深度治理将会树立又一个绿色深度减排的“唐山标准”。

      来源:长江证券2021-02-21

      )规模:截至2020 年底,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 多个行业,接近3000 家企业,一级及二级配额市场累计成交量4.55 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05.45 亿元;试点碳市场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2-20

      图1 全国碳市场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顺序及规模变化预估图(单位:亿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八大行业全部纳入,覆盖的年碳排放总量预计在80亿吨至100亿吨之间,体量相当巨大。

      来源:赛迪顾问2021-02-19

      作为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生态环境保护仍长期面临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质量要求持续提高等多重压力。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16

      面对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钢铁工业减排压力巨大,未来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以及严峻的 “碳经济”挑战。二是钢铁能源消耗结构高碳化。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16

      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吨钢能耗的下降表明中国钢铁企业吨钢碳排放也在同比下降,但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碳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升高。...“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将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同时还可能面临更多来自“碳经济”的国际挑战,加快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10

      “我国发电行业全年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因此,尽管目前只有电力一个行业参与交易,全国市场启动后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按照要求,企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折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煤,即纳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交易等信息并接受监管。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21-02-07

      我国作为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中心,粗钢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加之我国钢铁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导致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行业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07

      我国作为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中心,粗钢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加之我国钢铁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导致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行业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05

      而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工业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位居制造业行业首位。因此,钢铁行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