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产能控制”相关结果53

      来源:博州政府网2018-04-13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控制,实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措施。...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对列入淘汰类的,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

      专家解读|“2+26”城市建材行业排放情况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VOCs前沿2018-02-12

      因此,化解区域产能过剩、降低区域产能保有量是有效减少水泥行业排放总量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和2+26城市的产能控制重点应放在唐山、石家庄、新乡、郑州、淄博、邢台等熟料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城市。

      环保部:关于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11-27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控制。2.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清理。其中包括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数量,不准开工、停止建设、补办手续数量。3.落后产能淘汰。

      来源:环保部官网2016-11-15

      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严控钢铁新增产能,但江苏省2013年以来新增钢铁产能控制不力,盐城联鑫钢铁、徐州铁矿铸业、睢宁宁峰钢铁、冠兴轧辊等企业违规新建或续建钢铁产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1-14

      (二)存在问题我省是全国钢铁产能大省之一,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以基建材料为主流的钢铁行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受国家过剩产能控制和我省金融担保方式影响,企业融资信誉降低,钢企生产运行资金紧张

      河南省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7

      河南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河南省濮阳发布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实施方案河南省开封市十三五规划:涉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附全文)第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清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31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强化重点行业产能控制。六是强化热电联供,淘汰分散小锅炉。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推行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或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4-30

      另据韩水介绍,为避免热电联产的大力推广与煤电产能控制产生矛盾,《管理办法》主要采用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加大节能改造,即有电厂的地方通过改造实现供热;二是在电力富余地区主要采用背压机组,如2台5万千瓦的背压机组...导读:当前煤电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煤电新开工规模受到严控,我国将取消一批不具备核准条件的项目、暂缓一批项目核准、缓建一批已核准项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热电联产项目却在沐浴政策甘霖。

      关于开展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竞争性评审工作通知(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5-19

      (三)防治目标综合考虑涉重金属产能控制、削减排放、安全处置、风险防控等方面,以减量、防控、治理为导向,在查清现有重金属污染排放总量基础上,合理确定2015-2017年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相关指标可量化...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园区化发展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清洁材料替代和行业清洁生产管理;促进涉重金

      来源:西本新干线2015-03-27

      尽管在这方面,河北省在钢铁环保和产能控制上确实也做出了努力,但是仍然需要从严根治。...这些民营钢企存在着数量多,隐藏深,难控制的特点,甚至有些民营钢企就是黑户。如何能够真正地去要求这些环保不达标的钢企,对环保部门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三是环保设施不达标。

      来源:政券日报2015-03-19

      可见宝钢股份在烧结脱硫上的控制指标都远低于国家标准。国内有很多钢企其实在环保设施、产能控制还有经营业绩上都做得不错,但是由于部分钢企的无序竞争,使得一些运营良好的钢企的钢铁板块业绩也被拖了后腿。

      来源:中国建材报2014-04-21

      碳交易市场的开启,将倒逼水泥企业通过产能控制、升级节能减排设备等方式来控制碳排放量。...多地陆续启动碳交易市场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3-04-15

      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层面,与会者建议,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重污染产业的产能控制。加强区域能源联动,改善区域煤炭消费结构。加大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扬尘污染的防控力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