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净零减排”相关结果167

      来源:中国矿业报2021-07-30

      ,促进农业空间降低净碳排放。...自然生态系统储存的碳汇也可能随着吸收饱和而碳汇量趋于零,甚至有重新释放的风险。例如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虽然很高,但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碳大量分解释放成为碳源。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对标与启示(英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27

      要实现2050年的碳排放目标,需要提高低碳电力的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要达到目前的4倍,其中,风力和太阳能是核心,政府计划2030年海上风力发电规模扩大4倍。...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间,英国温室气体减排初具成效,2018年比2008年下降了30%。2019年6月,英国提出了《2050年目标修正案》,正式确立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探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框架路线图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7-26

      )描述的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作用的一种状态,其侧重点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不仅要考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带来的生物地球物理效应(biogeophysical effects)。

      来源:北京日报2021-07-26

      据估计,目前中国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碳排逐渐减少,最终归零。那么碳中和与碳达峰又是什么关系呢?...碳减排的关键是电力清洁目前可再生能源基本上还是以电的形式体现。2020年我国的风电、光伏电的装机量加起来超过24%,但发电量加起来只占总电量的9%多一点,这是因为它们的利用小时比较低,贡献还比较少。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气候中性指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不造成净影响的一种状态。...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较长,即使实现全球碳中和或净零排放,历史累计排放也将造成持续几十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净负排放将是更为长远的目标。三是碳汇靠不靠谱?

      碳中和正当时 第3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盛大开幕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7-09

      彭勇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彭勇也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四川作为经济和清洁能源大省,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将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着力突破低碳、零排、负排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逐步呈现更宜居、更可持续发展的...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一直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本届成都环博会上,约20家固废处理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包括维尔利、万宸环境、加隆、汇达通、水木清辉、盈和瑞、净科达、科选环境等集中展示生活

      碳中和愿景下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路径

      来源: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06-30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能否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球范围的碳排放,即碳中和。...本文结合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分析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探讨我国垃圾分类体系中与化石能源相关的环节,提出在垃圾分类领域实现碳减排的发展方向。

      清新环境与金岩集团达成焦化行业CCUS示范工程合作意向

      来源:清新环境2021-06-25

      清新环境与金岩集团将合力探路焦化行业的碳排放“路线图”。温克忠表示金岩集团将成立专项委员会,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坚决执行吕梁市碳减排措施,为国家碳减排尽献绵薄之力。

      “双碳”承诺掷地有声 各行各业涌现“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

      来源:亿欧2021-06-24

      3、中海油加快加快“绿色油田”“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单船lng资源全产业链“碳排放”。4、华能集团将逐步提...蚂蚁集团发布了自己的碳中和路线图,通过办公区节能减排管理,供应链升级等措施争取2021年起实现运营碳中和,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来源:普益标准2021-06-24

      ,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动态“排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展开积极合作,通过人为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减少净排碳量并致力于实现碳中和。(一)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背景及内涵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碳中和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

      来源:东海期货研究2021-06-18

      图3电解铝生产用电来源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3电解铝节能减排方向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路径可从“量”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两条可能的减排路径:一是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代替火电的使用;二是循环利用再生铝资源。工艺技术革新空间有限,减排或从能源转型及严控新产能投放出发。

      来源:西泽研究院2021-06-15

      亚马逊2015年就启动了shipmentzero计划,致力于将其涉足的所有运输流程碳,2025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全国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的碳金融工具作为重要的减排工具,也将迎来广阔的发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对中晶环境的投资

      来源:中晶环境2021-06-11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可持续投资负责人陆美珩(priscilla lu)表示:“中晶环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前沿技术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投资这些技术感到兴奋的原因,这项投资也符合最近中国在气候峰会上的承诺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04

      巴斯夫正在开发以甲烷为原料的零碳制氢技术;还与sabic、林德合作,打造世界上第一台电加热中式装置,有望达到90%的减排比例。bp也提出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巴斯夫全球副总裁郑大庆告诉记者:“巴斯夫设定更宏伟的目标,即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来源:北大国发院2021-06-04

      据估计,中国目前全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们要在40年时间里把净碳排逐渐减少,最终归零。...碳减排的关键是电力清洁目前可再生能源基本上还是以电的形式体现。

      丁爽 | 碳中和之关键:及时达峰 抑制峰值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1-06-03

      然而,在未来短短40年内实现碳排放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中国gdp总量有望在15年内翻一番,经济的快速增长通常会带来碳排放量的增加。此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增长模式的能源密集程度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02

      在“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城市应进一步侧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而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作为对二氧化碳进行“”的关键技术,符合了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转型的未来需要...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能源结构不仅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也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挑战。

      观点分享 | 森林碳汇可否是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的捷径?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5-21

      在壳牌公司宣布该计划不久,意大利石油公司eni spa也更新了自己的碳排战略。...如果没有更具体的短期行动去优化补充这一技术方案,“”排放的各种目标将成为童话故事,或只是重度排放行业的幌子。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5-18

      北京时间5月6日晚,第十二届彼得斯堡气候对话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实现碳排放即“碳中和”的时间,将从2050年提前到2045年。此消息一出,引起极大的关注。...《德国联邦气候保护法》的核心目标是“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5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且目标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这部法律为确保德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严格的法律框架。

      来源:光明网2021-05-08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症结在于人为碳排放与自然界碳吸收间的失衡,而“治本”的方法就是要系统有效地削减经济社会活动的净排放。...此外,还可以以减税、价格调控激励政策等激励制度推动达到准入机制的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低碳绩效,打造一批“零碳”的企业模式。各行业的碳排放不是“孤岛”,存在普遍的耦合关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