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封存技术”相关结果141
      解读丨碳捕集利用与<mark>封存</mark>(CCUS)<mark>技术</mark>是什么?

      来源:生态环境法规标准2021-08-06

      co2 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 注入深部地质储层,实现 co2 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ccs技术封存的方式有陆地封存、海洋封存和将co2固化成无机碳酸盐三种。

      碳中和大势所趋 资源化风劲泉涌

      来源:中金点睛2021-08-04

      materials economy,中金公司研究部图表:工业减排效果分解(以2050年为例)资料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其他跨行业减排政策包括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实施碳价机制、应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30

      二是加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的研究力度,降低ccus技术成本,重点针对电力行业、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等,逐步推广商业化,完成能源体系减排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8

      针对这部分难以消除的二氧化碳,就要采用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相比捕集、封存,我们更应重视利用环节。...“既要开展新一代大规模低能耗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安全可靠封存与监测,以及运输技术等研究,也需重点开发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利用技术。”“即便实现了碳中和,化石能源消费仍将占据一定比重。”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7-19

      当前,一方面要开展新一代大规模低能耗co捕集技术、co驱油利用与封存技术、co安全可靠封存与监测及运输技术等研究;另一方面重点开发co化学转化利用技术

      来源:南京日报2021-07-11

      最终探索通过碳捕捉、碳封存技术固化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实现水泥行业深度脱碳生产。市发改委副主任田峥嵘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来源:CCU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1-07-09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不断发展,在中国的能源转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清洁能源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石油、煤化工和发电等行业已经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形成可转移的专业知识,钢铁行业可以跨过行业壁垒,与这些行业合作,应对挑战,并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成为向可持续未来过渡的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2

      报告明确提出,以ccus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解决现有能源资产排放问题,如水泥等难以减碳的行业;支持迅速扩大低排放氢气生产并从大气中去除一些二氧化碳,在电力等无法轻易或经济地替代化石燃料的领域,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如果考虑全社会协同,如采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碳汇,开展行业间碳交易等措施,钢铁行业未来也许有可能趋近碳中和。”殷瑞钰认为。...“我国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一是钢铁与化工、建材、农业、社会多产业低碳固碳,二是低碳冶金及相关技术创新,三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四是研发应用推广低碳高性能钢材。”黄导表示。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6-16

      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需要依托技术革命,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氢还原、富氧高炉等。六是强化以碳统领,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保障。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1-06-12

      不少企业通过提高碳利用和碳转化技术等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多个油田积极利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固碳。...如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稳定运行12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90余万吨;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已完成先导性试验,新疆ccus产业促进中心被列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全球五大中心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6-11

      所以我们浙江大学开发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通过)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我们就可以把大学开发的技术放到中心进行交易。...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交通、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等市场需求大、减碳作用明显的绿色技术,充分发挥交易对绿色技术研发的导向和强化作用,推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研发体系。

      碳中和特别专题:“双碳”战略意义深远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6-10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平衡。2.三重内涵决定“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平衡,狭义上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

      “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二:财政视角下的碳中和

      来源:钟正生经济分析2021-06-04

      根据高盛测算,跨越75%脱碳水平之后中国的脱碳成本曲线将极为陡峭,最终实现碳中和有10%的碳排放必须依赖自然碳汇和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技术(daccs),这些技术路径外部性强、成本高,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有限

      丁爽 | 碳中和之关键:及时达峰 抑制峰值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1-06-03

      为实现更低的碳排放峰值,中国需严格停止审批新建未使用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的燃煤电厂,同时扩大清洁能源产能,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预计中国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降至约15%,基本可通过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抵消,75%的能源消费为可再生能源,余下10%为氢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02

      在“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城市应进一步侧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而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作为对二氧化碳进行“净零”的关键技术,符合了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转型的未来需要

      来源:环球网2021-06-02

      三是创新氢能技术,发展新一代风能、光伏、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发电技术和蓄电池技术;四是加快碳循环再利用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高效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生物质燃料或合成燃料技术、人工光合成技术

      《鞍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宣言》正式发布!

      来源:鞍钢日报2021-05-31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研发应用低碳冶金技术和前沿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四是布局新能源产业,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氢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应用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

      来源:辰于公司2021-05-18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我国将分五阶段推动ccus技术发展,包括示范项目、商业应用、新型技术、初步集群、广泛部署等,最终建成多个ccus产业群。

      双碳目标下 不可或缺的CCUS为何发展缓慢

      来源:辰于公司2021-05-17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前沿减排技术之一(见图5)。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如果没有ccus,绝大多数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减排目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