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滞留设施”相关结果59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25

      道路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可采取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湿地等雨水调节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周边区域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污染。...新建公园、绿地应结合实际采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植草沟、湿地、湿塘等分散式消纳和集中调蓄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道路

      来源:海绵城市网2017-01-18

      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可以达到蓄渗、净化雨水的目的。生物滞留设施有两种: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示意图延伸阅读:技术篇|如何做海绵城市?

      来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2017-01-16

      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延伸阅读:盘点:2016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年度大事件【案例】深度剖析!

      来源:给水排水2016-12-22

      lid设施的种类对蚊蝇滋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按照目前lid工程实际经验,较为成熟的lid设施种类包括植草沟、湿塘、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蓄渗设施等等。

      来源:水工网2016-12-16

      (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

      来源:湖北省政府网站2016-12-14

      大力建设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储水池塘、微型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城市海绵体,涵养城市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

      来源:南京日报2016-12-01

      改造的具体做法是,进行透水铺装、建设下沉式绿地、打造绿色屋顶、设置生物滞留设施、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等。...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海绵体,可收集周围硬化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并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截留和净化小流量雨水径流。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2016-11-10

      (4)已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示范内容:已建城区海绵化改造和排水管网提标改造;适用技术: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植草沟、树池、雨水桶/罐、蓄水池、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管网提标改造、雨水管断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5

      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编制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避免大拆大建(七)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结合绿地和景观水体建设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

      来源:威海晚报2016-07-11

      小区设计中应优先选择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渗井和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开发商可以视实际情况设计更为先进的绿色屋顶或下沉式绿地。...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城市绿地与广场宜利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绿地中的景观水体等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通过雨水湿地、湿塘等集中调蓄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径流雨水

      来源:威海网2016-07-11

      小区设计中应优先选择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渗井和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开发商可以视实际情况设计更为先进的绿色屋顶或下沉式绿地。...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城市绿地与广场宜利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绿地中的景观水体等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通过雨水湿地、湿塘等集中调蓄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径流雨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1

      5.在材料和工艺选择方面,渗透部分设计中应优先选择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渗井和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视实际情况选用绿色屋顶或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设计应与室外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储存部分设计中应优先选择蓄水池

      来源:固废观察2016-07-02

      (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2016-05-12

      1)从用地的几何上看,从源头削减的理论上看,从小海绵的建设看,就是破碎的、分散的、小型的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lid的措施,不应轻易下结论。2)但从雨水综合管理的系统上看不能碎片化。...介绍了几种城市水环境调控的模式:1)水量-水质=生态联合调控2)土壤植被与水量水质调控3)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路径4)污染截控-净化处理-风险控制5)水的再生循环与水质复原6)水量水质调控技术路径7)补水水质与生物可获得性高明总经理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16-02-22

      城市绿地与公园应因地制宜采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微地形、雨水花园、小型人工湿地、湿塘等分散式消纳与集中式调蓄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海绵型城市绿地系统,提高雨水的滞蓄与资源化利用能力。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10-16

      同时,广泛采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雨水湿地等绿色、生态化的人工措施,调蓄雨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回收利用雨水。...其次,城市建设采取低影响的开发模式,对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产生新的负荷压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

      来源:三亚政府网2015-05-28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就生动地用图例说明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概念,传统的快排模式,降雨一部分蒸发(腾),一部分下渗,有超过80%被排放,而在海绵城市,除去蒸发(腾)环节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下渗减排

      来源:溯本追袁聊环保2015-05-13

      下渗减排指的是通过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等设施将雨水滞留,达到减排的目标;集蓄利用指通过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将雨水起到收集利用的效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