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税人”相关结果612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09-12

      ,我国对污水费和废气污染物两项排污费的征收始于2003年,当时考虑到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征收标准仅相当于治污成本的50%,这就是说,企业排污成本远低于治污成本,意味着企业污染主要靠政府掏钱治理,最终由纳税人埋单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9-10

      这就是说,企业排污成本远低于治污成本,意味着企业污染主要靠政府掏钱治理,最终由纳税人埋单。而这10多年来,政府治理污染成本不断攀升,企业排污费却原地踏步,成本倒挂越来越严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22

      为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平山县地税局配合全县产业转型升级计划,积极梳理和落实涉及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整理有资格享受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名单,按优惠项目建立纳税人名单库,保证优惠政策逐户落实到位

      来源:聚光科技2014-07-31

      2014年3月17日,中国农科院将士强研究员在仪器信息网发布《要珍惜纳税人的钱,在仪器设备招标采购中要谨慎,透明和公开》一文,顿时激起千层浪,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3

      各级地税机关按照企业类别上门辅导企业如何用足、用好节能减排政策,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和办税程序,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7-03

      纳税人自发生违规排放行为之日起已申请并办理退税、免税的,应予追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通知》(财税〔2013〕23号)相关规定,纳税人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免税政策的,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4

      纳入每一项监测指标都要花钱,这些都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要做,需要给出理由,并不是想当然。

      来源:检察日报2014-05-26

      既然开征环境税的目的如此鲜明,那么,政府部门能给纳税人怎样的承诺?收了税办不好事情怎么办?拿环境税来约束企业和个人,又拿什么来约束收税者?...挨罚的当然是地方政府,真正埋单的却是当地纳税人。环境税,最后大概也是同样的效果。当下,由消费者实际承担却记在企业功劳簿上的所谓间接税已经够多了,不要再以保护环境治理雾霾之名,给消费者增加新的消费税了。

      来源:杭州日报2014-05-26

      政府要逐步学会抑制自己花钱的冲动,政府的钱,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如何用好纳税人的钱,服务二字,是要义。

      来源:OFweek节能网2014-05-16

      (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通知》(财税〔2013〕23号)相关规定,纳税人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免税政策的,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来源:常州晚报2014-04-23

      年东方航空营业外收入合计达33.19亿元;其中,获政府补助达到23.69亿元,较2012年的17.20亿元增加了6.49亿元;但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不过23.76亿元,换言之,东方航空所谓的赚钱,其实99%来自纳税人

      来源:检察日报2014-04-16

      这就是说,企业排污成本远低于治污成本,意味着企业污染主要靠政府掏钱治理,最终由纳税人埋单。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金荣2014-04-14

      因此,要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附加税性质和地位,将其发展成一个独立税种,重新设计城建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等基本要素,通过差别对待原则,充分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引导和资金支持功能。...但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一种附加税,没有独立的课税范围,以纳税人应交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计税基础,按比例征收。这种征收方式和附加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税种对优化环境的功能和作用。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2014-03-21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再度出现,新政策采取了公告的形式,公告就是公而告之,公告中规定的政策不必再层层转发,基层税务机关可以直接执行,从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方便纳税人递交申请资料。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永丽2014-03-21

      无害化到资源化的过度或将会有5年并行时间傅涛介绍,传统水业是公共服务外部化的一个产业,是拿纳税人的钱做的服务,具有政策导向性。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4-02-10

      政府如何在责任不明晰情况下实施污染者付费,而不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为污染企业买单,成为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瓶颈,也是国内环保产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于华2014-01-21

      如果没有猜错,这笔钱,应该来自财政收入,也就是纳税人的钱,那这笔巨款的使用是否获得民众的同意?而且,污染来自企业,为何治理污染却要污染受害者掏钱?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3-12-24

      有人提出,这是在用纳税人的钱治理企业造成的污染,认为罚款其实是财政资金的一种挪移。群众饱受灰霾之苦,最后竟然还要掏钱负担这笔罚款。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3-12-23

      比如,有的省对雾霾严重的城市开出巨额罚单,以罚促改,但款源竟是纳税人的钱,岂不荒唐?有的用人工降雨、地面泼水等物理方法消雾,哄孩子呢?

      来源:科技日报2013-12-17

      杨进提出,财政拨款属于纳税人的钱,每年计划用于什么项目应该经过人大审议,将这部分的钱拿出来作为罚款后用于蓝天工程,这是否说明蓝天工程每年预算不足?是否变相提高了蓝天工程项目的地位?法理上是否有冲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