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膜残留”相关结果85
      面对比雾霾更恼人的“垃圾围城” 你往哪里逃?

      来源:阅古谈今2017-02-04

      农村的情况则更令人担忧,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臭味,农田里地膜残留物、农药、化肥、食品包装物、塑胶袋和生活垃圾处处可见,而农村大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不少地方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

      行业研究|论土壤环境的保护、改善与风险防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01-17

      残留地膜成旱作农业最大污染源。地膜大面积使用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残留地膜污染耕地也与日俱增。...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13号)显示,全种植业地膜残留量达12.10万吨。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6-10-28

      生活中洗涤剂的使用以及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机农药、地膜等使用,使有机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有机物污染。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0-11

      2.农药残留治理工程。以治理现存残留、控制新增污染为重点,集成推广农药残留微生物治理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二、建设任务各项目县应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看得见、可操作、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干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建设内容,分别组织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地膜污染防治

      来源:有机肥农化大全2016-09-05

      例如,农用地膜虽然可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作物生产周期,但连续覆盖栽培,将削弱土壤的通透性、含水量、微生物活性并阻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另外,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及喷洒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也将落入土壤中,污水灌溉和地表径流也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原因。

      来源:东莞唐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08-15

      作为与土地联系最紧密的农民来说,则需要改变现有的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不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对耕地进行轮作休耕,让其休养生息,从而实现污染耕地的绿色修复。...要在全国分好地类,再确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尤其是土壤污染修复时,不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其成本、修复周期、残留毒性、污染物存在形态等都是不一样的,必须与日后的用途结合起来。

      来源:土壤改良2016-08-02

      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5

      加强对玉米、水稻、蔬菜产地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投入品、农业畜禽养殖、地膜残留等面源污染监测。到2018年,完成中部产粮区、东部山区半山区及西部的13个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位及15个地膜残留监测点位建设。

      来源:农资人2016-07-18

      研究表明,当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0千克每公顷时,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分别下降17.8%、13.2%和16%;地膜残留达到75千克每公顷 时,会造成花生当年减产10.9%。

      来源:农民日报2016-06-23

      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基本探明了我国地膜残留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首次提出了作物地膜安全覆盖期和地膜使用强度的概念,制定了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地膜安全覆盖期表,计算和绘制了全国地膜使用强度分布图,为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点绿网2016-04-21

      废旧地膜清理不彻底积累在农田土壤中,将会严重污染农田土壤。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疆,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量已达到16.88公斤,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5倍。

      来源:中安在线2016-03-11

      李爱青告诉记者,从污染类型看,主要是重金属超标、化肥农药和地膜残留造成的面源污染等。

      来源: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6-03-08

      2014年12月,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到山东省的耕地质量存在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化肥施用量超标;2)农药残留污染;3)地膜残留;4)秸秆未有效利用

      来源:科学网2016-02-17

      ,推广地膜残留农艺防治技术和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重点改良盐碱化及沙化等障碍土壤。...首先,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现象十分普遍,甘肃省长期覆膜农田地膜残留量到达了4.8~15.4公斤/亩,严重威胁耕地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5-12-04

      初步构建了由273个农田氮磷流失、210个农田地膜残留、25个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定位监测点和2万个农田调查点组成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常态化、制度化运行。...推动地膜标准修订,解决残膜易破碎、回收难的问题;2015年中央投资1.6亿元在新疆、甘肃等7个省区(兵团)实施地膜回收利用示范,新增残膜加工能力约4.6万吨、回收地膜面积约1212万亩;在11个重点省份启动实施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

      来源:农民日报2015-11-04

      1 现在:重使用,轻回收,农膜残留导致白色污染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第一块农用地膜。...严昌荣说,但同时,我们研究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农用地膜残膜污染的区域与地膜使用的区域完全是重合的。农膜残留会产生怎样的污染?

      来源:农业部2015-10-27

      但是,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当前我国当季农膜回收率不足2/3,局部地区地膜残留污染严重。地膜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涉及方面广,治理难度大。

      来源:经济日报2015-09-09

      ,从源头上遏制地膜残留污染。...为了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一方面要扩大标准地膜推广,并应用机械化回收手段控制地膜残留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可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

      来源:农业部2015-08-17

      2013年,全国农膜用量为249.3万吨,由于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以及残膜回收再利用技术、机制欠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为白色污染,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药利用率偏低,仅为35%,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破坏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四是地膜回收率较低,破旧农膜残留问题仍有待破解。

      来源:新华网2015-04-15

      然而,由于超薄地膜的长期使用并缺乏回收机制,大量地膜一揭就碎,残留在农田里,白色革命带来了白色污染。甘肃省通渭县李家店乡一位在田里捡拾地膜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膜要是烂在地里,过几年庄稼就长不出来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