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地膜,时至今日我国每年超过2亿亩土地覆盖地膜,使用量超过100万吨,是全世界使用地膜最多的国家。普遍的不可降解地膜虽然 保温保墒作用明显,但使用后需大量人工来清理废旧地膜,费时费工。清理不出来的废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导 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容易造成播种后的缺苗断垄现象,残膜还会阻碍耕作机械工作,致使耕层变浅,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表明,当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0千克每公顷时,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分别下降17.8%、13.2%和16%;地膜残留达到75千克每公顷 时,会造成花生当年减产10.9%。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膜覆盖的正面意义正在逐渐被残留污染造成的危害所蚕食。
快递包装袋两年就降解,“秘密武器”破解白色污染
除了可降解地膜,成功开发餐盒、塑料袋等多个产品,其中,氧化生物双降解塑料袋类产品已先后被第11届全运会组委会、深圳航空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采用。王丽红称,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最短只需要3个月。“现在,很多人把塑料袋‘妖魔化’了,一说塑料 袋,立马联想到有毒、致癌。其实,我们生活中需要它,塑料袋并不可怕。”
7月16日,山东省快递协会召开“绿色快递在山东”新闻发布会,山东三家快递企业本月底起将更换公司生产的可降解环保包装袋。“双降解塑料 袋的优点和地膜类似,不改变现有普通塑料袋的优良使用性能,降解过程通过光热作用完成,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有机质等,降解过程仅需两年。”
目前,山东省每年使用地膜大约在14万吨左右,地膜覆盖面积超过3000万亩,为缓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副作用,解决农田中的白色污染问题,
这项技术拥有国家专利16项,通过中国科学院王佛松院士为鉴定组组长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相关技术产品通过 国内外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被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列为2016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09年在山东省棉 花上开展大田试验示范至今,山东省马铃薯、棉花、花生、大姜、大蒜等主要覆膜作物上累计应用面积超过110万亩,得到用户及农技推广部门的一致认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用地膜残留问题依然令人担忧,吕军拿着铲子,轻轻叹了一口气。吕军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她在新疆某地进行残膜调查时,撬开土壤,只挖了几铲,便看到了一团团破塑料。她告诉记者,这就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用地膜。最终,在一平方米深约20cm的耕层中,收集到了一大堆
地膜每年用量达上百万吨,残留超标严重会导致作物减产田间“白色污染”如何变废为宝?“今年我家15亩烤烟收入近5万元,地里废弃的烟膜还让我额外收入了500多元。”日前,在重庆市黔江区白土乡三塘村的废弃农膜收购点,建卡贫困户董成章将废弃的烟膜过完秤,领到钱时高兴地说,“烟地清理干净,干活也清
2016年我国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84×107hm2,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农用地膜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其残留在耕地土壤中的碎片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面源污染问题之一。我国农用地膜使用与污染态势分析1.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显著增加:我国地膜覆盖面积
11月8日,人们期待已久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正式对外公布,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已联合印发该文件。这意味着为期三年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正式打响,各项任务将进入实施阶段。上述文件重点明确了五项任务,比如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生活垃圾污水治
如今,地膜、酒糟、秸秆这些污染源,已变为了致富宝。贵州烟草立足烟草生产资料自身需求,找到了一条绿色导向、循环经济增收之路。目前,全省共兴办地膜加工厂10个、有机肥工场120个、生物质燃料加工点10个。2017年,预计帮助烟农增收7500万元以上。烟农收集废旧地膜,烟草公司给予补贴,废弃地膜经过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逐渐在玉米、棉花等作物中推广应用,这一技术使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被人们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近年来,由于增产效果明显,地膜覆盖技术在中国农业生产中迅速普及。然而,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残膜的白色污染已
在日前举行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暨宣贯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表示,新标准提高了地膜的厚度下限,有利于杜绝超薄地膜的泛滥,推动地膜回收利用,促进耐老化地膜的发展,对于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将发挥重要作用。新标准为
说到白色污染,我们一定不陌生。塑料制品生产之初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可降解技术的应用不足使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对土壤、水源都产生了一定污染。作为陕西省环保志愿者暑期青年使者助推家乡生态文明建设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心塑实践团,近日在西安完成前期筹备后,齐聚太白县,实地调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各地在耕地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各种农作物的产量、经济效益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步。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解决白色污染已刻不容缓。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华士飞、王继亮等呼吁。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地膜白色
编者按:秋收结束后,下一个生产周期之前,除了秸秆需要处理外,上一茬使用过的农膜也要及时清理回收。农膜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难题,其资源化利用也可实现变废为宝,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现在:重使用,轻回收,农膜残留导致白色污染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第一
1月9日,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服务“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大力提升研发设计、数智赋能、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文件还提出,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服务供给。详情如下: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作出部分修改,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为了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在我省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适应我省高质量发展需要,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1月8日发布《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
近日,葛洲坝(英德)水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市政设施管理,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天然水收集与分配,建设工程施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波水清景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英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北极星水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基本完成海洋工程排污许可管理;制修订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等一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完成全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指引》指出,办理污
为规范上海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活动,提高企业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上海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管理试行办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国家金融监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近日,山东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由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环境卫生管理(不含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检查,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的处置服务);生态环境材料制
农膜是继种子、化肥和农药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应用广泛。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农用薄膜添加剂,可在环境中释放并污染环境。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应光国团队的副研究员张芊芊等全面阐述了我国农膜使用量及其塑料碎片的环境残留量,并评估了农膜使用全生命周期中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释放量和环境归趋。相关研究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1﹞1298号,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详情如下:
19世纪,美国台球运动盛行,当时的台球制作原料是珍贵的象牙,由于象牙来源困难成本又高。台球生产商宣布,凡是发明出象牙的替代品,就奖励1万美元。
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全州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推广应用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积极,,努力推动耕地地力提升。
纵观全球,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塑料垃圾的治理力度像中国这么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物流等行业快速发展,在越来越便利化的同时,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塑料包装制品等开始频繁进入我们的生活。
纵观全球,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塑料垃圾的治理力度像中国这么大。一、全球废弃塑料规模庞大,“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塑料是有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因此在农业、工业、建筑、包装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废弃塑料没有得到合理的、正确的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限塑令”。《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条规定又被业内称为“禁管令”。半年后,在《意见》基础上,2020年7月10日
塑料的发明和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由于不可降解的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不仅造成土壤污染,同时还会污染空气和水体,造成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因此治理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
作为海南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的城市,三亚把限塑控塑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自《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印发以来,三亚市通过制度引领、源头减量、海陆统筹、公众参与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种有力举措,不断推动塑料等垃圾治理及可持续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