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极端气候”相关结果107

      来源:中国能源杂志社2016-07-25

      2低碳经济的目的防止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引起的极端气候,抑制地球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农作物减产、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雾霾肆虐、病虫害、热射病与传染性疾病频发等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6-07-12

      近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增多,2015年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因为洪涝导致2000多万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3亿元,主要原因是传统城市建设中由于大量采用灰色基础设施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

      来源:中企网2016-07-05

      天龙首创的超旱生林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在降水量少于100mm、蒸发量高于3000mm、-30℃- 40℃的极端气候下,依然保持95%的高存活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6-22

      数据显示,一吨散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量是火电用煤的5-10倍,在极端气候的条件下,使用散煤所产生的污染可以达到污染总量的40%左右。...这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6月16日举行的第七届地坛论坛上提出的重要观点。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6-06-13

      近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增多,2015年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因为洪涝导致2000多万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3亿元,主要原因是传统城市建设中由于大量采用灰色基础设施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

      来源:海绵城市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6-05-27

      雨水专业这些年也是有很大变化的,过去雨水专业应对的是极端气候事件,更多的是考虑水量问题,但现在不仅要考虑水量问题,还有水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华夏经纬网2016-05-19

      在以气候变迁应因与调试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李鸿源教授以当今世界两大难题气候变化和都市治理为切入点,以大量的图表展示了在极端气候变成常态的趋势下,曾经的工程导向已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日益恶化带来的问题,而都市设计成为目前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

      来源:煤电节能减排专家2016-05-13

      这样一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一定区域内会产生极端气候,如极寒、暴雪、时涝时旱等极端气候现象。...但是经过几百万年来的相互作用,通常这一区域内的风和水汽会达到一个平衡,这种平衡带来的好处就是气候不会反复无常,会比较平稳,没有极端天气产生。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微信2016-04-28

      雨水专业这些年也是有很大变化的,过去雨水专业应对的是极端气候事件,更多的是考虑水量问题,但现在不仅要考虑水量问题,还有水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节能与环保2016-03-24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危害程度日益严重,使全球各个国家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威胁的认识越来越统一。...《巴黎协定》达成源于共识的形成巴黎气候大会可以和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比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目的就是要对2020 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达成协议,结果无果而终;而巴黎会议却取得了成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3-23

      用户更多考虑经济性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指出,以北京市为例,农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散煤消费约为350万吨,与电煤相比,一吨散煤的污染物排放量是电煤的5至10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散煤污染可达污染总量的4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3-17

      ,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一主两副城市率先启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通过采用高效高性能外墙保温系统和门窗,提高建筑气密性,鼓励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强建筑集水、隔热性能,保障高温热浪、低温冰雪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内环境质量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7

      极端气候条件下,散煤污染可达污染总量的40%左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2-19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纳入到城市交通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完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预警及流行性疾病预警等。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2-02

      对于工程施工业务,我国南方地区施工时仅需考虑洪涝、冰冻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季节性不明显;而北方地区,因一年四季分明,工程施工不但要考虑苗木种植的季节性外,还需考虑单项修复、铺装、基础结构受到气温、雨水等因素的影响

      来源:能源杂志2016-01-27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趋势加速的影响,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及强度激增,控制温室气体及其它污染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加之国内空气污染治理形势日益严峻、雾霾天气频繁光顾各大中城市,我国政府近来不断收紧十三五乃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1-27

      2015年12月,近200个国家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再次迈出历史性一步,达成《巴黎协议》。全球极端气候天气、雾霾增多,能源功不可没。...孙兆东: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黎协议》对全世界传统能源结构转型提出了更多新的、实实在在的要求。中国承诺,碳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

      来源:21cn生活2016-01-04

      鉴于目前雾霾、水患、热岛效应等极端气候所衍生的环境危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修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12-10

      以水稻适应性措施为例,在抵御极端气候风险的成效,即减少单产损失...适应能力差异大事实上,气候变化加快,特别是极端气候的出现导致了农业用水缺口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播种面积、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单产、农产品贸易等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来源:环保水圈2015-12-10

      突发事件多,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自然灾害频发,威胁城市供水 安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造成了较严 重的社会影响;f....近年来,一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 快,用水需求量持续增长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日趋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社会活动加剧 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得我国不同地区在同一时期需要面对水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