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极端气候”相关结果424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0-25

      ,以提升城市系统抵御能力为导向,聚焦重大风险防控薄弱环节,把城市“里子工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安排受灾严重地区和防洪排涝薄弱区域项目建设,完善灾害预警和应急疏散机制,切实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保障能力

      来源:人大重阳网2021-10-15

      从国际层面上看,各国发展绿色经济符合联合国《巴黎协定》制定的气候目标,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危机和极端天气,密切关系人类文明的存续;从发展目标上看,绿色经济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污染等特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展工业生产

      贺克斌:清华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不是赶时髦 而是敢担当

      来源:中科联化研究院2021-10-11

      贺克斌:日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愈来愈无法忽视。从1850年到2020年,地球平均温度累计上升1.2度。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若不对全球升温加以控制,将是自毁家园。...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危机,也是严峻而长期的挑战。面向碳中和的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

      来源:科学杂志19152021-10-08

      此外,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其他压力也有助于增加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捕获和储存碳的能力,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并通过增强生态系统和农业生计的承受力,帮助全球适应不利的气候极端天气的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温室气体与传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相同的驱动力、相同的根源,空气质量问题影响着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等气候也会影响环境改善。”王金南表示,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来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势在必行。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9-23

      水利智能工具箱 韩国常面临水利灾害,例如,极端洪水和干旱等。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建设了多用途大坝和多区域供水系统,致力于解决短时间区域性水量变化。...k-water表示k-hit可以通过在旱涝气候期间进行水量调节,以充分收集与利用水资源。其已经有效应对了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发生的洪水。

      “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管理模式探索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22

      , 才有可能实现全球变暖温升幅度不超过1.5℃,从而减缓极端气候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发布的《全球温升1.5℃特别报告》,只有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范围的净零碳排放

      来源:正和岛2021-09-18

      而且,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异常天气、自然灾害频率正在增加,受害的是这些小国,也没什么钱,就想让富国出点钱。...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气候变化不只是地表温度的上升,更多的表现是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洪涝和干旱,这些事件对地球上所有国家都产生影响。很多人都知道格陵兰岛的冰川在加速融化,可能多年之后它就不存在了。

      来源:发改委环资司2021-09-17

      五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谋划调控,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国之大者出发,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地方、部门本位主义,防止追求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干扰国家大局。...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能耗双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过去五年全国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较“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明显回落,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计案例 | 污水处理厂改造中如何克服低温低碳困难

      来源:净水技术2021-09-17

      乌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寒暑变化剧烈,极端最高气温为42.1 ℃,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41.5 ℃。...然而,北方地区冬季水温偏低,在设计中如何应对北方地区特殊气候环境值得探讨。同时,我国污水处理厂进水普遍面临着碳源不足的问题。

      废铁屑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机理研究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9-10

      文章简介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凸显,极端气候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巴黎协定》的签订,象征着人类生活全面向“碳中和”转变的开始。

      来源:前行产业研究院2021-09-08

      全球变暖以来极端气候频发,2021年全球至少已经历189场极端天气,北极圈附近城市也出现三十多度高温,冰川大量融化,并可能释放被冰封了数万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1-09-06

      当前全球部分地区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进一步凸显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一些国家推动改写《巴黎协定》低于2℃之内、争取1.5℃的幅度目标,设立1.5℃的单一目标。

      四川省某化工渣场土壤中重金属Ba、As、Mn等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来源:土行者2021-09-03

      调查区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7.5℃~18℃,极端温度为-6℃和42℃。

      终于有人把碳中和说清楚了

      来源:CMKT咨询圈2021-09-03

      将全球受水资源紧张影响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降低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减少对捕鱼业、畜牧业的负面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若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将能避免大量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例如,能够避免几百万人陷入气候风险导致的贫困,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1-09-01

      再有一点,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现在越来越共同的认识,已经变成共同议题,还是要坚持共同并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要警惕发达国家借此议题,利用碳关税、碳额度定价,实现贸易保护。...就不适合于季节性用工、灵活用工的那些行业,就会出现问题,就变成了外包,变成了不是雇佣合同,是订单合同,逃避工伤保险,也不给交养老保险等等,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快递小哥出了那么多事情,监管的不平衡就引发另外一个极端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8-31

      英国碳排放交易系统同样设置了一个成本控制机制,旨在缓解持续的极端价格上涨。该机制基于设定的时间和配额价格触发点生效。公众将进一步参与供应调整机制,以应对市场波动性。...2020年,欧盟还公布了《欧洲绿色协议》,其中包括对《欧洲气候法》的提案,立法规定了2050年的气候中立目标和2030年的气候目标计划,即到2030年将减少至少55%的排放。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生态修复

      来源:《城市住宅》2021-08-30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1 世纪,中国极端降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将持续增加;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 年,全球洪灾数量将比今天增加3 倍。...近年来,城市旱涝现象越来越普遍,频发的自然灾害都在证实气候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2021-08-23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生产生活带来冲击,安全风险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限制性减排措施,将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低碳技术进步等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底层设计师2021-08-20

      这个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科技的进步极端重要。在科技还没有到位之前,政府要用补贴的方式降低新能源的成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方法二:增加碳排放的成本。...他表示,当大家还在聚集“双碳”政策的落地影响时,我们需要站在更长期的视野来看,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碳达峰、碳中和将只是这种趋势前行的一个政策指引,而对于商业世界来说,或许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