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湿地保护体系”相关结果214
      全文 | “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些内容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来源:新华社2021-03-15

      推动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和滩区综合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开展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理整顿黄河岸线内工业企业,加强沿黄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发挥产业协同联动整体优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

      来源:南京微博房产2021-03-03

      加大滨江岸线整治提升,完成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江北定山、绿博园、欢乐滨江、上元门等滨江城市客厅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长江南京段城市风貌。...机场二通道、宏运大道、横江大道等快速路建设,实施惠民大道、大桥南路、万家楼立交等重要节点改造,推进东麒路北延、绿都大道等一批断头路建设;加快完善江北新区、紫东地区以及河西、麒麟、南部新城等新城新区路网体系

      来源:黄山日报2021-02-08

      深入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湿地保护,力争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2%以上、水土保持治理率达到97%以上。推进林长制示范区改革建设。健全基层林长履职机制,实现林长责任范围全覆盖。

      来源:渭南日报2021-01-21

      ,倡导低碳节约生活新风尚;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构建秦岭桥山生态屏障;加强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和国土绿化。...具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推进形成绿色空间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构建具有渭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体系;推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12-18

      努力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任务,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严格管控围填海和天然林、湿地保护修复以及推行林长制等重要政策文件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0-12-03

      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健全湿地标准体系。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湿地保护指标纳入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

      来源:黔南日报2020-11-03

      据悉,“福泉市美丽乡村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改善福泉市乡村人居环境,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目前,公司业务已形成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湿地保护与重建、海绵城市建设、河流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市政景观建设、城市光环境建设、固废危废处理、环境监测、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等全业务链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大基本方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20-10-12

      五、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工程规划体系,...》,立足重点区域,强化整体治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系统布局林草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0-10

      包括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防范工业园区和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强化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体系。第八章为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建...一轴一带指的是以在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主河道及隋唐大运河等具备条件的有水河道为主轴,实施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实施差异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1000米滨河生态空间和2000米核心监控区内建立负面清单,组织开展江河、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

      来源:中国网2020-06-04

      2016年以来,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民族文化和人文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以“电商+农产品”等形式,鼓励支持贫困地区电商企业和个人网点借助互联网平台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立三位一体、资源互用、有机结合的现代产业化经营体系

      来源:华声在线2020-06-02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9%,湿地保护率达75.77%。城市居民对环境噪声十分关注。...我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各项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的6个方面共53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来源:大河财立法2020-06-01

      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持续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高标准编制湿地保护规划,高质量推进黄河洛阳段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伊洛河国家生态公园等项目,申建3个省级湿地公园,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加强全流域水安全保障。

      两会丨李克强总理将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5年关于环保产业都说了啥?

      来源:环保圈2020-05-22

      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快递包装。...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加强地下水保护和修复,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严控填海造地。

      “西部大开发”升级版发布 环境企业有什么机遇?

      来源:环保圈2020-05-19

      《意见》指出: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实施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上一轮西部大开发,着眼点主要是在于完善基本设施,承接东部产能转移等。...《意见》规定: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展现大美西部新面貌。

      来源:深圳发布2020-04-20

      市政协每年就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专题协商,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等工作。各区建立指挥体系,主要负责同志担纲领衔,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狠抓任务落实。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4-10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工程,这些重大生态工程的地方就业和减贫脱贫效益显著。...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情况,通过多种措施方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形成成熟的生态产业体系,带动贫困地区收入增加是中国通过生态产业推进减贫的主要做法。一是发展地方特色生态旅游业。

      来源:中国报告网2020-04-09

      2018-2019年我国沙区防治情况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我国加快对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2019年新建国家森林公园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累计达897处。...2018-2019年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情况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我国积极进行湿地保护修复工作,2019年全国湿地总面积稳定在0.53亿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19%,提前完成2020年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

      来源:PPP拾穗者2020-02-27

      深化生态水务建设一是健全城乡排水体系。...续建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一期工程;新建新化生态湿地公园工程、翡翠河(规划支路-定向河)工程、研创园水环境及文旅开发项目、河道打通工程;争取开展珍珠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厅2020-01-15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湿地保护率达75.8%。许达哲说,过去一年,湖南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563家,关停不安全小煤矿48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布省级“三线一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19-10-16

      加强运河沿岸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田还湖还湿、自然湿地保护、沙化土地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完善运河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科学布局水利工程建设,将水利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在水生态承载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实施河道清淤、河网修复等工程,加速运河水系河网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提升运河水利功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