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资源审判”相关结果138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2018-11-28

      申请认可与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仲裁裁决审查案件;应由本市人民法院管辖的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裁判审查案件,申请认可与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法院裁判审查案件;(五)跨地区的重大环境资源保护第一审案件

      来源:法制日报2018-10-26

      山东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张传毅告诉记者,此案案发始于建德化工二厂向京杭大运河中直接偷排废液。...山东省高院副院长张成武介绍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四减四增”工作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李军通报了典型案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9-13

      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人民法院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由环境资源审判庭或指定专门法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

      来源:北洋法学2018-08-21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杨迪,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徐祥民,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教授曹明德,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人文社科处处长、文科办主任张俊艳

      来源:北洋法学2018-08-21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杨迪,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徐祥民,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教授曹明德,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人文社科处处长、文科办主任张俊艳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2018-07-29

      深化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加强生态环境案件刑事侦查活动监督,加强生态环境案件刑事审判监督,加强生态环境案件刑事执行监督。

      来源:北京市检察院2018-07-26

      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积极争取共享信息资源,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监督侦查机关及时立案查处,发挥典型案件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两法衔接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统一生态环境类犯罪案件的证据移送标准,充分运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8-07-09

      据悉,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资源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技术保障,2015年以来,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先后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8-07-07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资源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技术保障,2015年以来,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先后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7-06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资源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技术保障,2015年以来,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先后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

      全国5000余家钢铁及相关企业年底前将完成新排污许可证核发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2018-06-19

      除了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吴青还拥有多重环保身份: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咨询专家、生态环境部的法律顾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师等

      来源:中新网2018-06-06

      广州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丁阳开称,近年来,涉及洋垃圾入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涉案区域集中在开发区和高新区,废物来源主要集中在电子元件和废旧塑料元件。...受理的环境资源诉讼案件中,刑事案件42件,包括污染环境罪11件,走私废物罪11件,滥伐林木罪5件等。总的来看,广州中院受理的环境资源诉讼案件呈现出案件增速快,且新类型、重大案件不断涌现的特点。

      十九大:生态法治建设的“绿色”脚印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7-10-19

      生态环境司法步履如飞。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启动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快捷键”,到2017年6月,各级人民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和巡回法庭976个。

      来源:法制网2017-09-27

      到今天,重庆已经有11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利用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库区生态环境。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赵文芬说,人们以前根本意识不到砍伐林木、捕捞水产品可能涉嫌犯罪。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7-09-25

      浙江省湖州全市法院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立足审判职能,破解生态司法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绿色获得感。一方面,重拳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在惩处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退茶还林告别规模化路径依赖在2015年到2017年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中,滥伐林木类占了34.10%,该类案件居高不下。

      让破坏者变修复者!瑞安发出首份海洋生态修复令

      来源:浙江新闻2017-09-08

      我们在打击非法捕捞犯罪的同时,注重受损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教育功能,强化环境资源的司法保障力度,适用司法修复理念,向被告人发出海洋生态修复令,就是要让犯罪分子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弥补其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害

      来源:《民主与法制》2017-09-04

      饮用水被严重污染鱼类的大量死亡自来水公司暂停营业,毒鱼行为实则是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资源,侵害了国有资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来源:中新网2017-07-14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4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946个,其中审判庭296个,合议庭617个,巡回法庭33个。...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吕忠梅对媒体表示,总体上看,环境资源类犯罪发案率不均衡、入罪方式单一、刑罚配置整体偏轻,应该有针对性的完善刑事立法,提高环境刑事司法的专门化程度,同时进一步优化环境资源的行政管理

      来源:法制日报2017-07-11

      建立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联席会议制度,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保护审判庭,吉林省检察院制定环保案件诉讼程序规定,强化环境损害鉴定和司法援助,联合省卫计委、省住建厅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医疗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来源:新华社2017-06-05

      针对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相互交织,私益性与公益性交叉,法律学科与环境学科交融的特点,江苏法院近年来加快完善三合一专门化审判机制和集中管辖体制,不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