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青藏高原”相关结果144

      来源:中国矿业报2021-07-30

      例如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虽然很高,但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碳大量分解释放成为碳源。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土壤泥碳地储存的二氧化碳比地球上所有其他植被的总和还多。

      黄河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1-07-29

      01黄河流域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干流全长5 464 km。...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北方防沙带的生态廊道;同时黄河流域也是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来源:青海新闻网2021-07-13

      西宁作为全国13个入选国家级“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中西北唯一和省会唯一的试点城市,用两年时间全力打造了10个固废处置链条和4个青藏高原“无废模式”,达到预期目的,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同时,该市已完成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了机制创新促进农业残膜回收利用模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牧场模式、技术创新构建无废园区模式以及西部领跑的餐厨垃圾全量利用模式等4种青藏高原“无废模式”,将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来源:新华社2021-06-08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且特殊。近年来,青海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青海碳排放强度降幅名列前茅,绿色转型加快推进。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7

      框架路线图项目分解成九个专题展开研究,分别是: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

      来源:光明网2021-06-07

      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创建、黄金航道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协同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路径优化关键技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与应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

      我国湖泊与湿地的现状和保护对策

      来源:科学杂志19152021-06-05

      在全球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我国湖泊与湿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并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如西北干旱区湖泊与湿地萎缩、消失和咸化、碱化等;青藏高原区湖泊水位上升、面积增加,并由此带来草场淹没...年来我国湖泊数量减少了243个,面积减少9606千米2,约占湖泊总面积的12%;新一轮湿地调查结果表明,近10年来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4万千米2,减少率达8.82%,储水量锐减,尤以东北、长江中下游及青藏高原等地区的天然湿地丧失最为严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4

      框架路线图项目分解成九个专题展开研究,分别是: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

      《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  (2021—2025年)》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06-04

      长江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源头与长江中下游的过渡地带,是继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之后我国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5-31

      政策端3方面进行组织,围绕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

      来源:海东市政府2021-04-13

      日海东市2021年生态建设工作要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及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努力构建“青藏高原山水田园

      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些与环保有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16

      第二节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

      重钢院承担的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

      来源: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2021-03-16

      该项目设计按照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确定技术方案,充分结合并重点考虑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地质特点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该项目的投资兴建将有效改善西宁市城市卫生环境,提升西宁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对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为社会利废为宝、节约资源、创造价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来源:《瞭望》2021-01-28

      在长江源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随着青藏高原逐步暖湿化,盐湖外溢已经对重要交通干线造成威胁,但目前可查到的水文资料十分稀少。

      碳中和目标带给我们什么?

      来源:中碳所2020-11-05

      因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持续融化消退。02我国碳排放治理目标碳排放过量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来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020-08-19

      中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主要类型有东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等

      近18年长江干流水质和污染物通量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国家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2020-05-27

      长江干流大部分江段总磷的明显下降主要归因于随泥沙汇入水体磷的减少,以及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显示,近18年来长江干流污染物浓度、时空特征、输送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起点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格拉丹冬雪峰西南侧

      来源:青海新闻网2020-05-26

      来自西宁市城乡建设局的消息,西宁市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28项,完成面积19.38平方公里,占总建设面积的90%,初步形成一套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对构建我国高海拔西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和实施节水型社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来源:中国环境网2020-02-27

      《公报》指出,2019年,东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及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山东东部、云南东部、海南大部等地,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强;新疆西部部分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差;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大气自净能力在

      来源:无毒先锋2020-02-24

      青藏高原湖泊的鱼类体内发现了全氟化合物,在59个样本中,96%含有pf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