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相关结果345
      院士专访 | 金涌:“碳中和”是中国转型的巨大驱动力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21-07-15

      将来,我国无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投资、生产、消费,一直到物流、循环利用,全部决策都需要以此作为依据。...因此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知道我国现在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放全球近1/3的二氧化碳。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这是非常短的时间。

      燃煤电厂万吨级碳捕集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分析

      来源:《华电技术》2021-07-12

      在化学吸收法中,有机胺由于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分离能力和较低的蒸发压,且成本低廉,可以循环利用等优势,已成为当前最常用的碳捕集吸收剂,目前已在大型煤电机组碳捕集工业装置中得到应用。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07-09

      二、《规划》的实施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以节约能源,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产品的碳封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07-07

      另外,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问题也有一部分要通过化学或化工手段来解决。循环化工首先要在源头上进行变革,在聚合工艺上做变革,在生产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回收和加工利用的问题。...未来的绿色碳科学是一个循环的新系统,结合了传统石油石化行业和可再生能源、氢能、二氧化碳、高端材料等。其中,核心技术的突破毫无疑问将起主导性作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3

      今年以来,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碳中和账户一共实现碳中和量1099.1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了解,农业碳中和账户体系以传统种植养殖、畜牧业循环利用、肥料使用等作为减排关键点,确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土壤固碳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条碳中和路径,折算成碳中和值形成农业碳中和账户。

      碳中和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

      来源:东海期货研究2021-06-18

      有两条可能的减排路径:一是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代替火电的使用;二是循环利用再生铝资源。工艺技术革新空间有限,减排或从能源转型及严控新产能投放出发。...吨,依据碳交易所披露数来看,2020年电解铝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4.26亿吨,约占全社会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5%。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0

      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控制为导向,推动高载能行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深化节能改造。完成省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任务。...鼓励长流程钢铁企业大幅提升转炉废钢比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支持再生钢铁原料高效循环利用,着力降低铁矿石消耗量、吨钢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石化、建材、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园区化发展。

      浙江:关于印发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建设评价导则的通知

      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06-10

      2.5.2 园区应按照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减排指标和污染物排放下降指标要求,鼓励企业采取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措施,逐年减少二氧化碳、cod、so2、氨氮、nox等排放量。...1.2 国家和地方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应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1.3 近三年,园区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重大生态破坏事件或重大安全事故。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09

      八、建设项目碳减排潜力分析及建议,应结合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建设项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工艺过程、循环利用方案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潜力。...二、本指导意见所称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等7种温室气体排放,排放量折合为二氧化碳当量计算

      来源:环球网2021-06-02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是对传统工业化的“高碳经济”带来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一种矫正。...在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发展共享经济、扩大碳汇潜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为中心不动摇,在普及推广“适用性”低碳技术的同时,寻求“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5-25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来源:冶金传媒2021-05-14

      ,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构建全产业链的低碳绿色发展生态圈。...材料技术创新从全生命周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于勇说,材料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钢铁材料独有的循环利用优势,为行业下游提供更加绿色的产品,以延长下游产品使用寿命、提高钢铁材料循环利用效率的方式,降低钢材消耗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5-02

      于勇说,材料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钢铁材料独有的高循环利用优势,进一步推进材料创新,为行业下游提供更加绿色的产品,以提升下游产品使用寿命、提高钢铁材料循环利用效率的方式,降低钢材消耗,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4-14

      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及绿色生态投入,推进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节能减碳及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推动产品向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二是...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者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13

      任何垃圾都是有价值的资源,只是放错了地方而已,应该更加强调循环利用,而不是简单的封存。在碳中和技术路径上,西方倾向用今天的技术一步到位解决未来30-40年的问题,很容易走极端,比如说禁止天然气的使用。...碳不是问题,减碳低碳针对的是二氧化碳,不是碳。因此,不能谈碳色变,更不能逢碳必反。严格意义上,二氧化碳(co2)本身并没问题。没有co2,都零碳了,植物靠什么来进行光合作用呢?

      碳中和投资框架、产业映射及垃圾焚烧量化评估

      来源:东吴环保公用研究2021-03-11

      c.循环利用:从后端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议关注垃圾分类、废弃家电处理、报废汽车拆解、危废资源化等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细分赛道。...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难题,碳中和是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碳中和旨在通过产消相抵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碳交易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铝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中创碳投2021-03-09

      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会被不断消耗并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从而不断释放温室气体。而在采用惰性电极后,在阳极附近将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极具减排潜力的技术。...我国中铝集团和山东魏桥集团在《加快铝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联合倡议书》中也提出了将大力发展再生铝、废弃物资源化等绿色循环产业,致力于打造高效率的铝废料闭环回收体系,综合提升铝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戴晓虎等: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发展方向思考

      来源:给水排水2021-02-25

      污泥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污泥的土地利用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质,实现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厌氧消化-土地利用”技术路线也被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指南》推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优选技术。...以及化学品药剂等引起的碳排放;逸散性碳排放是指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逸散性ch4、n2o等温室气体,ipcc指南给出了ch4 和n2o的100年全球增温潜势值,1吨ch4和n2o分别相当于21吨和310吨二氧化碳的增温能力

      来源:焦作日报2021-02-09

      静脉产业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形象地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01-26

      其具体做法包括:注重源头治理,使废物减量化;废物处置方法以焚烧和填埋为主,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建立了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污染控制标准。...科学证实 , 医疗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微量氮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可挥发的金属及其他化合物、烟粉尘等,甚至某些有机物在焚烧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二噁英,国际组织已把二噁英从可疑致癌物重新划分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