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相关结果119

      来源:华夏时报2017-07-19

      首先地表水,7大水系只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总体上还好,松花江108个断面中劣5类的比例为7%,淮河劣5类比例7%,黄河劣5类比例14%,辽河劣5类比例15%海河污染最严重,我们监测的161个断面中,满足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7-07-19

      比如地表水。万本太透露,全国地表水监测的断面1940个,满足3类水的断面比例为68%,劣5类水的比例为9%。...此外,要全面落实河长制,坚决执行一控双达标的制度,所有点源排放达标,所有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达标,并执行流域上下游的水的界面水质的生态补偿制度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6-07

      三是建立省考市、市考县的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10个市出台了相应的跨界断面考核办法。...超过考核标准即扣缴30万元-500万元的生态补偿资金。二是各级政府对影响本辖区水质的原因进行全面排查,形成上下游共同监督污染排放的联动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4-26

      积极适应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按照监测到县的总体思路,于年内完成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断面)的调整优化工作,形成覆盖所有重点流域、重要水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行政交界断面的省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印发(政策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3-09

      全省地表水省控及以上断面达标率为62%,其中,ⅰⅲ类占61.3%,ⅳ类占18.2%,ⅴ类占6.6%,劣ⅴ类占13.9%。...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制定《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等多项法规规章,施行生态补偿等20多项改革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7-03-08

      笔者认为,水环境监测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以为长江流域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提供依据。如果缺乏科学、系统、及时、准确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作支撑,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就可能迷失方向。...从理论上来说,其出具的数据均具有法律效力,且各部门评价地表水质量依据的国家标准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实际的水质监测操作过程中,两部门遵循的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效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23

      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2.5%,劣五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7.9%以内。...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信息监管平台,推进生态保护考核评估,配合开展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补偿等制度建设工作。8.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及脱硫脱硝设施安装(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10

      全省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50%,出境断面(同江)水质稳定在ⅲ类。重点流域规划稳步实施,19个规划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其中有10个断面达标率为100%。松花江流域重点支流水质明显改善。

      来源:新华网2017-01-12

      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减少2.3个百分点。陈吉宁说,2016年我国全面推动落实水十条,建成了由3186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陈吉宁强调九大任务

      来源:环保部发布2017-01-12

      2016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减少2.3个百分点。...全面推动落实《水十条》,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启动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织排查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2-23

      全省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扣除本底值)全部达标;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较2010年相比上升9.3个百分点,重污染断面比例减少23.4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4%和63%。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12-12

      截至今年10月,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77.4%,有望提前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浙皖两省率先实施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维持在ⅱ类以上,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来源:环保部官网2016-11-15

      实施与生态红线保护直接挂钩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2013年至2015年共安排补偿资金40亿元。...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灌南县化工产业园区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圩闸和大咀大沟化学需氧量分别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约50倍和8倍。

      来源:新华网2016-09-30

      按照四川省省委十届八次全会要求,到2020年,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绝大多数水体要达到地表水四类以上标准。...目前,成都正在研究制定流域水环境河长制,市委、市政府领导将担任总河长,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体系,加快制定成都市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以经济手段促进县(市、区)治水。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9-22

      加强河流断面达标管理,建立超标预警机制,实施上下游污染联防联控,环保、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席会商制度,定期开展河流断面达标专项整治行动。...项目建成以来,不仅有效解决了流域水污染问题,还可对周边工业园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可直接为东昌湖进行生态补水。

      【官方发布】《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9-21

      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5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良,江河水系ⅲ类水质以上省控断面比例由2010年的90.8%提高到96.9%,提高了6.1%。...重点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颁布实施了《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

      来源:浙江新闻2016-08-16

      从工业污染整治到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从清理垃圾河、黑臭河到全面实施河道清淤,从斩断污染源到接好污水管道,浙江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全省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比例达80%以上。...21世纪初,浙江开始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并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办法,成为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8-03

      以监测站网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调整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流域上下游交接断面、水环境功能区断面水质监测,着力提高区域水环境质量考核的支撑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区域水质目标考核机制和补偿奖惩机制,逐级对交界断面水质实施考核,探索实施流域生态补偿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经济政策。(四)鼓励公众参与多方监督。

      来源:中国山东网2016-07-22

      2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省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补偿考核及环保执法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从四大流域水质情况看,淮河流域cod、氨氮稳步改善,特别是氨氮浓度均值已达到地表水ⅱ类(氨氮浓度0.5mg/l);海河流域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了22.6%和59.8%,同比水污染出现较大幅度改善;半岛流域第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3

      认真开展西溪河专项整治月报监测、跨界断面生态补偿监测、国控跨界断面联合监测及对驴溪河、长滩寺河等开展重点小流域专项监测,积极开展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74.7%,达标率较上年(70.2%)上升4.5%;共采雨样63个,酸雨频率22.2%,酸雨强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稍有好转;全市主要流域9个监测断面无劣ⅴ类水体,水质均稳定达标;广安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到地表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