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能替代”相关结果253

      来源:新华网2021-06-12

      要以“四化”(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路径,加大清洁能源建设投入,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加快电能替代,实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发展数字经济,建立碳标准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碳减排制度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化建设

      来源:新华网2021-06-11

      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大幅提高,成品油质量升级扩围提速,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初见成效。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我国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考虑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与难易程度,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预计将分为三个阶段:2020-2030年为达峰期,需在生产侧和消费侧持续提高能效,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工业、建筑、交通部门电能替代

      来源:《瞭望》2021-05-10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助于破除以化石能源为主、局部就地平衡的发展路径依赖,加快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在消费环节,通过积极推广电动汽车、电采暖、电锅炉、电排灌、港口岸电等措施,以清洁高效的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等化石能源消费,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由2000年的11%提高至2020年的27%,占比和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5-08

      一方面,电力行业排放最多,必须先减到位才能达峰、才能中和;另一方面,能源活动终端大量消费也产生排放,而其减排的关键是靠电能替代。”

      来源:能源杂志2021-05-07

      “十三五”全国电能替代规模超过8000亿千瓦时,占新增用电规模的44%。预计“十四五”电能替代规模6000亿千瓦时,占新增...目前,我国着力加快电气化进程,电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处于未来能源转型的核心位置,在居民取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的技术与步伐不断加快,呈现明显的电气化趋势。

      来源:新华网2021-04-16

      电力系统在为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速电能替代和汽车的转型发展。同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调节器”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近日表示,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改变。推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03-24

      在刘振亚看来,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因此,他提出,加快推进“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实现“双主导”(即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双脱钩”(即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系统减排路径与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两个替代’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两个<mark>替代</mark>”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大力推进电能替代,能够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促进全社会快速减排。...中国能源互联网、实施“两个替代”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累积减排贡献超过80%。其中“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起主导作用,能源互联网将为“两个替代”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来源:北京商报2021-03-22

      3月18日提出的“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明确将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17

      解决碳排放问题关键要减少能源碳排放,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从源头上消除碳排放。...电能替代即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用的是清洁发电,加快形成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让能源使用更绿色、更高效。

      来源:电网头条2021-03-01

      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全面完成北方地区“煤改电”任务,累计完成1063万户,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近年来,累计实现替代电量86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7亿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左右。加强电力技术创新,促进清洁能源利用高效化。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2-26

      提高电气化率水平,用电能替代化石能源供应低温热能。积极发展工业固废、生物质能和绿氢等替代燃料,取代煤油气作为高温低碳热源。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04

      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完成电能替代6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储能基地建设。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160公里,天然气消费量扩大到65亿立方米。

      来源:国际能源研究中心2021-01-25

      在消费侧,则要持续推进交通、供暖、工业、建筑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工程。五、努力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能源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性投入之一,能源价格的变化对经济、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26

      ”清洁取暖配套电网建设,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8万余个,减少散煤燃烧4.7亿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国网积极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在输电通道建设、电能替代推广、节能减排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碳中和目标带给我们什么?

      来源:中碳所2020-11-05

      替代替代是指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例,即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电能替代化石能源消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26

      但同时,柴油车排放量偏高、黑加油站屡禁难止、交通领域电能替代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年报》进一步指出,交通领域电能替代的重要性。另据电规总院分析,截至去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较2018年增长8.

      来源:中国工业报2020-07-06

      需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及其他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实行较大力度的电能替代,且是低碳电能替代。中国可稳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以2015年为基准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浓度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如果不对散煤进行大规模清洁能源替代,到2030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污染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水平,这对环境影响非常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