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结果2632
      重视“碳中和”趋势下环保子板块投资机会

      来源:郭丽丽的研究札记2021-03-01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很多发达国家实现碳排放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我国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来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2021-03-01

      我们非常高兴请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同志作新闻发布,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协调处处长熊俊、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万小卓将与邓厅长一起回答记者提问。...一方面,我们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带来的重大严峻考验;另一方面,2020年是“十三五”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

      高能耗换水质模式不可持续 污水处理行业如何实现碳中和?

      来源:前海深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2021-03-01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指出,“碳中和不仅仅只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

      来源:期货日报2021-03-01

      在1月《办法》公布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围绕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2-26

      可借鉴《可再生能源法》立法和执行情况,加快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和约束,并支持碳金融相关创新,为市场注入活力。...科学设定不同阶段的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并合理分配,是确保碳市场流动性、碳价格合理的关键,配套建立“配额储备机制”,以应对特殊情况下配额供需失衡导致碳价过低或过高问题。

      来源:大众日报2021-02-26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来源:新华日报2021-02-26

      此外,还将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常州将坚持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

      戴晓虎等: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发展方向思考

      来源:给水排水2021-02-25

      应对气候变化,1992年5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年12月,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22

      一、国际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进展(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应对气候变化是iso的重点工作领域。1)iso/tc207 环境管理iso/tc 207组建于1993年,其工作范围为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一般需要60年时间,可见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的速度和力度比发达国家要大得多,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和大国担当,也给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于制造业首位的钢铁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李俊峰:我们必须加入全球碳中和大潮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21-02-22

      碳中和是全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愿景。无论是2050年实现还是2060年实现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大家有个共同的认识,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带着上述问题,《环境与生活》记者1月18日采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先生。图|2021年1月18日,李俊峰主任接受《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专访。

      《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1-02-2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在多个国际场合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以规范和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碳排放评价工作,详情如下: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前言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来源:环保圈2021-02-20

      深化低碳省市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和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启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研究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完善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来源:华龙网2021-02-19

      同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规划。其次是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将以“主城提升、两群提质、工程减污、川渝联动”为重点,深化“重庆蓝”五大举措,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加大冬春季蓝天保卫战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力度,提高污染天气应对能力,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2-18

      虽然原定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大会由于疫情原因推迟至2021年10月举办,但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正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发挥其促进减排的作用。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16

      一、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国家战略,将其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行动。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1-02-16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节能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的手段,尽管钢铁工业技术节能挖潜空间逐步缩小,难度也越来越大,但采取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应对措施仍有可能实现技术节能跨越式的发展。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2-16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方向,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将开启低碳发展新征程。...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15

      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实现碳达峰行动目标。...基于综合评估模型(iams)模拟在低碳路径下我国未来10年累计减碳约346亿吨,避免全球气候变化损害带来的经济收益17.4万亿元。

      来源:环境经济观察2021-02-15

      一是要做好应对经济增长可能减速的准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经济增长是不会停滞的,但增速会受到影响,部分生产和消费会受到一定结构性冲击。...2020年,对于环境经济领域而言,最“高大上”的话题某过于“碳达峰&碳中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好比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乃至于全球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前进道路和方向

      来源:天目新闻2021-02-14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表示,它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展时代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全球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去年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