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可再生天然气”相关结果59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02

      监管的是使用方式而非生物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并将“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排除在外。一段时间以来,生物质被误解为高污染燃料,“祸”起生物质成型燃料。...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0-50%,污染物排放严重;生物质气化技术属于第三代技术路线,包括微生物厌氧发酵沼气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炉与燃气锅炉成套联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85%左右,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低于天然气排放标准

      2021绿色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11-30

      他表示,前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说明我们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得还不够快,发展得还不够充分,还不能满足能源消费增量的需求。...除了减煤之外,还要考虑减油、减天然气,比如美国就尤其需要尤其减油和减天然气。在这一点上全球目标一致,难度都不小。他表示,中国的能源转型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转型,还要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转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15

      加快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推动实施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煤炭消费稳步压减,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8%,基本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05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可灵活转化为电能、热能、冷能或其他固体燃料(直接燃烧)、液体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和气体燃料(沼气、生物天然气、生物一氧化碳和生物氢气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但陷于困境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应用方面,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1-03

      鼓励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建设(责任处室:环评处,完成期限:持续推进)。(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配合开展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齐齐哈尔、大庆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以及哈尔滨、绥化综合能源和东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建设和服务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建设环评审批工作

      全球双碳大战 面临四个分叉口 中国如何抉择!

      来源:人大生态金融2021-10-29

      (三)市场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规模效应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23%,非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中国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图4: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结构。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10-28

      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小编解读在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炊事清洁用能方面,未来电能主要靠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非电利用主要依靠生物质能。

      来源:金融界网2021-10-27

      我们认为能源清洁化转型是长期必然趋势,锂电、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相关的化工新材料需求必将长期增长,同时,考虑到能源转型伴生的调峰、储能需求,我们认为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有望成为中期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0-21

      杜祥琬预测,全国煤炭消费量可在“十四五”期间达峰,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十五五”“十七五”期间...实施垃圾焚烧发电或制沼气,能够增加可再生电力或生物质气。固废中含有色金属等多种再生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有助于大幅降低冶金煤耗。”

      “十四五”规划下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2021-10-21

      我国煤炭消费量能源生产总量与煤炭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3%和43%,能源保障压力大。集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体的电力行业特别是火电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受到压力。...02国内整体能源结构长期单一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导方向。

      新能源发电不可忽视的一环 生物质发电前途光明

      来源:雪球2021-10-20

      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量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生物质能各类途经的利用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液体燃料、化肥替代等共实现碳减排量约为2.18亿吨。...在可再生能源法统领下,生物质发电的价格政策随着产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也有适当调整,其上网电价和补贴政策由2006年的固定补贴制度,逐步过渡为目前的固定电价制度。垃圾发电运营收入稳定,项目现金流较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0-14

      天然气被视为从传统能源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渡燃料”。在全球努力减少煤炭、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之际,各国对天然气愈发依赖。...今年4月,德国天然气消费量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出了60%;目前,英国85%的家庭取暖依赖天然气,一半发电能力也要靠天然气。欧洲的天然气主要依靠从俄罗斯进口。每4个欧洲家庭就有1个使用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0-09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2019年,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量达到833.6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9%,超额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28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25.7%

      生物质能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巨大潜力

      来源:理想能源网2021-10-09

      以碳排放强度计,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2.66、2.02和1.47吨co2/吨标煤。煤电产生的碳排放又是能源消费碳排放最大来源。...虽然大部分观点认为煤电仍将起“压舱石”和“兜底”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较强的“去煤化”或“弃煤化”议论,或者把煤电仅看作将是风电和光伏电源的配角、协助者的角色,即认为“煤电机组将更多地承担系统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功能”;而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方面

      来源:中国网2021-10-09

      五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打造零碳电力系统和弹性电力系统,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峰能力,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CO2排放大户——合成氨或将实现零碳逆袭!

      来源:中国化信咨询2021-10-08

      目前全球合成氨技术以哈伯法(harber-bosch method)为主,即以氢气(由天然气或煤炭等化石能源而来)和大气中的氮气为反应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用催化剂生成氨。...2021 年 8 月 25 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机械材料研究院发布消息,称开发出了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氨的创新工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6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绝大多数ccs项目都被应用于发电、天然气处理、钢铁业等高排放领域,直接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的ccs项目数量屈指可数。...据悉,orca项目所消耗的电力大多来自于邻近的地热电站,在电力方面并没有引发更高排放,但在业内看来,对于其他国家的ccs项目来说,如果未能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供电,ccs项目很可能失去其绿色价值。

      碳中和面临的三大挑战与能源变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09-20

      1.要实现电力脱碳与零碳化,首先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近 10 年来,我国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人类社会大繁荣、大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

      来源:农民日报2021-09-13

      各地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解决农村地区清洁用气、供暖、用电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大力推进沼气生物天然气、秸秆清洁供暖供热、热解燃气、炭基功能性材料等高值化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把可再生能源产业培育成农村产业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09

      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网络,完成山东天然气环网及成品油管道建设。到2025年,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大幅提升。...(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00万千瓦左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