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结果336
      当“垃圾分类”撞上“新基建”  延杭智能如何玩转“智能+”?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07-10

      利用厨余、餐厨等有机质垃圾为原料,采用压榨脱水、油水分离、生化分解等工艺综合处理,将处理所得的油脂和残渣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有机质垃圾就地减量或者资源化。...以上海为例,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数据显示,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增加73%,效果显著。

      来源:蚌埠新闻网2020-07-08

      同时,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加快推进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加强有害垃圾规范处置,厨余垃圾由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企业收运至市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进入环卫系统送至市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蚌埠垃圾分类时间表确定

      来源:蚌埠新视介2020-07-07

      二是有害垃圾交由具备相应利用处置资质的单位利用或无害化处置;三是厨余垃圾由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浙江旺能环保有限公司收运至蚌埠市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下一步将做到应签尽签,实现市区餐厨垃圾的规范化管理

      来源:长三角日报2020-07-04

      上海市发布《贯彻〈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及44件《条例》配套文件,包括宾馆、餐饮服务单位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餐具用品目录,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办法、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标准等。

      垃圾分类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人上头、开眼、动心!

      来源:文汇报2020-07-02

      位于老港镇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这里每天湿垃圾的处理规模达1000吨,其中餐饮垃圾400吨,厨余垃圾600吨,主要服务于上海中心城区。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市场现状分析(附产业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07-02

      生活垃圾产业链包括:环卫机械设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达到7000吨/日;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来源:上海发布2020-07-02

      本市发布《贯彻〈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及44件《条例》配套文件,包括宾馆、餐饮服务单位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餐具用品目录,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办法、湿垃圾农业资源化利用标准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7-02

      在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基础上,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化水平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生物资源的全利用,以废养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二期项目新增了多种资源化处置方式,充分诠释“虻基鱼塘”的循环经济理念,建成“大型温室+自然呼吸”的花园式厂区。

      来源:新闻晨报2020-07-02

      上海城投披露,在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基础上,正进一步提高资源化水平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生物资源的全利用,以废养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项目主要服务于黄浦区、徐汇区等中心城区以及浦东原南汇地区,建成后,一、二期合计处理规模将达每天2500吨,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垃圾处理项目。

      上海逐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末端无害化处理、<mark>资源化</mark><mark>利用</mark>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7-02

      记者1日获悉,当下,老港的综合填埋场逐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向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转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满足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后激增的湿垃圾处理需求,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承担着起了上海超过20%湿垃圾的处理,原设计产能为1000吨/天,目前每天处理餐厨垃圾已超过

      来源:看看新闻Knews2020-07-01

      目前,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已达到每日24350吨,到今年底,还将新增干、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每日3450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0-07-01

      实现主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底,实现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

      来源:中新网2020-07-01

      该项目致力打造为国内标杆、国际超一流的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一座集科技、环保、生态、时尚、领先的环保园区,将大大缓解上海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处置压力,提升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来源:中新网上海2020-07-01

      该项目致力打造为国内标杆、国际超一流的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一座集科技、环保、生态、时尚、领先的环保园区,将大大缓解上海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处置压力,提升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来源:解放日报2020-06-30

      比如,针对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宣传还不够,单位分类达标率低于居住区,湿垃圾处置能力还存在缺口,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出路仍不稳定,个别垃圾清运车辆还存在“跑冒滴漏”现象,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来源:解放日报2020-06-30

      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要达到3.28万吨/日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7000吨/日。...按照上海每户家庭湿垃圾的平均产生水平,大约每户家庭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千瓦时清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0-06-29

      “加”——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减”——干垃圾处置量减量、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下降;“乘”——垃圾分类社会效益倍增;“除”——环境污染点大幅减少。...据透露,今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干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21300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7000吨/日。

      来源:环京津网2020-06-29

      垃圾资源化利用 提升末端处置能力今年内,上海将把全市20多万户沿街商铺,纳入垃圾分类考核范围,通过“一网统管”智能平台,提升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湿垃圾又脏又臭,但经过粉碎、蒸煮、提油等步骤,被送入厌氧罐发酵,产生的沼气就可以燃烧发电,一吨湿垃圾可生产80立方米沼气,大约转换成150度电,湿垃圾中杂质含量越少,转化率就越高。

      来源:新闻晨报2020-06-28

      “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共建成‘一主多点’共18座末端处置设施,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每天达24350吨。”...“三增一减”取得有害垃圾及时分离、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成倍提升的实效,关键就是从前端到后端,“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

      演绎新时尚 答好治理卷——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效果追踪

      来源:新华社2020-06-28

      “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共建成‘一主多点’共18座末端处置设施,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每天达24350吨。”...“三增一减”取得有害垃圾及时分离、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成倍提升的实效,关键就是从前端到后端,“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