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京都议定书”相关结果406
      日本生物质发电概述及项目案例浅析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02-24

      除了用电需求外,还为了满足《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候协议》的减排标准,日本政府在未来必须推出更多的其他类型的新能源以取代因核电停运产生的电力缺口和污染排放较高的火电电力。

      来源:碳交易产业联盟2020-02-21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参与国际碳市场的活动,在全球cdm市场上占据60%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和全球经济下行,以及《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各国减排政策一直难以明朗

      来源:区块热2020-02-18

      碳交易是1997年由联合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的市场机制,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来源:经济智汇2020-02-18

      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引发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规范的碳交易机制,针对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减排单位转让,旨为使非附件一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减排,并从中获益;同时协助附件一国家透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获得

      来源:经济智汇2020-02-18

      碳交易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

      来源:阳光时代法律观察2020-02-17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国内cdm项目逐渐开始运作。...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到期,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大幅下降,但反观国内,中国碳交易试点已紧锣密鼓开始筹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也于2012年发布。

      来源:广发期货有限公司2020-02-14

      当前现有的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总体而言来自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框架。...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社会对碳排放贸易的关注与参与热情日益升温,碳交易额持续上升。

      来源:CFC金属研究2020-02-12

      温室气体排放引致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自然灾害已成共识,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须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来源:科技部2020-02-06

      莫里森总理在丛林火灾后提议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表示澳政府不会改变既定减排目标,政府将不使用京都议定书的结转额度来实现并超过其2030年减排目标巴黎协定有关承诺,且在不征收碳排放税、不提高电价、不关闭传统产业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来源:碳排放权交易资讯2020-01-1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于1992年气候大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协议书》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碳排放权交易。

      来源: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2020-01-06

      着手后京都时代国际竞争战略布局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改往届政府不参加《京都议定书》的消极态度,不仅将低碳经济作为化“危”为“机”和实现发展升级与转型的主要政策手段,而且积极推动国会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立法

      来源:安永EY2019-12-27

      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碳市场1.0时代已走到尽头,国际碳市场2.0时代这些年迟迟未到,《巴黎协定》第六条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排放交易留下来一个窗口,等待国际社会共同商榷而打开。

      来源:观察者网2019-12-23

      成争议重点目前,与气候有关的国际环境法,主要发端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文简称《气候公约》)以及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气候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京都议定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11

      去年气候大会就因为巴西的强硬态度,导致这一议题的谈判未果,巴西方面希望利用本国大面积的雨林得到双倍的“碳信用”并且保留在《京都议定书》规则下积攒的大量尚未使用的“碳信用”,但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此举存在不透明等问题

      来源:国新网2019-11-27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各种复杂因素交织,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和《巴

      李强:“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来源:国际论坛2019-11-14

      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身份已经经历了从被动参与者到积极参与者再到积极引领者的巨大转变。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9-10-31

      因不满《京都议定书》中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实质性义务,美国拒绝该协议,由此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进入了长期低潮。

      来源:扑克投资家2019-10-22

      早在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有提到,为了抑制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6种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各国需要将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的额度内,超过配额会遭致不利处境,但是可以和低于配额的国家进行碳交易

      来源:期货日报2019-10-09

      当前现有的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总体而言来自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框架。...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社会对碳排放贸易的关注与参与热情日益升温,碳交易额持续上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9-23

      欧盟作为全球碳减排早期的主要领导者,对推动《京都议定书》生效起到了关键作用,建立了全球最成熟的碳交易市场eu ets。但在2009年欧债危机后,欧盟逐步由自主行动的领导者转向积极参与的协调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