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近零排放”相关结果336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4-28

      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低碳应用、综合治理和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因地制宜推进清洁取暖。

      江苏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4-01-24

      南大恩洁优自主研发的cvocs专用rto,通过整合急冷和二次净化工艺,确保尾气中二噁英“近零排放”;rto废气处理系统具备识别、评估并处置燃爆风险的本质安全特征,可实现运行负荷自适应以降低系统能耗。...采用废水浓缩分盐技术,运用“预处理+膜浓缩+膜分盐+蒸发结晶”工艺,将全厂生产和生活废水净化后用于循环水系统回用,日增加8000吨回用水,日产20吨纯度达98.5%的工业盐,大幅降低一次水取水量,达到废水近“零排放

      来源: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23-07-03

      聚焦煤炭清洁高效低碳燃烧发电,重点研发燃煤发电机组高效燃烧技术、基于煤气化耦合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智能发电与智慧电厂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电厂废水近零排放、烟气超低排放节能降耗

      光谷环保建成全球首台“三塔合一”百万机组 打造“绿色动能”

      来源:东湖高新集团2022-12-28

      该工程采用近零排放技术。其中,高效除尘技术、高效脱硫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和石膏雨控制技术,使得项目各项指标创造了佳绩。2021年5月,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项目中,主机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空冷机组,间冷塔采用首航节能间接空冷技术,同步建设工艺先进的脱硫脱硝装置,大气污染物按照“近零排放”设计。

      煤化工废水<mark>近零排放</mark>分盐技术工业应用

      来源:给水排水2022-10-19

      当时国内废水近零排放分盐技术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国外此类技术需求较少,市场上缺少成熟技术,煤化工废水直接分盐近零排放缺少成熟的工业化应用案例,部分新建和在运煤化工企业刚刚开始关注废水近零排放分盐技术路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20

      积极配合省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持续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逐步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动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2022-04-1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认为,应加快推进ccus、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碳乃至负碳转变。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燃<mark>煤电</mark>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上海电力大学学报》2022-01-14

      关键词:燃煤电厂;废水处理;零排放随着国家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燃煤电厂在2016年前均已完成电厂烟气近零排放的改造。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因其在成本、技术和效果上的优势,在大多数电厂得到了推广实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05

      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持续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逐步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动实现近零排放。(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彭永臻院士团队:现代煤化工废水<mark>近零排放</mark>技术集成与优化建议

      来源:环境工程2021-12-22

      而如何解决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运行问题,突破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瓶颈,降低废水近零排放的经济成本,是目前许多地区发展现代煤化工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同时,针对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优化技术集成,进一步破解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瓶颈,降低废水近零排放的经济成本并提高运行稳定性。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08

      持续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大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系统治理力度;巩固“近零排放”成果,鼓励百万方以上耗水企业建设废水“近零排放”工程,确保工业废水不外排、不入黄河。...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煤电、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煤制氢行动,从源头上降低煤炭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推动新能源产业与煤炭深加工产业耦合发展。

      “不再新建境外<mark>煤电</mark>项目”+2060碳中和承诺一周年:我们还能<mark>排放</mark>多少以及打算<mark>排放</mark>多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2021-10-26

      ;(3)实现近零排放后,温度会如何变化;(4)地球自身的反馈,特别是温度升高后冻土层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以及考虑剩余碳预算的时候,(5)历史排放是多少。...作为累积污染物,二氧化碳在哪排放、什么时候排放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全球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个曲线也告诉我们,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都会增加升温,所以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也即是碳中和极端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锦界能源15万吨/年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顺利投运,为我国燃煤电站实现“近零排放”提供技术支撑。...“低碳发展不代表未来煤炭行业就没有了,而是要在严控增长和逐渐降低消费量的同时,通过技术低碳化实现产业低碳化,按照‘低碳化转型+高技术升级+需求决定的适度规模’思路,努力实现用煤但少碳、甚至不碳。”

      国内最大规模燃<mark>煤电</mark>厂碳捕集示范工程成功投运

      来源:国电电力2021-06-27

      该项目的顺利投运,为燃煤电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近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国内火电厂开展百万吨级大规模碳捕集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锦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文介绍说,“这套装置就是将电厂达标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用于油田开采。”

      来源:陕西新闻网2021-05-17

      发挥财政资金与市场融资互补优势,推动碳市场建设在推进低碳试点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绿色矿山、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碳汇林、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us)和“近零排放”示范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2021-04-21

      金陵石化安全总监、首席专家陆鹏宇介绍,“十四五”期间,企业确定了近零排放的目标。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和新能源的利用,企业有信心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预计下降24%,煤电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规模居全国前列。节能减排的理念也正影响百姓生活。镇江扬中是一个四面环江的小岛。如今,“绿色能源岛”正成为扬中一张亮眼的低碳发展名片。

      “两个替代”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研究表明,电力有条件成为减排力度最大、脱碳速度最快的领域,2050年前能够实现电力生产近零排放,之后为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提供负排放。...电力行业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特高压电网对电力行业和全社会净零排放的作用和贡献如何?周原冰:电力服务于工业、交通、商业及居民等各行各业,电力系统在能源活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山东化工》2021-02-19

      、示范推广co2近零排放的煤基发电系统,同时可大幅提高发电效率,并掌握大型煤气化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技术。...摘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技术是一项针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能够大幅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四个环节。

      来源:山东创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1-02-04

      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针对“行动计划”,国内火力发电集团提出了“超净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绿色发电”等类似的口号。

      来源:PRI负责任投资原则2021-01-11

      碳电力制定并实施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包括2025年和2030年阶段性目标)一致的电力行业零排放近零排放计划。宣布停止审批不采取有效减碳措施的所有新建燃煤电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