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碳汇”相关结果5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23

      提高碳汇监测与评价能力,对我国生态碳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开展调查监测。

      浙江金华市印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1-03

      7.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生态碳汇技术。聚焦碳捕集与利用,加快研发碳捕集先进材料、co2化学与生物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

      来源:发改委网站2021-11-02

      目前生态碳汇、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方式产生的抵消量非常有限,大量降低二氧化碳源头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所在。

      泓济关注丨碳达峰碳中和重磅文件出台 环保企业的机遇有哪些

      来源:泓济环保2021-10-28

      生态碳汇在传统碳汇的基础上,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作用。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森林、河湖湿地、草原、农田等都属于“绿碳”范畴。

      来源:财政部网站2021-10-13

      三、生态碳汇能力提升一是出台系列林业规划政策。...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把低碳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双管齐下,在产业转型、节能降碳、生态碳汇

      碳汇:用生态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浓度

      来源:央视网2021-10-13

      那么,什么是碳汇,生态碳汇包括哪些内容?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生态碳汇在传统碳汇的基础上,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作用。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森林、河湖湿地、草原、农田等都属于“绿碳”范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11

      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纲要指出,要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构建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绿色生活标准。

      来源:新华社2021-10-11

      服务与基础设施等标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7、 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标准规范8、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

      来源:财政部2021-09-27

      三、生态碳汇方面一是持续增强林草湿地碳汇能力。...但在产业转型、节能降碳、生态碳汇、碳税碳交易等方面仍要下足功夫,做足功课。一、产业转型方面一是推动重点行业有序达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桑树勋提出,可大力实施煤炭生产和消费节能提效减排、燃烧新工艺减排、燃料变原料减排、ccus去碳、矿区生态碳汇去碳等多路径减碳,以新型煤化工和煤基碳材料为代表的碳科学技术是重要方向。

      全国各省市碳中和产业“十四五”发展思路汇总分析

      来源:中商情报网2021-09-09

      一、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1、碳中和产业链完善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为碳排放;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碳捕捉、碳吸收等;后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使用新能源发电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厅2021-08-31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全面摸排我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趋势,重点围绕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生态碳汇等5大领域,聚焦钢铁、化工、石化、建材、5g及数据中心等5大行业开展减排潜力分析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5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实施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行动、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生态碳汇能力提升行动。

      来源:国盛证券2021-08-23

      其中,能源结构、工业转型、科技创新、生态碳汇等都应是地方关注的重点。现实情况看,不同省份减排压力存在差异,后续各地政策节奏可能也会有较大差异。...根据已有信息,该体系主要包括 10 方面具体内容,即能源、工业、建筑、交通 4 大行业的绿色转型,以及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碳市场、生态碳汇、配套政策 6 大辅助领域。

      来源:《前线》杂志2021-08-19

      率先达峰城市联盟”;北京还是首批开展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的城市,碳排放权累计成交量达4143万吨,成交额达17.4亿元,积累了丰富的碳市场管理经验;栽植各类苗木115万株,造林绿化面积超过50万亩,为增加生态碳汇抵消碳排放量积累了绿色资源基础

      来源: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2021-07-26

      “碳吸收”政策以提高生态碳汇能力为主要政策落脚点。发改委发布我国2021-2035 年生态系统修复规划,多地建立明确生态修复目标。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与碳排放交易等配套设施。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

      来源:科学大院2021-07-19

      也就是说,碳中和等于排放量同自然过程吸收、生态碳汇、工程封存等等抵消。中国如何达到碳中和我们这个学部咨询项目是从排放端、固碳端、政策推动这几个角度来考虑的。要特别说明,这个项目只是想把碳中和框架设

      来源:津云新媒体2021-07-11

      生态碳汇则是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措施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减缓气候变化。与碳交易积极联动,释放商业价值,是我国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另外,在生态碳汇方面,天津正在持续推进湿地升级保护、海岸线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津城”“滨城”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构建贯穿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中国“碳中和”政策现状与趋势分析

      来源:普华永道2021-07-01

      增加生态碳汇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向较为明确;其中发改委年初提出的六大发力领域可视为统领性安排,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了总体布局,具体包括: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增加生态碳汇

      碳中和时代:Ai赋能循环经济产业加速资源回收利用

      来源:弓叶科技2021-06-29

      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再生资源、生态碳汇是其重要路径,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则成为了推进碳中和事业的加速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