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陈同斌”相关结果115

      来源:环境工程2017-06-23

      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坦言,数十年的忽视和积累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因。

      来源:中证网2017-06-23

      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坦言,数十年的忽视和积累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因。

      来源:土壤修复技术2017-04-24

      陈同斌表示,他们也在做一些对镉污染土壤分布的调查,但还没有到能公布的程度。在中国,城市废旧电池至今不能分类处理造成的镉污染,我觉得更应该引起重视。...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应谨慎看待大米镉污染的威胁。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镉污染的具体地块分布,应有全面的研究结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2-0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分析称。在地方版土十条中,不乏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等字眼,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等主要指标也大多与国标保持一致。

      数千亩黑土地遭央企污染 六旬老人维权16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02-04

      看权威专家陈同斌如何解读 在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十余年间,一座由齐化集团堆放的电石渣场形成的白色“山丘”,始终是榆树屯村的“地标”。5米多高的“山丘”在阳光下亮得刺眼。

      我国首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看权威专家<mark>陈同斌</mark>如何解读

      来源:光明网2017-01-24

      对此,光明网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延伸阅读:环保部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陈同斌:土壤污染治理 治标更需治本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吸收

      来源:土壤修复技术2017-01-09

      陈同斌等利用砷的超积累植物-蜈蚣草。在湖南进行了大面积现场修复实验,初步研究结果,在种植蜈蚣草的 6个月时间内,a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可高达2.19% -7.84%。

      来源:人民政协网2016-11-17

      陈同斌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治标不治本。最终治理污染要回归到土壤修复上。特别是植物修复,将是农田土壤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途径。在镉、汞、铬、铅、砷等重金属污染中,陈同斌选择了砷作为研究对象。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11-16

      陈同斌一样,马奇英也是我国最早开展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科学家之一。获得资助的项目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植物修复类研究居多,也不乏对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研究如何促进土壤修复技术进步的项目。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11-07

      植物修复领域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土壤修复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陈同斌研究员在蜈蚣草萃取土壤砷污染物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11-03

      在日前召开的2016国际棕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谈及农田土壤修复时这样说。...陈同斌说,如果按照这样来做,并且都能对污染农田起到良好修复效果,那么这项技术就是可行、可推广的。延伸阅读:习近平主持的深改组第二十九次会议都审议通过了啥?

      来源:北京润鸣环境科技2016-11-03

      延伸阅读:陈同斌:土壤修复领域内至今没有上市公司土壤修复有望成万亿元级市场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10-31

      陈同斌的讲话反映出土壤修复仍处在发展初期以及发展潜力大的事实。...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表示,从上市的环保企业来看,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内的至今没有一家,与水处理领域30家、大气治理领域15家、固废处理领域8家相比,还是空白。

      来源:环保在线2016-10-27

      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看来,目前中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虽然存在政策和管理问题,但成熟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实践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瓶颈,制约着规模化和市场化。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10-14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认为,目前中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虽然存在政策和管理问题,但成熟的、适合大规模推广的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实践并不太多。这也是一个瓶颈,制约着规模化和市场化。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10-14

      发明人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早在20多年前就已开展相关研究。1997年,陈同斌带领的团队率先发现了蜈蚣草,它可以把土壤中的砷吸到植株内,蜈蚣草收割后,污染就被带走了。...陈同斌带领的团队先后就该技术提交专利申请10余件,并推广应用到云南、广西、河南等10个省、自治区的耕地修复中,开创了环境科学领域的一片新天地。

      来源:环境工程微信2016-10-13

      陈同斌等将城市污泥、秸秆等经堆肥化处理后加入蛭石、钾肥等配料开发的地毯式草皮基质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10-11

      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陈同斌,以上海松江和武汉汉西两地的污泥好氧发酵工程为例,介绍了目前污泥好氧发酵的智能化工艺进展。...陈同斌建议,污泥行业要推行专业化的合作模式,推动污泥工程和管理的标准化,优先购买成熟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污泥工程托管运营,而不是将工程设备东拼西凑,依靠无经验的业主进行试错性选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10-11

      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同斌介绍,目前,污泥好氧发酵的智能化工艺和装备研发进展顺利。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9-29

      技术不是没问题在污泥行业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自称技术派。...对此,陈同斌认为,中国污泥产业上下游打不通,有政策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从产业角度看,污泥处理技术普遍存在能用但不好用,不经济、不方便、不连贯的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