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泉能源SpringEnergy2021-10-21
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可以在确保发电等高耗能产业不中断的情况下,减少向大气中实际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减排过渡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碳吸收技术。要实现净零排放,仅减少排放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也就是增加碳汇。
来源:《华电技术》2021-08-06
通常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段时间内达到峰值后,从维持平稳波动至开始下降的过程被称作“碳达峰”;若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负碳技术的应用而达到增减平衡,此平衡状态可称为“碳中和”。...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等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相关科技的进步提供支撑;从市场建设视角看,要做好碳配额的分配与管理,强化以价格机制为导向的市场手段,激发资本市场参与碳减排的热情;从负碳技术应用的视角看,需关注二氧化碳捕获
来源:环球网2021-08-02
第四,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进展,及时分析最新技术对产业的影响。第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地理位置,分别采用适合自身的方式,扩大森林、耕地、草原、海洋和其他生态系统碳汇。...截至2021年6月,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5-17
实现二氧化碳大幅度下降有4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总量);二是利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三是利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捕获、利用或封存到地下;四是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来源:碳市场研究中心2020-12-11
目前正在四川德阳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化学链燃烧(clc)技术工业试点工厂,该工厂可以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捕获的能耗和成本。该技术成熟后,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和供热工程。...,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业过程。
来源:无机盐工业2020-12-11
出于二氧化碳封存和废水修复的双重目的,w.t.chang等研究了二氧化碳捕获和光生物反应(含有极大螺旋藻的微藻细胞)结合的可行性。...近年来,将二氧化碳封存和固定一直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和研究重点,并试图为实现更加彻底高效的碳捕获和封存引入新的方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2-02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介绍,2016年起,河钢依托河钢-昆士兰大学可持续钢铁创新中心开展钢铁工业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致力于形成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技术。...“沙钢利用工厂厂房房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为4000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00吨、氮氧化物排放80吨。”
来源: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技术2017-06-12
4康世富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康世富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拥有世界领先的脱硫脱硝脱泵一体化技术及二氧化碳捕获等专利技术。...可再生胺液脱硫技术不同于目前通用的石灰石-石膏脱硫法,而使用液胺选择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硫从液胺中分离出来,副产品为高价值的液态二氧化硫或硫酸,液胺可再生后又可循环再使用7至10年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6-02-23
;三是去碳技术,主要指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即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合适的形式重新封存于特定地质结构中,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停留,这也是目前低碳技术领域最具潜力的一项技术。
来源:浅谈大气治理微信2015-07-09
1、康世富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的康世富可再生胺脱硫技术主营由原联合碳化物公司(现属陶氏化学公司)研发的康世富可再生胺脱硫技术,此外,公司还拥有世界领先的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及二氧化碳捕获等专利技术。...可再生胺液脱硫技术不同目前通用的石灰石-石膏脱硫法,而使用液胺选择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硫从液胺中分离出来,副产品为高价值的液态二氧化硫或硫酸,液胺再生后又可循环再使用7至10年。
来源:IEA CLEAN COAL CENTRE2015-06-03
增加一个(以胺为基础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会使得次临界和超临界电厂的补给水消耗量增加45至50%,这是由于胺法脱硫装置所需的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含量较低(10ppm)。...如果电厂为压缩机使用干燥/空气冷却,或直流海水冷却,那么湿式烟气脱硫(fgd)系统就成为耗水量最大的装置,占到电厂总耗水量的40至70%(无二氧化碳捕获系统)。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8-19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煤的气化、多联产和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方面,比如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和ccs(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迈出了步伐,探索并自主研发了两段式气化炉并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实现了用化学吸收法从锅炉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及其提纯处理后的利用,从而为减少碳的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3-05-29
来源:同花顺2013-05-21
碳捕集首次迎来商业化政策导向提到碳捕集,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双充满力量的手似乎带着魔法,将发电厂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捕获,经过压缩后,再封入岩层或海底,使得二氧化碳难以扩散到空气中作威作福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2013-04-17
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方面。...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等问题,探索预研能量捕获、储能、转换、并网研究设施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12-09-04
毛松柏介绍说,华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项目,二氧化碳捕获率在80%以上,二氧化碳纯度在99.6%以上。...南化研究院二氧化碳捕集新技术成功应用于该厂后,每年可捕获二氧化碳10万吨,相当于在上海种下了500多万棵树。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排放量约占总量的50%。
来源:加拿大国家能源委员会煤电简报2012-06-12
前者效率较低,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洗涤器遇到技术问题,电厂可以正常运营;后者即燃烧前洗涤通常涉及到在一个igcc电厂中把二氧化碳捕获和气化技术结合起来。...现在有若干潜在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包括在燃烧后从废气中洗涤二氧化碳,或者在发电前从燃料中分离二氧化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5-03
来源:中新网2012-03-01
作为中美合作的重要研发平台,华中科技大学的3兆瓦碳捕获试验基地2011年12月18日在武汉未来科技城竣工。其每年可捕获近万吨二氧化碳,是国内迄今最大的富氧燃烧碳捕获试验系统。
来源:新华网2011-07-15
此外,中科院还在煤气化、燃烧、热解、合成醇醚燃料与化学品、煤污染物脱除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利用等领域进行了布局。...然而煤炭转化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综合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因此,发展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