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去煤化”相关结果65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25

      鼓励水泥等重点用煤企业生产流程去煤化技术改造。(九)持续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控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2021-10-13

      这里透露出来的政策意味是,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使用的比例是确定的方向,但并不等于要在短时间内激烈快速地“去煤化”,这既不明智,也不现实。

      生物质能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巨大潜力

      来源:理想能源网2021-10-09

      火电的保底和支持风、光电的作用无可替代对我国电力行业如何落实全国“双碳”目标,特别是对煤电机组今后在我国电力生产供应侧的位置的认识,虽然大部分观点认为煤电仍将起“压舱石”和“兜底”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较强的“去煤化...”或“弃煤化”议论,或者把煤电仅看作将是风电和光伏电源的配角、协助者的角色,即认为“煤电机组将更多地承担系统调峰、调频、调压和备用功能”;而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方面,几乎一致的认识是把焦点放在发展风电和光伏电源上

      “双碳”目标下 煤炭工业如何应对新挑战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1-09-23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去煤化”论调被反复炒作,在短期内仍将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煤炭资源被社会舆论诟病和嫌弃。...此外,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是技术创新重要一环,基本实现产业化、园区化、基地化格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不断创新,煤制油气、醇烃类燃料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加快了煤炭“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转变的步伐。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他认为,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经历补充、替代、主体的变化,而煤炭将经历从基础能源到保障能源、到支撑(兜底)能源的定位变化,不存在去煤化和煤炭退出能源格局。...“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去煤化)来实现碳中和。”谢和平院士说,碳中和的未来发展关键要在“少碳”“用碳”和“无碳”排放进行全面技术创新,要大力发展实现碳中和的新原理、新技术。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25

      更令人忧虑的是,激进“去煤化”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而没有科学地区分出能源化和原料化的本质区别。...另外随着太阳能制“绿氢”的崛起,以“绿氢”弥补煤化工碳氢失衡,或许未来可使煤化工不再需外排二氧化碳。风物长宜放眼量,化石资源作为能源的时代终将落幕,但其作为原料的时代可能会永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1

      “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去煤化’,而应是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型”绿色智能的道路怎么走?...王国法提出,能源革命不是把煤炭“革”掉,“而是要实现煤炭工业自身革命;碳达峰、碳中和也不是‘去煤化’,而应是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型。

      来源:科学加2021-04-12

      2去煤化是我国能源结构改良的关键 零碳电力成未来能量供应主体实现碳中和不仅要依靠能耗总量的下降,更要依靠能源结构的改良,去煤化是我国能源结构改良的关键。

      来源:国际能源研究中心2021-01-25

      例如,低碳转型肯定会加速“去煤化”,就会有大量的职工要从煤炭等高碳产业链中转移出来,这对于山西、内蒙古等传统的煤炭富集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来说,影响较大。成本高,转型阵痛更为明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09

      煤炭是我国能源自给的主力,社会对现代煤化工与绿色高端化工可以实现清洁高效、部分替代石油化工缺乏认知,进而出现的“去煤化”与“闻化色变”,使我国煤化工的战略定位一直未清晰明确,从而导致政策的多变和企业如坐

      案例分析|英国Lynemouth电厂3*140MW生物质耦合改造

      来源:生物质耦合发电2020-07-02

      伴随英国电力行业去煤化的趋势,英国在运行的燃煤电厂已经从高峰时的50余家减少到2016年的8家,到2019年英国煤电比例仅为1.9%,再到2020年的仅剩2家燃煤电厂间歇性运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03

      中国能源报:随着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当前不乏“去煤化”呼声。对此,您怎么看?包信和: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但不少地方现在提到煤炭就打怵。...把煤用作碳资源制备更多化学品,即发展现代煤化工,是未来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中国能源报:既然是主流途径,现代煤化工为何长期存在争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28

      煤炭曾经在产量、安全、清洁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都已经解决了,这时候应该还煤炭一个“清白”,不要盲目“去煤化”。煤炭行业有什么问题,一定会踏踏实实地解决,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公正地去对待。...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集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商、最大火力发电商、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最大煤制油和煤化工公司于一身,集团8个板块中有4个居世界第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1-09

      欧洲去煤化更进一步。一直以来,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方面表现积极。早在2010年,欧盟便提出要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希望各个领域都停止为煤矿提供资金援助。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01-04

      去煤化呼声越来越高,实际上真正产生污染的不是发电,主要是大量散煤燃烧,污染原因是各方面的,不是煤炭一方面,我国过去30年的发展,煤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认为不能把环境问题全归结在煤炭一方面,这样是不公平的

      来源:光大公用环保团队2018-06-20

      虽然这几年行政性去煤化,包括大气污染防控、煤改气、煤改电以及新能源的发展,但是煤炭的消费占比目前还在60%左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6-20

      但受去煤化影响,部分地区存在矫枉过正现象,使得高效、清洁的工业燃煤锅炉陷入推广困境。工业燃煤锅炉能否实现真正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双赢?行业发展面临哪些难题?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1-26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清洁取暖绝非简单的一刀切去煤化,而是对煤炭、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形式统筹谋划,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热源侧的单方面革新,而是整个供暖体系全面清洁高效升级。

      来源:能源大嘴2017-12-08

      针对热议,笔者认为: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散煤治理也是重要的民生项目,去煤化仍是不可逆的方向,应从长计议,从政策实施方法下手,改善推进方式,而不是开倒车回到烧煤的老路上;另外,煤改电价格昂贵,

      来源:CCTV焦点访谈2017-12-04

      在北京大力进行去煤化的同时,天津地区将全市121万户城乡散煤清零任务由3年改为2年完成。而河北省截至10月底,完成通气通电户数233.9万户,与180万户原计划相比,超额完成近3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