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2021-07-22
俞孔坚将其称为“绿色海绵系统”,认为要提高城市生态规划韧性水平,核心在于基于自然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我昨天也在思考,在这场暴雨中我们其实应该反思什么?...但是,一日之内,整座城市排水系统瘫痪,就像被泡在水里,这不免引发外界质疑,郑州海绵城市缘何在暴雨中如此“脆弱”?重金打造的海绵城市,到底发挥了多少作用?
来源:环境工程2020-08-03
同时,在很多重要会议和媒体采访中,他均在呼吁,让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
来源:新华日报2015-12-30
昆山还建成25条、约300公里水路并行的城市绿地,通过植物生态方式对污水尾水、雨水等进行深度处理,建成区绿地及水路相伴城市绿网可以消纳约4000万立方米降水,让土地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
来源:土人设计2015-07-29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提出要依靠海绵城市的思路,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已定型的城市向海绵城市转型,建设中的新城和县城应当避免重蹈覆辙,构建起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来系统应对雨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