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相对较少,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水污染问题,这其中,工业污水所占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在由《给水排水》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圭白;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位委员会主任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水安全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供水安全、海绵城市、水污染治理等专题,高视角解读行业政策,多维度剖析行业趋势。
李圭白:地下水除锰技术还不够成熟
我国1/3城镇用水为地下水;含铁含锰地下水覆盖人口超过3亿,所以地下水除铁除锰是城镇供水常遇的问题。建国初期,我国集中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在东北大量开采地下水源,东北地区地下水多含过量的铁和锰。那时主要是引用苏联的自然氧化铁工艺,使含铁地下水曝气,再经反应沉淀和砂滤,将水中的铁质除去。该工艺设备庞大,水在其中停留时间长(2-3h)设备投资高,且易受多因素影响,除铁效果还不稳定。
地下水除锰技术还不够成熟。十多年来,我国参与研究除锰的人越来越多,从而成为一个热点,但多数都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比较缺少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今后,有必要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大量已建除锰水厂的经验进行总结,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尤其是找出每一个不成功的具体原因,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以使锰质活性滤膜接触氧化除锰技术更快地成熟起来。
任南琪:海绵城市建设 不能“教条化”,要学会一城一策,因地制宜
2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恶化代价,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城市(水)规划缺失严重,城市水安全与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形成了严重的城市病,如“逢雨必涝”、黑臭水体、水资源严重不足、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对此,传统的做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其实,水安全风险、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决不能分而治之,都应该纳入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去。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能“教条化”,要学会一城一策,因地制宜。
海绵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重点要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事实上,我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应该归为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这样一个范畴,而不是一个点一个点的进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进。海绵城市要想继续走下去,应该以自然为先导,以循环为关键,以功能为切入点。
张杰:四条途径 创建在暴雨中无水浸的安全城市
暴雨、径流、雨洪都是地下水循环的自然现象,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但现代人类不愿和几百年前一样与雨洪共存。近多年来,各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是这些城市极度畸形发展的结果。亡羊补牢,我们应反思现代城市是怎样侵占雨水径流的存身之所,是怎样堵塞了雨水循环的途径从而建立起不受暴雨雨洪水浸而安全的城市,为建设循环型城市提供基础。
四条途径,创建在暴雨中污水浸的安全城市:
1、修复城市雨水循环的途径。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树林、公园等自然渗水地面,城市绿化率达40%以上;建设透水的道路,尤其是人行道、自行车道、停车场,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积;修建渗水的雨水管线,增加雨水渗入地下的比例等等。
2、高标准的城市雨水道规划设计。合理的城市排水体制;合理的划分排水区域;提高周期p和稀释倍数n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建立深层雨水隧道和调节池。在下凹式立交下建设深层调节池,沿雨水干管建深层隧道是特大城市的无奈选择;在合流水道地区,深层调节池和深层隧道还能起到减少合流雨水溢流的频率,减轻合流雨水污染负荷的作用。
4、加强维护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合流排水系统的功能潜力。突袭式的局部强暴雨的精准预报;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地图”;组织居民自救互救。
恢复城市雨水循环的通路,是人类与雨洪共存的基本方法。我们要保护城市的绿地、树林、湿地,要结合景观保护自然水域,建设和改造人行道,停车场等为透水性地面,收集屋盖雨水通过水落管进入渗水井,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
彭永臻:制约厌氧氨氧化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是亚硝态氮的稳定获取
制约厌氧氨氧化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是亚硝态氮的稳定获取。此外,其出水往往含有大于进水总氮11%的硝态氮。另外,含高浓度硝态氮的工业废水的还原处理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碳源,并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而传统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方法并不能对硝态氮废水有效处理。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2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2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