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与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文剑平初次见面,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老炮儿”样。文剑平是业内出了名的“铁嘴”,敢说、敢为;他也是业内财大气粗的富豪,靠104万元起家,一度成为创业板首富,身价高达65.66亿元。由他担任董事长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2008年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榜第14名”、“2008年清科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第2名”、“中国2006年度优秀环境工程公司”、“中国优秀骨干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新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过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今年54岁、身材削瘦的文剑平在业内留下许多“豪言”:
“中华不碧水,吾辈誓不休”、“企业要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市场不公开、市场竞争不公平,民营企业非常悲哀”、“不创新就别到中国来,尤其别到企业中来”、“PPP合作如同婚姻,要‘高大上’和‘白富美’的结合”……
“水务企业不能变成卖假药的”
2016年1月16日,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9点09分,一辆路虎驶到碧水源大厦的楼下,文剑平跳下车,快步推开玻璃旋转门,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径直往左手边的办公室走去。
“我们都害怕周末加班,但文总不分节假日。”一位工作人员略带抱怨地对记者说。
与许多大公司不同,董事长的办公室就设在一楼,方便客人拜访,也很“接地气”。文剑平的办公室内摆放着约2米长、1米高的木雕老虎,看上去四肢健壮有力,虎虎生威。旁边还有一套室内高尔夫练习器。
采访的话题从近期水业热议的“低价中标”开始。
2015年12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完成招标采购,最终确定北排中选。中标价格为0.39元/吨,明显低于其他两家企业深圳水务的1.67元/吨和首创股份的2.6元/吨的报价。
紧接着,12月18日,浙江绍兴某处理规模为2250吨/日的垃圾焚烧项目开标,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给出了18元/吨的垃圾处理服务费报价,这是垃圾处理项目报价首次进入20元内区间,再创行业新低。
近年来,在污水、垃圾处理行业“低价中标”的事屡见不鲜。业内人士抱怨:这种做法是“拿了一个项目,坏了一个行业,害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文剑平同样一肚子不满。“现在污水处理企业都成了卖药的了。有的还是卖假药的,根本不想治病,对治理效果、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关心不够。结果,污水处理厂成了最大的污染源,走到哪里,污染到哪里。就像一个庸医。”
“报价最低的只有成本的70%。每年亏30%,而且一亏就是30年。”文剑平分析说,“碧水源对污水处理厂外的管网运营成本不熟悉,但对厂子内部的运营成本是清楚的。每年亏30%,不仅运营方是输的,地方政府是输的,整个国家也都是输的。”
他说:“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责任。谁报的价低,项目就交给谁做。项目上了,等4年以后项目运行了才知道做的不对。有些水处理企业脱离实际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本该是一级A,但还是劣V类水,同样是污染物。”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从一级B全面提高到一级A。目前,许多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要达到一级A还需提标改造。
而对于记者提出的那些“低价中标”的企业究竟是如何考虑的问题,文剑平表示:“这个问题我也实在想不明白。但我告诉你,‘低价中标’的事大部分都发生在投机性的国有企业。”
他分析说,这些企业的老总们在自己的任上也就3-5年,他们要的是规模,不讲利润。“不管什么,哪怕是收购一个破烂,只要规模上去就行。至于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是下一任的事。另外,通过做大规模和不合理的财务制度,可以做虚假利润,借此抬高股价。”
环境保护部去年12月14日通报,对华北地区22个城市(区)的环保综合督查发现,污水处理能力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生活垃圾及粪便处理设施不足,污泥、垃圾渗滤液及危废处置设施落后等问题也十分普遍。2011年9月,环保部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国家重点监控污水处理厂监督性监测结果超标名单”中,超标排放的国家重点监控污水处理厂多达334家,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文剑平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监管不足外,排放标准太低也是重要原因。“其实,许多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连一级B都达不到,更不要说一级A。”文剑平对记者说,另外,排放标准全国“一刀切”也不合实际,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应该有更严的标准,“像在昆明,滇池已经变成化粪池了,还往里排劣V类水,能治好吗?”
“PPP离市场还是远了点”
1984年,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了3500多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与美国基本相当。
对于污水处理厂的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污水处理业也不乏遗憾和隐患”,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位导致行业的短视、粗放、混乱,甚至劣质。污水处理行业作为“绿色家族”的重要成员,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渐行渐远。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