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流程:
3.3 微米级干雾抑尘的优势
与传统除尘装置对比,微米级干雾抑尘是除尘领域里的革命,具有以下优势:
⑴ 在污染的源头——起尘点进行粉尘治理。
⑵ 抑尘效率高,针对10μm以下可吸入性粉尘治理效果高达96%以上,避免矽肺病危害。
⑶ 水雾颗粒为干雾,在抑尘点形成浓而密的雾池。
⑷ 耗水量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0.02%-0.05%,物料(煤)无热值损失,无二次污染。
⑸ 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全自动控制。
⑹ 设备投入少,运行、维护费用低。
⑺ 适用于无组织排放,密闭或半密闭空间的污染源。
⑻ 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可以减少消防设备投入。
⑼ 冬季使用时车间温度基本不变。(其它传统的除尘设备,使用负压原理操作,带走车间内大量热量,不得不增加车间供热量。)
4 微米级干雾抑尘技术在某火电厂60万kW机组输煤碎煤楼的应用
4.1 现场概况
某火电厂60万kW机组输煤碎煤楼的皮带头部溜槽、双层共振筛、筛子出口落煤斗、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机下落料管、筛下落料管、斜口落料管等处均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现场工作环境,并产生煤料的损耗。车间地面上有大量煤尘覆盖着,每天需要工作人员大量清扫。
4.2 起尘点及粉尘产生的原因
⑴ 皮带头部溜槽,物料离开运输皮带物料以3m/s—5m/s的初速度向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气流形成负压区,小颗粒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扬起产生粉尘,当物料接触到落料管发生碰撞物料四溢产生粉尘,物料碰撞落料管过程中产生强气流,小颗粒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扬起产生粉尘。
⑵ 破碎机上方斜溜槽人孔门,斜溜槽人孔门密封不好,物料离开运输皮带,物料以一定的速度向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气流形成负压区,小颗粒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扬起产生粉尘,当物料接触到落料管发生碰撞物料经缝隙向外界溢出。
⑶ 碎煤楼一楼处皮带的导料槽,物料经斜溜槽落在导料槽上,物料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气流,在斜溜槽内形成负压区,小颗粒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扬起产生粉尘,诱导风进入导料槽后受空间的限制,导料槽内风速高达7—15米/秒,高速运动携带大量粉尘从导料槽口吹出,由于导料槽密封因长时间操作而渐差,诱导风同时通过导料槽后端、左右两侧溢出,带出大量的粉尘。物料落到导料槽上还会与导料槽发生碰撞产生强气流,小颗粒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又会扬起产生粉尘。
4.3具体设计治理
在碎煤楼的皮带头部溜槽、筛子出口落煤斗、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机下落料管、筛下落料管等处做好密封处理。
碎煤楼有两套碎煤机生产线。每套碎煤机生产线上喷雾器总成选用万向节总成,其安装位置设计如下:
在碎煤机皮带头部溜槽安装3套USL05型万向节总成;在破碎机上方斜溜槽安装2套USL05型万向节总成;在破碎机下落料管口部处导料槽下游安装3套USL07型万向节总成;破碎机下落料管口部与筛下落料管口部之间导料槽安装6套USL07型万向节总成;斜落料管口部导料槽上游安装2套USL07型万向节总成,则每套碎煤机生产线共安装16套万向节总成,两套碎煤机生产线共安装32套万向节总成。
碎煤楼配用1套干雾抑尘系统。系统由1台SLS-60C干雾机、1台30kW螺杆式空压机、1个4m3的储气罐、8个水气分配器(连接16套USL05喷头、16套USL07喷头)组成。
当各生产线运转并载有物料时,干雾抑尘装置喷雾系统开始喷雾或提早喷雾形成雾池。粉尘颗粒随气流运动时就会与水雾颗粒碰撞、接触而粘结在一起坠落。使产生大量飞扬的细粉尘被抑制在密闭溜槽和导料槽内。此喷雾抑尘操作由远在控制室的操作台完成。这个远程操作台可以选择“手动”或“自动”操作模式。在自动操作模式时,喷雾操作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控制。
4.4 各治理点配置表
4.5 干雾抑尘治理后达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对无组织排放场所进行粉尘治理后能达到如下效果:
⑴ 干雾抑尘的除尘效率可高达96%以上或治理后岗位粉尘浓度能稳定低于6 mg /Nm3。
⑵ 干雾抑尘系统的用水、用电量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小于0.02—0.05%,无二次污染。
⑶ 有效的改善现场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厂区的社会形象。
4 结束语
该火电厂60万kW机组输煤碎煤楼安装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具有抑尘率高,节能环保,性能先进,应用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耗水量小,运行费用低,职业病危害小。干雾抑尘装置冬季能够正常使用、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清扫、维护工作量,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产生与排放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且目前传统抑尘技术对其无法根治∕达标。国际先进的微米级干雾抑尘技术彻底解决了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
延伸阅读:
环保技术人员学习成长交流群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全在这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